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1021|回复: 20

二战军舰上的光学测距仪工作原理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3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99aa2 于 2011-9-30 22:19 编辑

我想是视差,就像人眼一样。
还有,大和的光学的观测范围可达50千米。但根据相关的公式推算,大和的测距仪最多也只能观测到二三十千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3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能看50千米,说明日本人的地球直径比较大。

事实是,依靠观测飞机才能进行40km极限的射击。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L'Soleil 发表于 2011-9-30 22:22
大和能看50千米,说明日本人的地球直径比较大。

事实是,依靠观测飞机才能进行40km极限的射击。 ...

良好天候下应该能从烟雾或者桅杆极限观测到36000码左右距离吧
50KM有点扯淡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3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火炮只能打42000米,观测50000,可能吗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30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大和的光学观测范围可达50km,又不是说大和的对海观测距离就是50km。大和的第一舰桥海平面高度34米,对海平面可视距离为18000米,如果是对同高度(34米)的目标,则相互可视距离为36000米。大和在萨马海面行动时,位于舰桥顶端的瞭望员在37000米距离上就发现了7根桅杆,如果目标是战列舰,这个距离还会更大。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30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扬 于 2011-9-30 23:36 编辑

大和的主测距仪比瞭望员所在的防空指挥所还要高出几米,瞭望员发现的目标,就是由主测距仪确认距离的。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30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 发表于 2011-9-30 10:32
说大和的光学观测范围可达50km,又不是说大和的对海观测距离就是50km。大和的第一舰桥海平面高度34米,对海 ...

就是说,大和的观测距离是从大和的观察窗到敌舰的最高处的距离咯?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30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chuan 的帖子

这个相互可视距离36000米是指位于大和第一舰桥内的人员和同样位于34米高的敌方人员的相互可视距离。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30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我是说最大滚测距离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10-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就有相关计算吧? 6700公里的球,能看个几十公里。 我以前算过预警机的范围,发现大气层内预警机不可能直线探测1000公里远的目标。 一般600公里左右就很可以了。 雷达再好也是如此。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0-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chuan 的帖子

大和的前桅楼与三座主炮塔的测距仪都是15米基线级的,你觉得前桅楼测距仪与主炮塔测距仪最大观测距离会都一样吗?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点拨。那么作为帖子主题的问题哪位高手能回答?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0-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10-2 16:51 编辑

回复 99aa2 的帖子

(图一) 三角测距原理:


注:三角形底边B线段(PS)长度为已知,TPS角为直角,若能测出θ角即可求得R线段(TP)长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0-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10-2 16:56 编辑

(图二)合像式测距仪工作原理及与上图之符号对应:


注:测距仪基线长B即上图三角形底边B,测距仪左右两端物镜入射口即上图三角形底边两端点P及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0-2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6-3-7 00:33 编辑

(图三)合像式测距仪内视图及与上图之结构对应:



注:目镜成像上半部来自左物镜下半部来自右物镜(或相反),由于TP与IS轴平行,所以归零时获取的影像会有左右位置视差产生裂像,经过调整产生TS轴的效果后才会出现合像。左右PS点位置相隔越远即基线B越长,产生视差θ角度越大。大角度比小角度更容易测量得精细些,所以在同样敌我距离上,长基线测距仪要比短基线测距仪测量得距离更准确。

---------------------------------------------------------------------------------------------------------------------------

补充一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述的自备基线式测距仪普及前也曾被各国海军舰艇使用过的三角测距法:

这种根据舰只水线到桅杆的高度数据计算出距离的测距法叫stadimeter标杆测距仪或间距仪,三角测距原理和楼上给出的原理图一样,只是改测水平张角为高低张角(θ角),改把T作为测站(观测点),以P代表目标水线,S代表目标桅杆顶端,此PBS既为已知的桅杆高度(必要条件),这样就能求取T至P的距离R:




这种测距方式早在19世纪便被航海者习用,只是最初使用的测角工具是六分仪,测完之后要查表换算,而19世纪末海军对测距需求增强,便以六分仪为基础加上换算尺成为一种专用测距仪,适用距离在5千米以内,精度远不如链接里的基线式测距仪,但对美西海战和对马海战时期的射程及相应的弹道危险界来说已够用。美军使用的叫做Fiske stadimeter, 沙俄的叫Liuzhol macrometer。下图是Fiske stadimeter的长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不, 当然不, 大和前桅楼比二号主炮塔高了十多米, 自然看的远了.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兄真是火控达人啊!学习了。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楼上 感想一下!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0-2 00:41
(图三)合像式测距仪内视图及与上图之结构对应:

火控问题很复杂,学习了
Only iron can save us.Only blood can set us free.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太详细了,努力学习!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4:56 , Processed in 1.4105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