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ivon 发表于 2011-7-28 14:08

摄政宫的改革——裕仁登基前得国家改革准备

本帖最后由 lavivon 于 2011-7-28 14:08 编辑

       对于欧洲大战的突然结束,日本帝国显得十分的失望和迷茫,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日本帝国觉得借入俄罗斯内战,意图通过俄国内战牟利,同时解决因欧战结束而产生的经济危机,但偏偏祸不单行,先是米国人竭力压迫帝国从鲜卑利亚撤军,借着米国人强行的终结了《英日同盟》,紧接着发生了让帝国损失惨重的“关东大地震”,但坚韧不屈的大日本帝国是不会被这些打倒的,借着新开辟的南洋联邦市场和与苍陆北方段政府和南方革命者孙文的合作,通过大力开发邻近市场,以及南洋廉价而又丰富工业原料的支持,帝国开始了全面改革前痛苦的各种准备工作和调整。

       1919年1月         在美国的主持下,所有交战国代表(暂无政府的列强由军方代表代替)在华盛顿召开和平会议,因为美国人强力压迫英日终止《英日同盟》,出于补偿日本的考虑,日本占领的德属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诸岛被正式划入日本帝国。此外,各国还签署了一个为期20年的海军限制军备条约,史称《华盛顿条约》。按照条约,日本帝国获得了太平洋的海上霸权。
       1920年3月         东京股票交易所股价暴跌,并在4月波及英国并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战后经济危机爆发。
       1921年10月       日本帝国皇太子裕仁出访英国归来,就任摄政宫暂摄国政,裕仁的出访主要目的是协调英日关系及就南洋联邦地位问题与英国谈判。
       1922年3月         帝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谈判,与 苍陆 北方政府 正式就有偿放弃欧战期间在苍陆扩张所获得的德国殖民地及势力范围达成协议,并就部分废除1915年的两国条约展开了谈判,以缓和两国关系。
       1922年5月         日本帝国撤出了其在远东共和国的最后一支军队,开始于苏俄就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展开谈判,日本帝国的谈判重点是获得北库页岛的石油开采权及远东共和国的资源有限开发权。
       1922年11月      日本帝国与南洋联邦签署《经济合作与促进协议》,正式就优先获得南洋联邦出产的石油、橡胶、锡矿等战略资源达成协议,日本帝国则将支持南洋联邦的工业化建设及统一大巽他群岛的“正义行为”。      
       1923年9月1日   关东平原发生关东大地震,给帝国带来数十亿英镑的巨大损失,帝国政府不得不开始修改国际战略,同时大量借债开始国内重建。
       1924年2月      日本帝国公布《新经济政策》,开始加大国家资本主义建设,随后公布《平时军备条例》,开始大力完善军队预备役及后备力量建设。

      日本帝国将开始出了苍陆域外地区及南方地区的全面收缩,吧重心转移到南洋联邦及暹罗身上。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7-28 14:49

宗国表示很关注日本的政治动向{:73:}

owaii 发表于 2011-7-28 15:20

你把英日同盟废除了?
裕仁协调英日关系究竟协调出了个什么结果?

owaii 发表于 2011-7-28 15:20

你把英日同盟废除了?
裕仁协调英日关系究竟协调出了个什么结果?

lavivon 发表于 2011-7-28 15:31

回复 owaii 的帖子

我不想废除,但美国人肯定会对此作出强烈的反对,英日同盟存在的国际意义是什么,我想阁下应该窒息思考一下

owaii 发表于 2011-7-28 15:35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我考虑过
现在的形势是德国苏联走得挺紧,欧洲大陆有被“汉萨同盟”控制的危险
是故在远东维持对苏联的压力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英日同盟的意义

另外既然废除同盟之后裕仁又去协调了,协调的结果是什么?

lavivon 发表于 2011-7-28 15:46

回复 owaii 的帖子

对于《英日同盟》的废除,根源在于 米国人会认为英日同盟那时候已经是针对他的同盟,你可以去看看美英之间互相针对性的战争计划。

协调的核心部分是 南洋联邦问题,因为殖民地的独立及南洋局势的变化将对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大英帝国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英国人势必会竭力的限制南洋联邦。对于苏联,经历了惨烈内战的苏俄在一战结束20年内根本无法对英国的利益构成实质性威胁,苏俄实力的回复要到1940‘s以后了,由于德苏走得太近,所以英日同盟在限制苏俄方面的意义不大,因为德国的工业和技术实力完全能够满足苏俄的要求,

如果英日同盟要延续,应当联合美国甚至法国共同应对,记得华盛顿会议史实,英日都希望建立一个更大的联盟而不是签署《四国公约》

sakedesi 发表于 2011-7-28 15:52

本帖最后由 sakedesi 于 2011-7-28 16:03 编辑

回复 owaii 的帖子

日本完全可以借助宗国获取一定收益。
至少勘察加半岛及外延地区、桦太地区以及北千岛群是有相当可期收益的。
另外,如果宗国能够向苏联提出回归部分主权,但所限范围仅为海参威附近近40万平方公里地区及部分其他远东地区诉求,并将其中40~70%的部分作为英美等经济租界区域,或共同经济地区。日本作为参与干涉国或部分代理人身份,就可一定程度的参与进来。这不仅将改变与英美及宗国关系,还将为其获取勘察加等可期收益提供一定法理基础和国际承认基础。
只不过,日本未必看得上,也没有这样的构想而已。

owaii 发表于 2011-7-28 15:55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首先说本架空活动中我与美国的关系是很好的,这一点可以放心,另外本人有加强英法意合作以应对德奥苏的意向
拉日本进来是为了扩大这个联盟,即使他现阶段还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sakedesi 发表于 2011-7-28 15:58

回复 sakedesi 的帖子

利用北海岛、南洋、朝鲜、及勘察加等可期收益地区,进行产业调整,尤其是民殖分布和军部各壮少执冒势力的移革安置,必要情况下不惜流血。一方面进行开发,一方面清洗军部与内阁。

lavivon 发表于 2011-7-28 16:00

内部清洗是必需的,但那些没有脑子的激进军官们不许接受再教育,不然帝国最终会失败

司马 发表于 2011-7-28 16:03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应该是杀一儆百,吓吓那些准备变成激进派的人。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1-7-28 16:06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们废除英日同盟?{:78:}

sakedesi 发表于 2011-7-28 16:07

回复 171758170 的帖子

你搞一个帝国繁荣再开发,荒域变荣土的运动。这些都可以作为不错的肥料填进去。
甚至虚耗至尽后,只剩下一个空头的名誉或杳渺的荣耀挂在其的碑铭上而已。

lavivon 发表于 2011-7-28 16:07

那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让日本的军人们恢复明治时代的不干政的传统,同时重新确立一批 西园寺一类拥有长远战略目光的元老

司马 发表于 2011-7-28 16:08

回复 sakedesi 的帖子

{:78:}

owaii 发表于 2011-7-28 16:13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明治时代军人干政的苗头已经露出来了
要消灭这个倾向需要长期的努力

sakedesi 发表于 2011-7-28 16:15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把那些家伙都送去搞重开发了,就是逐渐脱离军队体系,逐步拗断壮少执冒的潜机理。而后逐步着手调整军部,乃至军事/兵役制度以及军政关系。
当建立新的禁卫军体系后,改革的残酷和掌控可以进一步得到支撑。

sakedesi 发表于 2011-7-28 16:25

本帖最后由 sakedesi 于 2011-7-28 16:30 编辑

回复 sakedesi 的帖子

宗国采取这个政策好处是最多的,日本也获益菲浅,英美也有不少收获。
日本的本土欲为强国而言,实在缺乏足够的纵深和幅宽。所以怎么扩大本土范围远比南洋殖民或大陆殖民重要地多。
朝鲜、中国这样的地区是很难完成主权的真正长久侵有的。
被大陆迷梦几于痴妄的日本,结局不会有太多的意外。

sakedesi 发表于 2011-7-28 16:33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德属新几内亚,日本是拿不到的,或者说大部分拿不到。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摄政宫的改革——裕仁登基前得国家改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