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1523|回复: 112

航空战列舰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iamat 于 2012-1-12 23:56 编辑

    最近想到的一种航空战列舰,运用了现代斜角甲板的布局,使得该舰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较之前各国的同类设计可谓优秀。故做了如下设计,也算一种新的尝试吧。
    该图系Rhino建模过程中的截图,用画笔拼接而成,完成3D建模后我会再补上渲染得到的3视图及效果图。

    图中深色部分为主装甲带,飞机搭载布局没有考虑折叠机翼,如使用折叠机翼的舰载机,预计飞机搭载数将突破100。
    本舰拥有9门15英寸(380mm)主炮,前向火力强于卑斯麦级战列舰。防空火力由20门5英寸(128mm)高平两用炮和80门40mm高炮共同组成,考虑到自身拥有舰载战斗机其防空火力基本够用。而81架飞机的搭载数量已经接近舰队航母的数量,足以保证制空权。
该舰具体数据如下:
基本参数
全长:285m
全宽:64m
干舷:8m
吃水:7m
水线长:280m
水线宽:32m
型深:15m
标准排水量:35000吨
满载排水量:47000吨
方形系数:0.75

装甲:
主装甲带:300mm
水平装甲:150mm
飞行甲板:50mm
机库甲板:120mm
装甲隔舱:200mm
炮塔正面:350mm
炮塔侧面:250mm
炮塔背面:200mm
主炮炮座:300mm
副炮炮塔:80mm
司令塔:350mm

动力系统:
主机:锅炉12座,蒸汽轮机4台输出功率:140000轴马力
航速:30节
装载重油:4000吨
续航力:8000海里/15节
推进:4轴4桨
操纵:3舵

武备:
主炮:3座3连装15英寸(380mm)炮,45倍径,射速2发/分,每炮备弹100发,弹重1吨
高平两用炮:10座双联装5英寸(128mm)高平两用炮,50倍径,射速20发/分,每炮备弹500发,弹重0.04吨
防空炮:20座4连装40mm高炮,60倍径,射速150发/分,每炮备弹3000发,弹重0.001吨

火控:
主炮测距仪:2座,基线长10m
火控雷达:2座,与测距仪共架安装

航空设施:
舷外升降机:3部
舷内升降机:1部(用于连通上下层机库)
机库:上层载机容量33架
      下层载机容量33架
压缩空气弹射器:3台,与舰体中轴线夹角20°
斜角甲板:中线长167m,与舰体中轴线夹角10°
拦阻索:6条

舰载机:
机库66架+甲板15架(共计81架)
紧急情况可额外超载47架(飞行甲板、升降机上摆放满飞机,此时仅能靠3座弹射器起飞飞机)
主要机型为战斗机和侦察机,对舰和对陆攻击任务由战斗机兼职(携带250kg或500kg炸弹,俯冲轰炸)
装载航空燃油:8000吨
各类弹药:2000吨

人员:
军官:200人
舰员:1200人
空勤人员:1000人
飞行人员:100人
全舰计2500人

    个人觉得此类舰艇在和平时期的威慑作用较大,在除欧洲外的其他国家服役2、3艘该舰,估计该国海军就足以在该地区称霸了,而战时则主要承担破交任务,相信对手的护航压力将会是前所未有的!
    此外,考虑到该舰的排水量较大,中小国家难以建造,在大国海军中此舰地位尚存争议,我设想过一种简化版:将主炮改为两座4连装11英寸(280mm)主炮,炮塔可以参考法国黎塞留级布局(同时可以借鉴的是2X2连装的主炮炮塔),飞行甲板中线距离可以改为100m这样预计可以将排水量降低到20000吨级。在完成本舰的3D建模后,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给出具体方案。
    最后,欢迎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另,航战本身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如单独的战列舰和航母,本设计只是试图做出最强航战,所以航战无用论本人概不回复,敬请谅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忆凌霄 于 2012-1-14 19:05 编辑

回复 Tiamat 的帖子

如果考虑破交任务,建议您增加搭载鱼雷轰炸机,机载鱼雷无论是对商船还是对战舰均能造成巨大的破坏;如果使用装有磁感应引信的鱼雷,则拥有一条鱼雷就能折断某些战列舰级别军舰龙骨的能力,作用要大于500kg炸弹
【该ID已被管理员回收】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雨忆凌霄 的帖子

1发鱼雷打掉战列舰龙骨?这是不可能的。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忆凌霄 于 2012-1-13 09:17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可能,不过前提是:
1、使用磁感应引信,定深比目标舰吃水深1米左右
2、磁感应引信正常起爆,且恰好位于目标舰中部正下方
虽然没什么实际战例来说明,不过可以参考这段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Tbq-CCvpDQ/
这是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进行的美制MK48鱼雷的威力试验,被折断的不仅仅是龙骨,还有目标舰的舰身
【该ID已被管理员回收】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mat 于 2012-1-13 09:59 编辑

      搭载鱼雷机确实在破交战时更有用,感谢建议。仔细想了想主要搭载战斗机的舰载机配置和执行破交任务确实矛盾,有必要增加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比例,将战斗机的数量减少至舰载机总数的一半。
实际上,我觉得对付商船一类目标的话用舰炮的消费比最佳,飞机原来只是起侦查和辅助攻击的作用。现在增加鱼雷机和专用俯冲轰炸机后,应该可以极大的增加打击半径,之所以保留半数的舰载战斗机,是考虑到护航航母的存在。航战在破交领域的优势就是将导致对手被迫将主力的战列舰和航母用于护航编队,所以我对航战载机的要求是至少要对护航航母形成压倒性优势。
      至于你提到的MK48鱼雷可是533的重型鱼雷,舰载机带不了吧……磁性引信的技术门槛太高,以二战时的技术水平,估计很难有效使用(二战时德国就开发过使用磁性引信的鱼雷,但是可靠性差)。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雨忆凌霄 的帖子

这个视频看了N遍了,仅仅是一条连5000吨都没有的船。估计TDS都不全。更别说防雷突出部了。而且以2战水平来看。新型战舰被鱼雷一发KO的可能性很小。至于说定深?2战的时候有双层甚至是3层船底。直接打断一条BB的龙骨也不可能。当时的锚雷和音响水雷也是搞船底的,但是1发炸沉一条战列舰基本不可能。3头狗行动中,老沙就碰上了水雷,不照样回去了?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里还有一个架空国家的游戏,欢迎各国“首脑”观摩该舰,限于游戏规则,本人仅提供图纸,具体建造事宜(如造价、建造周期等)请自行联系各大造船厂。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amat 的帖子

建议舰艏的主炮换成主教的4联装*2的布局,这样比较省空间。
至于装甲布置,机库的甲板是装甲甲板吗?还是飞行甲板是装甲甲板?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主炮布局在那个缩水版里确实考虑按两座四联装布局,但是感觉不如三座三联装(个人偏好三联炮塔或许是直接原因)。后面预计会有两座四联布局的另一艘放出,不过主炮会降至11英寸级别。
装甲甲板是下层机库甲板。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忆凌霄 于 2012-1-13 15:13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1、MK48是重型鱼雷,不能空投是不假,但其战斗部装药只有100-150千克,中国根据毛子50年代的技术引进的鱼二型空投反舰鱼雷战斗部重200千克,威力比MK48大得多。
2、锚雷是电化学引爆,定深只能比船的吃水浅而不能深,否则碰不上船舷引爆不了;音响水雷一般是沉底的,悬浮型的定深也不可能准确到只比目标舰定深深1米,因此,一发水雷炸不沉战列舰是必然的。
3、即使是三层船底,也无法抗击200千克高能炸药在龙骨下起爆的威力,折断龙骨是必然的,因为:当炸药在龙骨下爆炸的瞬间,会同时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引起的冲击波会受到四周厚重海水的反射,从而叠加并向涌向受阻力最小的方向——海面,最终在其上的战舰龙骨会像木工折断钢丝一样在一点上反复受力,最终折断。说起来很简单,您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把一枚鞭炮放在平展的手心引爆,最多引起烧伤,如果他把鞭炮放在手心,然后把手紧紧地贴在水泥墙上,把鞭炮夹在手和水泥墙之间,然后再引爆鞭炮,恐怕整只手都会被炸得血肉模糊。在这里,鱼雷就是那枚鞭炮,海水就是那面水泥墙
【该ID已被管理员回收】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雨忆凌霄 的帖子

1  你知道本子威力巨大之93鱼雷的装药量是多少吗?200KG算个毛?93鱼雷780KG!!就这也不能保证1发搞定战列舰!!
2  至于你说无法抗击200KG炸药在船底起爆?要不你拿出计算式,要不拿出1发船底起爆能搞定1条战列舰的实例。另外想说一句,鱼雷是对船体结构产生整体破坏,爆炸产生的能量会被船体结构吸收。作用到龙骨上的只是一小部分,炸个大洞太正常了,但是说炸断龙骨,基本不可能。不要拿现在基本没有防护的几千吨小船来类比当年的战列舰。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amat 的帖子

二战中各国磁感应引信鱼雷失败的原因实际很简单:鱼雷的设计者并不知道随着纬度的不同地磁场会产生微小的变化,因此在鱼雷试验场试验成功的磁感应引信鱼雷一换地方就“水土不服”,不是不炸就是提前炸
【该ID已被管理员回收】

军士长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雨忆凌霄 的帖子

MK48装药292.5KG  PBXN-103
【该用户ID已被系统回收】

军士长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二战的设定就不要拿MK48出来了,底炸磁引信在那时根本做不到
【该用户ID已被系统回收】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雨忆凌霄 的帖子

两位就不必纠结于MK48鱼雷了,那时的装药和现代炸药没得比,像你说那个鱼二型鱼雷即使装药量大于MK48但是实际威力很可能弱于MK48……
再加上电磁引信实装确实有问题(即使是二战末期的技术水平),建议还是回到航战的问题来吧,不然二位不妨另开帖子辩论下?
其实无论如何,鱼雷在击沉舰艇方面确实比舰炮高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就够了。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忆凌霄 于 2012-1-13 15:43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1、首先,请您说话的时候干净点,您嘴里的毛一定不少吧,张口就毛
2、93式鱼雷用的不是磁感应引信,是触发引信,装药量再大顶用吗?
3、至于实例,的确没有鱼雷的,不过水雷的例子倒是不少,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英国战列舰海洋号、法国战列舰布维号就是被一发水雷击沉的,那还是锚雷,不是磁感应引信水雷;西班牙内战期间,西班牙级战列舰西班牙号(原阿方索十三世号)也是被一发水雷炸沉的,而且是漂雷。
4、同时也请您举证,举出200千克左右装药的磁感应引信鱼雷在龙骨下爆炸而未被击沉的战列舰的实例
【该ID已被管理员回收】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7米的吃水仿佛略少,又是航空战列舰,该舰稳性能否达标?
我乃海上君主,率王者之师,所向无敌!

军士长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amat 的帖子

用鱼雷对付商船太浪费,鱼雷机应该攻击护航舰,商船还是由舰炮解决.另外,个人还是认为战斗机应该占多数,以便为战舰提供有效的空中护卫,避免被对方船队的CVE攻击
【该用户ID已被系统回收】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水我是按排水量计算得来的(舰体模型出来后直接用Rhino计算的体积),所以稳性确实没考虑过,也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求教高人。
鱼雷不是用来补充攻击商船的,是用来打击离得较远一时不好追击的商船的,目的是全灭整个船队。其实德国潜艇也是用鱼雷打商船么,可见消费比还可以接受。
飞机的配比我目前按他们的建议增加了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比例,但是战斗机仍然有40架,应该可以对付一般的CVE吧。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雨忆凌霄 的帖子

这也算脏话?我对你人身攻击了?说鱼2装药量少不算啥和你有吗关系?

另外你说达达尼尔海峡争夺战中的那些老船,和2战中的新式战列舰有可比性吗?

至于举例,一般讨论的问题如果没有实例或者理论计算证明的话,那么这种说法就是不成立的。而举例的义务由提出者履行,反对者只有当提出者提出自己的论据后才回去反驳。而很明显,提出观点的是你。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8:01 , Processed in 0.0251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