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549|回复: 2

NPG 3-47 美国穿甲弹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9-2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24-5-12 22:49 编辑

NPG 3-47 美国穿甲弹

本帖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始文件的版权性质为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



本文翻译自美国海军的官方报告。

由于原始文件内容较多,故本贴中不会全部翻译,有意者可自行查阅帖后附带的原件。

黑色字体部分为原文内容的节译,红色字体部分为我添加的注释。



引言

对于穿甲弹而言,被帽硬度和弹体头部硬度与其破坏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息息相关。高硬度的被帽首先会在装甲表面造成破坏,而在被帽破碎之后,后续的弹体则能够在被帽所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装甲的破坏。然而硬度并不是衡量炮弹性能的唯一指标,高硬度的弹头固然能够达到破坏装甲的目的,然而弹体的韧性也同样重要,强韧的材料有助于吸收穿甲时产生的冲击力,以降低弹体发生碎裂的可能。通过炮弹的硬度分布图,可以很好的了解硬化区域的硬度变化线。

我们在海军验收场,测试过被帽硬度超过600BHN的穿甲弹,并且基于这项测试,我国的炮弹制造商们对6英寸和8英寸穿甲弹进行了改进,为其配备了硬度达到680BHN的的被帽。相比之下,我国老款的6英寸和8英寸穿甲弹的被帽硬度是550BHN。与老款炮弹相比,新款炮弹对抗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

海军验收场多年来一直建议,在穿甲弹和半穿甲弹上,采用更大硬度的弹头和硬化范围更深的弹体。我们认为被帽的硬度应该是越大越好,而弹体的硬度则应控制在能够提供最大的抗扭曲强度的范围内。

注释:本文中所说的弹体,都是指穿甲体本身,即去掉了风帽、被帽、装药、引信、弹底栓等部分后的那个钢制本体。

炮弹设计

各型穿甲弹的结构图:

以下四款炮弹中,14英寸穿甲弹是老舰使用的炮弹,其弹重系数属于标准弹的范畴;而其他几款炮弹则都是新舰使用的炮弹,其弹重系数都属于超重弹的范畴。



各型穿甲弹的设计指标:

炮弹型号炮弹直径炮弹长度炮弹重量弹体长度弹体重量被帽长度被帽重量被帽重量系数风帽长度风帽重量系数装填系数
8英寸Mark 21 Mod 5型穿甲弹8英寸36英寸335磅23.2英寸245磅5.1英寸58磅17.3%9.9英寸1.3%1.5%
12英寸Mark 18 Mod 1型穿甲弹12英寸54英寸1140磅37.7英寸925磅5.5英寸124磅10.9%15.1英寸1.2%1.5%
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14英寸56英寸1500磅36.5英寸1203磅6.0英寸153磅10.2%23.7英寸2.3%1.5%
16英寸Mark 8 Mod 6型穿甲弹16英寸72英寸2700磅49.8英寸2191磅6.8英寸312磅11.6%19.65英寸1.2%1.5%

8英寸穿甲弹的被帽重量,要高于其他几款炮弹。14英寸穿甲弹的弹体长度为4倍经,而其他几款炮弹的弹体长度均为4.5倍经。14英寸穿甲弹的风帽安装位置较为靠后,因此其风帽的长度和重量都要大于其他几款炮弹。

注释:根据Ordnance Pamphlet 2215,8英寸Mark 21 Mod 5、12英寸Mark 18 Mod 1、以及14英寸Mark 16 Mod 8分别是各自系列中的最终型号的穿甲弹,而16英寸Mark 8 Mod 6则不是,该系列的最终型号是16英寸Mark 8 Mod 8,后者的被帽重量更大、硬度更高、形状也更钝。

化学成分

各型穿甲弹的化学成分:

弹体部分
8英寸Mark 21 Mod 5型穿甲弹0.64%0.43%0.018%0.018%0.38%3.38%2.22%0.08%0.09%
12英寸Mark 18 Mod 1型穿甲弹0.59%0.37%0.015%0.023%0.38%3.20%2.16%0.08%0.10%
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0.58%0.43%0.015%0.022%0.41%3.00%2.22%0.06%0.11%
16英寸Mark 8 Mod 6型穿甲弹0.60%0.26%0.017%0.025%0.34%3.33%2.30%0.09%0.10%

被帽部分
8英寸Mark 21 Mod 5型穿甲弹0.81%0.27%0.022%0.021%0.80%1.65%0.96%0.33%0.15%
12英寸Mark 18 Mod 1型穿甲弹0.60%0.31%0.014%0.023%0.39%3.15%2.23%0.08%0.09%
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0.60%0.43%0.020%0.023%0.46%3.05%2.21%0.06%0.14%
16英寸Mark 8 Mod 6型穿甲弹0.60%0.39%0.018%0.031%0.35%3.60%2.49%0.06%0.10%

8英寸Mark 21 Mod 5的被帽是用一种高碳镍铬钼合金钢制成的,其他3种炮弹的被帽以及所有4种炮弹的弹体都是用相同类型的镍铬合金钢制成的。

热处理工序

根据炮弹制造商的资料,8英寸Mark 21 Mod 5型穿甲弹的弹体部分,是采用渐减式硬化处理的。在完成钢材调制后,首先需将炮弹以头部朝下的姿态浸入1650℉的液态铅中,随后用水对其进行淬火,最后再在475℉下进行退火处理。该弹的被帽部分的硬化处理方式,与弹体部分是大同小异的,区别在于退火处理的温度是325℉。

16英寸Mark 8 Mod 6型穿甲弹的硬化处理方式,也是大同小异的,区别在于被帽的退火处理的温度是450℉。

验收场所保存的资料显示,12英寸和14英寸穿甲弹的硬化处理方式,与16英寸穿甲弹是基本相同的。

冲击测试

冲击测试,是以炮弹的弹底部分来进行测试的。

8英寸穿甲弹的冲击测试结果:

测试温度100℃50℃0℃-50℃-78℃
冲击力(英尺磅)5557452617
破损程度纤维级纤维级纤维级50%颗粒级100%颗粒级

12英寸穿甲弹的冲击测试结果:

测试温度100℃50℃0℃-50℃-78℃
冲击力(英尺磅)4548482420
破损程度纤维级纤维级纤维级80%颗粒级100%颗粒级

14英寸穿甲弹的冲击测试结果:

测试温度100℃50℃0℃-50℃-78℃
冲击力(英尺磅)6957472117
破损程度纤维级纤维级10%颗粒级100%颗粒级100%颗粒级

16英寸穿甲弹的冲击测试结果:

测试温度100℃50℃0℃-50℃-78℃
冲击力(英尺磅)6558563920
破损程度纤维级纤维级纤维级40%颗粒级100%颗粒级

这几款炮弹的冲击测试结果是大同小异的。

硬度测试

除8英寸Mark 21 Mod 5的被帽之外,其他3种炮弹的被帽以及所有4种炮弹的弹体的硬度分布数据都是大致相当的。

8英寸Mark 21 Mod 5的维式硬度(HV)分布情况:



8英寸Mark 21 Mod 5的布氏硬度(BHN)分布情况:

可以看到,这款炮弹的被帽最大硬度为683BHN,弹体最大硬度为555BHN。



12英寸Mark 18 Mod 1的布氏硬度(BHN)分布情况:

可以看到,这款炮弹的被帽最大硬度为578BHN,弹体最大硬度为578BHN。



14英寸Mark 16 Mod 8的布氏硬度(BHN)分布情况:

可以看到,这款炮弹的被帽最大硬度为578BHN,弹体最大硬度为578BHN。



16英寸Mark 8 Mod 6的布氏硬度(BHN)分布情况:

可以看到,这款炮弹的被帽最大硬度为555BHN,弹体最大硬度为555BHN。



讨论

现有的12英寸、14英寸、16英寸穿甲弹的被帽硬度都相对较低,只有550BHN左右。如引言中所说,在提升了8英寸穿甲弹的被帽硬度之后,这款炮弹的穿甲能力得到了强化。因此如果能增加12英寸、14英寸、16英寸穿甲弹的被帽硬度的话,可能会加强其穿甲能力。

更高的弹头和弹体硬度,对穿甲能力是有助益的。相比于在450℉进行退火处理的钢材,在350℉进行退火处理的钢材,不仅拥有更高的硬度,而且还拥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因此,如果我们将弹体的退火温度,从现有的450-475℉,下调至350℉,其弹道性能可能会得到提升。另外,在350℉进行退火处理的钢材,还会拥有更高的冲击强度。

绝大部分的海军炮弹,无论尺寸大小,其钢材化学成分都是相同的(碳含量0.6%,镍含量3.2%,铬含量2.2%)。单从硬化性能的角度看,若是采用更高的合金成分,或许能让大口径炮弹(12英寸、14英寸、16英寸)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原始报告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4-9-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美日殊途同归,O-19里面日本穿甲弹改进方式也是更硬的被帽,形式上也越来越钝/平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10-3 17:55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4-9-30 09:36
看来美日殊途同归,O-19里面日本穿甲弹改进方式也是更硬的被帽,形式上也越来越钝/平 ...

是的,美日海军的最新型穿甲弹,穿甲体的形状明显比英德更钝,理论上来说更有利于对抗倾斜装甲。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4:06 , Processed in 0.0198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