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鸿骑士 发表于 2011-9-3 11:30

希尔达维亚联合帝国番外篇战争史研究会第二章雪之焰

同一时刻,维也纳西区霍克街的一栋不起眼的红砖楼前,一辆蓝色斯柯达860高级轿车缓缓停下来,钢铁近卫队副统领、天命骑士布董.布兰西拜将军下了车,在寒风中拉紧了大衣的领子,看了一眼大门上方已经发黑的木牌,皱了皱眉头,木牌上用古体德文写着战争史研究会的字样,边上画着一个有着诡异笑容的熊脸。就在刚才,正参加帝国招待酒会的布兰西拜将军接到一个侍者递过来的纸条,上写着“今夜雏菊在寒风中绽放”,纸条下部还有一个小小的与木牌上熊脸一样的红色钤印。将军不禁感到意外,他知道这是研究会最高领袖大统领要求召开研究会例会的命令,可是大统领什么时候到维也纳,为什么没有通知。尽管有着满腹疑问,将军仍然不敢怠慢,派人分头通知研究会现在维也纳的成员,自己也匆匆离开酒会,赶到这里。楼前的小巷里已经停了四、五辆车了,看来有人已经先到了。这栋建筑原是帝国首相范.阿哲的产业,当听说一个弘扬帝国武功,研讨军事战略的学术机构需要办公地点时。首相大人当即慷慨地捐出了这栋住宅。不过在布兰西拜将军看来,这栋房子格局狭窄、装潢俗艳,很怀疑是首相大人以前的储娇之所,想到首相大人的口味,将军不禁撇了撇嘴,当然这倒附合大统领所要求的研究会低调的风格,而且由于是首相大人的产业,也能减少帝国各种军警和安保机构的骚扰。研究会的会议室是由三楼的一间起居室改成的,布兰西拜还在走廊就听见里面传来男人放肆的谈笑,估计也都是刚从各种酒宴上赶来,不仅再次对大统领这个时候开会感到困惑。看到将军进来,屋内的人立即停止聊天,纷纷走上前,能参加这个会议的基本上都在帝国身居要职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做为总召集人,布兰西拜有着仅次于大统领的威望。“摸摸霍逆、摸摸戴维、摸摸铜话….”, 布兰西拜将军微笑着打着招呼,同时把手依次伸到对方的胯下触碰一下。对于研究会的成员来说,他们所见到和经历的研究会诸多诡异和神秘中,最无法理解也是最难接受的就是这项与研究会首领见面时的礼节,被一个大男人触摸私处,无论如何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有的人尤其是新晋成员,甚至因此对研究会产生了恐慌,担心自己加入的是一个类似圣殿骑士团的组织,迟早会受到高级成员的鸡奸,研究会掩盖下组织的真实名称:圣焰骑士团,更增加了这种疑虑,事实上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就象各类准军事组织在第三帝国层出不穷一样,在帝国形形色色骑士团多如牛毛,但毕竟没听说哪个骑士团有这样奇怪的礼节,更不需要用学术组织的名义来掩盖。好在不论是因为被利诱,还是被胁迫而进入组织的人都在此后而得到莫大的利益,对于小小的礼仪上的不适,大家还是能够忍受的。据说这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优良传统,虽然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一个只有十几年历史的组织会有百年的传统,只有布兰西拜明白这个小小礼节代表着研究会悠远复杂的历史渊源。就象有人怀疑的那样,这个有着浓厚中世纪色彩的礼仪的确源于一个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团体,但不是圣殿骑士团,而是圣裁理事会,这是个不显著于史册却为研究基督教历史的学者所异常关注的名字,做为专职于遴选、培养、认证宗教裁判所仲裁官的宗教机构,它代表了天主教发展史上最隐秘、血腥、最讳莫如深的一部分。与当代人的通常看法不同,宗教裁判所并不完全是一个专事镇压、迫害的凶残机构,审判、消灭异端只是它的一个次要或者衍生功能,它的核心职责是保卫信仰、整肃纲纪,对付基督教的敌人,在灾难频仍、蒙昧黑暗的年代,对信仰、救赎的渴求甚至压倒了生存的本能。民族国家出现之前,世界实际上是被宗教的版图分割的,宗教之间的冲突、对抗几乎从未停息,威胁不仅仅来自外部,基督教义的天生缺陷使各种异端思想横行,如任其发展很有可能造成基督教的第二次分裂。而一盘散沙的天主教诸国和涣散腐败的教庭,使基督教世界在内优外患面前风雨飘摇在这样的背景下,1271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在多明我派修士的支持下,敇谕各国建立宗教法庭,宗教法庭建立后,立即处于信仰战争的前沿,在西班牙, 宗教法庭用信仰甄别奸细,组织民团,仲裁官们甚至亲自上阵与异教徒战斗,在半岛光复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为宗教法庭赢得了西班牙王室和民众支持。正如第十二任宗教庭联合会主席,圣裁理事会副理事长阿拉贡内斯所言,我们才是基督教世界的真正捍卫者。从宗教法庭建立那一天起,就具有了深厚的多明多修会的背景,仲裁官们多由多明我修道士担任,裁判所依据的也多援引多明我修会对圣经的诠释。1412年鉴于越来越多的审判中的随意性行为正在损害宗教法庭的权威并同时引起教义上的争端,在多明我修会大学者图卢兹神学院院长阿尔伯特倡议下建立了圣裁理事会,编纂法典、指导、监督法庭审判,并开始在神学院的学生中物色、培养宗教法庭仲裁官。被选中者往往并不知情,在被理事会的理事提名,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考察后,往往在寒冷的午夜被唤醒,忐忑不安地被带到学院的小教堂,去经历一系列繁琐的仪式,其中最让人难堪的就是被仪式的主持者触摸下体,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女人或者阉人混入(这一仪式后来经过演变成为圣焰骑士团的礼节),这之后他便成为一名宗教法庭的见习仲裁官,理事会指定一名理事指导他学习宗教审判的法典、熟悉判例,最重要的是使其在精神上成为仲裁官的一员,这样经过一年便可以在法庭任职。到1489年,经院系仲裁官几乎完全取代了修道士仲裁官,这些出身神学院的仲裁官们,凭借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精彩的判词,对教义独到的诠释、使见惯了面目冷峻、举止癫狂的修道士法官的市民们耳目一新,重建了宗教法庭的声誉,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宗教法庭的形象具备了一定理性色彩。一些对宗教法庭持保留态度的人如学者、银行家、新兴工商贵族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让他们畏而远之的机构。相对于改良法官组成,建立理事会自有的武装团体——圣焰骑士团则进行的非常隐秘,虽然名为骑士,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披坚执锐的那种,圣焰骑士的效忠对象也不是某个贵族、领主、或者什么贵妇,而是代表上帝实施惩戒的圣裁理事会,他们一经宣誓,便终身负有义务,职责是秘密侦察、追捕、甚至消灭宗教法庭和理事会认定的基督教的敌人,被称为信仰之刃。骑士团分三个等级,最高阶的天命骑士、其次为圣刃骑士和神炽骑士。骑士团的标志雪焰刃是一柄锋刃向下,缠绕两股白色火焰的骑士重剑,与处火刑的刑具很象。骑士团成员的身份对外不公开,而且在整个欧洲、甚至非洲和西亚都建有有自己的情报、供应、保障网络,以保证主的裁决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乃至基督教以外世界得到执行。

翩鸿骑士 发表于 2011-9-3 11:32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宗教法庭在十七世纪成为最重要的宗教机构,在欧洲的每个城镇都得以建立,形成了完整的层级体系。在很多教区,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宗教人士并不是主教、神父而是仲裁官,在很多人看来,到宗教法庭聆审比去教堂做礼拜更重要。相对于神父空洞抽象的说教,仲裁官们关于具体案件逻辑严整、精辟生动的审断,更能给人以信仰上的指导。裁判所在审判上表现出的高效和在市民中的权威,甚至吸引了很多民事诉讼。后来在教庭严令之下,才杜绝这种情况。随着裁判所的发展,圣裁理事会的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理事会为指导审判组织的学术研究,对基督教神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理事会甚至完全控制了枢机主教会议,先后有三个教皇曾经担任过裁判所仲裁官。更让人害怕的是理事会的敌人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失踪或死于非命,当然这无一例外的被宣称是主的力量。但另一方面理事会也招致了广泛的嫉恨,这种嫉恨不仅来自于教庭内部失势的主教们,还来自于各国对裁判所和理事会心存疑虑的的王公贵族,在他们看来,理事会正在使天主教会变得充满危险的扩张倾向,迟早会危及他们的地位和利益。
这一刻很快就到来了,1677年,仲裁官出身的教皇乌里韦三世,在里昂宗教大会颁布了著名的里昂敕谕,号召基督徒们行动起来,再次组织十字军,发动圣战,收复君士坦丁堡,统一东西教会,让主的光辉重降人间,建立主在地上的国。这一敕谕彻底打破了理事会与他的敌人之间已经很脆弱的平衡。后者很清楚,在圣战名义下包装的是什么东西:宗教革命,主在地上的国一定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在这场宗教革命中,相对于圣战的敌人—东方的异教徒,他们这些大贵族肯定会先被消灭。理事会的敌人们终于放弃彼此的矛盾,开始谋求联合并采取行动了。但同时,理事会却没有足够的警惕,他们被敕谕在欧洲各地引发的巨大的宗教热情所鼓舞,完全忽视了正在迫近的危险。里昂敕谕的第二年,二十年来的第一次教庭枢机主教会议在梵蒂冈举行,主要议程是审议讨论关于合并专司监察教职人员的圣职部与宗教裁判所提案。出乎乌里韦二世的意料,议案居然波澜不惊地通过了,教皇与圣裁系的红衣主教们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从此裁判所的仲裁权从普通教徒扩大到了教职人员,经过几百年努力,理事会终于可以把天主教会完全掌握在手中,从而为发动宗教革命扫清了内部最后的障碍。
然而突变就在此时发生,议案通过第四天,乌里韦二世突然暴毙,经过检查,居然是中毒身亡,得知教皇死因后,教皇的侍从官圣焰骑士团天命骑士奥托.布兰西拜在一间小祈祷室内用一枝火枪自戕而亡。教庭上下非常意外,因为乌里韦二世的饮食起居有着最严密的安全措施,侍从官奥托又一向以心思缜密闻名。这时教皇的另一名侍从透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教皇在前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巡幸至意大利的法王路易十四,并应后者的邀请,共进了晚餐。不过餐后教皇并没有表现出不适,还与年轻的法王又密谈了三小时。太阳王与教皇的亲密关系,人所共知,当初就是在教皇的帮助下,本不被看好的路易十四在复杂险恶的王位争夺中胜出,而路易十四始终把乌里韦二世做为精神导师,当政后更凭借法国的大国地位给予教皇有力的支持。教皇的死与太阳王有关,这个想法太可怕了。
但形势的发展却不允许再有犹疑了,在以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梵蒂冈先后有7名理事会系的红衣主教遇害。而其后传来的消息证实,枢机主教会议结束后,返回各教区的理事会成员均在途中遭到了袭击,只有少数人逃脱。这时理事会的高层这才意识到敌人开始行动了,而且出手就要彻底消灭自己。由于各个成员都分散在欧洲各地,已经来不及召开全体会议了。理事会领袖一面向成员们预警,一面向圣焰骑士团下达反击命令。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梵蒂冈,教皇死后第一次枢机主教会议刚刚进行到一半,瑞士卫队突然哗变,在理事会系红衣主教全部遇难后,会议继续举行新当选的教皇立即赦免了哗变的士兵。几乎在同一时间,圣裁理事会的大本营图卢兹神学院突然发生大火,前来救火的当地官民却发现火场周围已经被国王的火枪手所控制,并被禁止靠近,火势一直持续了三天,当地人几乎没有看到幸存者,接着理事会在各地产业,机构相继被查封。与理事会有密切联系的出版商、银行主均受到了调查、起诉甚至被籍没财产。在今后几百中在学术界流传的说法中,这场策划了一年多,几乎全欧洲的王室均参与其中,并得到了教庭内部人员呼应,旨在彻底消灭圣裁理事会的行动有一个妖艳的名字:“血百合”。在敌人布置周密、有条不斋的持续打击下,理事会的反击散乱而无力,领导层大部分遇害,只有一小部分人在骑士团的保护下利用骑士团的秘密网络撤退到了西班牙,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庇护。而血百合”之役中骑士团自身也蒙受了巨大损失,三分之二的天命骑士、几乎全部的圣刃骑士蒙难,倒是最低阶的神炽骑士损失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他们的职责是侦察社会底层动向,大部分混迹于市井。
1679年里昂大会的第三年,教皇居伊一世发布敕令宣布:里昂敕谕试图侵犯神授的王权,是一份反基督的文献予以废除,附署敕令的还有英 、法、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等欧洲各国的君主。其后对宗教裁判所的清洗也展开,大部分仲裁官被革除,裁判所大仲裁官自此由教区主教兼任。仲裁权丧失了独立性后,宗教裁判所又存在了近二百年,但再也不复当年之盛,直到1802年在欧洲各国基本被关闭,彻底走入了历史。而圣裁理事会则在天主教会内成为了一个禁忌的名字,在任何文献中被刻意回避。

翩鸿骑士 发表于 2011-9-3 11:32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曾经几乎把整个欧洲掌握在手中的组织彻底消亡。300年前理事会的创始人图卢兹神学院阿尔贝特院长在他的履职誓词中曾经说过,“把我们聚集起来,并指引我们不畏艰险地奋斗下去的,不是别什么东西。而是心中共同的信念。”这样的组织是无法用暴力完全摧毁的。在经历了最初的困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理事会逐渐稳住了阵脚,避免了全面的崩溃。为了适应形势,理事会转入调整了策略,圣焰骑士团肩负起了为建立主在地上之国的斗争使命。理事会自身则利用掌控教会期间积累的大量财富,对欧洲各国进行缓慢但却有效渗透,在这一过程中理事会敏锐觉察历史发展趋势,大量投资金融业,在风云激荡的十七十八世纪,理事会成功扮演了世界的银行家,提供资金支持战争、革命,资助各种科技革新。依赖精明的眼光、大胆的博弈,在旧秩序的瓦解和社会变革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而通过成功的金融活动,又吸纳了很多新兴的工商贵族、高级知识分子进入圣焰骑士团。对于理事会的成员来说,“让主的光辉重现人间,建立主在地上的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空洞的理想或口号,而是必须要得到执行的计划,所以尽管困难重重,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挫折,到19世纪末理事会发展成了一个在欧美各国均有庞大势力的组织,圣焰骑士团的分部则各国建立,成员多为政、商甚至军界的精英,理事会和骑士团控制的银行、基金、企业、媒体遍及各国并结成一盘根错结的网络。同时罗马教庭却日渐式微,民族国家兴起后,教庭在世俗社会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而一战的爆发甚至使其在信仰领域也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世人无法理解拥有同一信仰的人类为什么会祈祷着同一个上帝帮助自己杀死对方。1910年泰晤士报的社论这样评价道:“这个时代最虔诚的信仰者早已不来自于教会,而是那些红色邪教徒。”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多年对教庭经院系统的渗透和经营,理事会成功地再次掌控了教庭,继格里高利一世、乌里韦二世之后,理事会的领袖再次成为天主教教宗。不过这时理事会更象一个黑暗中的巨兽,由于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在各方面克意保持低调,自身组织严密、行事隐密,对教庭的控制更是在不让人觉察的情况下实现的。隶属于理事会的圣焰骑士团则在各种名义伪装下活动,甚至在希尔达维亚帝国这个理事会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国家,也以战争史研究会这个听上去人畜无害的学术机构掩护。据布董。布兰西拜了解,圣裁理事会目前做为整个组织的核心,以不到10个圣裁理事成员掌控着拥有近万名成员圣焰骑士团的运作,理事会领袖兼任骑士团大统领,包括骑士团大团长在内的所有骑士都要宣誓效忠领袖个人。

翩鸿骑士 发表于 2011-9-3 11:33

布董将军本人出身于圣焰骑士团两大世家之一的布兰西拜家族,历史上出身于西班牙布兰西拜家族的骑士与出身于另一世家奥地利的弗兰茨家族的骑士,一直轮流担任骑士团大团长与理事会领袖的侍卫长。作为投身理事会事业二十多年的资深成员,现任骑士团大团长,布董将军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圣裁理事,但几次申请都被驳回,这使他非常不平,“难道我要象大卫.德那样用那种不齿的方式去向大统领邀宠?”将军看着一个坐在窗边身材高大的老者愤愤地腹诽。
老者旁若无人地占据着整个双人沙发,一身考究的纯黑色礼服,与满头花白头发、海上水手特有的红色皮肤,粗大的关节显得很不协调,最让人侧目的是的,身后还站着一个魁梧结实的侍从,一双凶狠的眼睛无礼地打量每个接近老者的人。研究会的会议室,是骑士团成员议事的地方,即使是大团长布兰希拜将军也不会把随从带进来的。这不仅让很多与会者对老者的身份颇费猜测。除了这个奇怪的老者,今天会议室里还出现了一些其他陌生的面孔,尽管没人知道研究会在维也纳成员的确切数字,但今天很可能是成员出席最全的一次,一些人渐渐感到今天的会议很不寻常。
果然会议一开始,通常主持会议的布董.布兰西拜将军没有坐到主位上,而是坐到主位的右边:“先生们,报歉打扰了大家的兴致,今天的会议是按照大统领要求招开的,非常重要,任何人不得提前离开。大统领本人也莅临会议,并将亲自主持会议,请诸位欢迎。”说着站了起来,在一阵椅子挪动的杂沓声中,大家惊讶地看到先前坐在窗边的那个老者不紧不慢走到长桌的一端,坐到布兰西拜身边,示意大家坐下。
“久欲与维也纳诸公一晤,今日得偿所愿,诸位都在帝国身居要职,研究会也是骑士团的重要分部,我对研究会抱以很高的期望……。”话语虽然温和,但每个人都感到扫过自己脸庞的目光所透着的威压。这些平时颐指气使的大人物此刻竟不由自住的低头不敢与大统领对视,有的人已经在回想自己在会前的那段时间有没有说什么不合适的话。在战研会中,只有骑士团大团长布董.布兰西拜将军和副首相财政大臣普尔.赖特、内务部长大卫.德等几位资深成员才知道:大统领就是教皇狄奥多西一世。而其他人包括参加过女皇的加冕典礼者,都无法把眼前这个正襟危坐,不怒而危的老者与那个素以慈爱示人的教宗联系起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见到教皇时,都是在一些很大的场合,距离较远,教皇也基本都是着金冠法袍,不似现在的装束。另一方面教皇狄奥多西一世从来不允许别人给自己拍照,所以世人很难了解他的长相。
做为圣载理事会历史上的第三位教皇,狄奥多西一世雄才大略、志存高远,一心要在自已手中实现理事会的千年理想,同时又有着异乎常人的冷静、清醒,凭借着高超的手腕把圣焰骑士团牢牢掌握在手中。他很少干涉骑士团各国分支的具体事务,而且一向有驭下宽厚的令名,但没有任何一个分支的领导者敢于挑战他的权威,做他的敌人下场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他似乎对形势有种天生的敏感和警觉,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之地,比如说今天这个会议。
待大统领寒喧毕,布兰西拜不易察觉地皱皱眉,慢慢打开面前一个皮制文件夹,就在会前,将军与大统领就会议的议程发生了一场不快的争执,将军反对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大统领所要求的议程,但无法说服大统领,最终只好妥协。“今天的会议有两项内容,首先通报一个重要情况,据可靠消息证实,1936年起执行的金色交响乐计划遭遇重大挫折,骑士团慕尼黑分部机关被破坏,金色交响乐计划负责人,慕尼黑分部首领弗朗西斯.卡卡男爵于46小时前在德希边境被盖世太保逮捕。”
会议室里立即产生一阵轻微的骚动,金色交响乐计划是由战研会即圣焰骑士团维也纳分会负责的对第三帝国高层进行的渗透计划。今天与会的骑士团成员都在以前例会下发的学习文件中看到过这个计划的介绍,虽然通过极尽简略的寥寥数语,无从了解计划的细节,但是对这些高据帝国庙堂的人来说,每个人都很清楚这样一个计划的重要性,因此都很关注。不过除了在一次学习文件上简单介绍外,研究会从未讨论或通报过这个计划执行情况,以致很多人怀疑计划的真实性。事实上骑士团维也纳分会成立后,各个成员除了定期参加例会,学习以大统领名义下发的学习文件,进行一些空洞的讨论外,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意义的行动。有的人认为骑士团不过就是类似共济会那样的松散组织。但是今天突然被告知不但存在这样一个计划,而且已经执行了近三年。至于计划的负责人,大家也很熟悉,卡卡男爵,退役上将,帝国最大军人协会组织红缨骑士团领袖,一个少言寡语的老派的军人。很难想象他竟然负责这样一个危险的计划,这让很多人感到震动,毕竟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从研究会获得好处而又远离危险。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给我们造成重大挫折的是第三帝国继海德里希之后崛起的秘密警察的一颗新星,帝国保安总局副局长霍琛.布鲁茨,此人出身于巴伐利亚的贵族世家,却狂热信仰纳粹思想,在海军服役时与海德里希成为挚友。后投身于冲锋队,并成为高级干部。长刀之夜后,由于海德里希的庇护,不但没有被清洗,反而改换门庭加入了盖世太保。应该说此人的确是情报领域的天才,刚刚主持保安总局中东欧司的工作一个月,就轻易地破获了我们苦心经营了三年的计划。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在事实上已经完全掌握了计划细节后,并没有行动,而是耐心等到卡卡入境才收网,诱捕了男爵。这种冷静可不是谁都有的呀。”布兰西拜将军口气中明显流露出的欣赏,让在座的很多人非常不舒服。
“目前卡卡男爵被关押在帝国保安局,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嗯,唯一要担心的是这个,嗯。霍琛在冲锋队混迹多年,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冲锋队的那个非常狼藉的名声,据说这位副局长先生常常亲自采用特殊的方式拷问犯人”。将军显得难以启齿。“当然营救行动已经展开,而且卡卡男爵,帝国贵族的身份也会对他有一定的保护。这次事件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计划本身的失败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德国从魏玛时代就建立的网络几乎被完全破坏,后续的影响正在加紧评估,相关报告最早在明天提交给阁下。”布兰希拜站起来面对大统领深深地弯下腰:“这次事件,由于我失察于前,又失措与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我承担全部责任,自请惩处。”将军的言辞中带着恳切的自责,虽然这个计划是大统领亲自布署给弗郞西斯.卡卡,而且男爵本人只对大统领负责。但是这个时刻,当然不能让大统领难堪,必须要做出姿态,帝国宦海沉浮多年的布兰希拜自然深谙其中的微妙。
果然,大统领拍了拍布兰西拜将军的手臂,示意他坐下,笑了笑:“这件事责任不在你,不要自责,对卡卡的营救先停下吧,形势马上就会有转机,届时自然有机会,目前首的是要尽量避免与第三帝国的直接冲突。”“马上会有转机?难道是指第三帝国正在推动的两国盟约吗”将军还在心里揣测。大统领的口气却变了“至于损失,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付出一些代价能让我们找出内部的敌人,那还是很值得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徒然下降到了冰点,在座的人都是侧身于帝国庙堂的精英,马上感到大统领话中包含着的危险的气息,一些人向布董.布兰西拜投去困惑的目光,却发现将军也是一脸的困惑。布兰西拜感到尤为意外,内部的敌人?难道金色交响乐计划失败还有别的隐情?他这时隐隐感到教皇今天亲自出席会议的原因,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
大统领却没有理会其他人的反应,仍自顾自说道“在理事会近千年的历史上,对我们事业造成致命损害的从来都是来自内部的威胁,清除这样的威胁,付出多大代价都不为过。”会议室里现出一阵诡异的安静,大统领来回游移的目光中透着一股森意。门突然开了,会议开始前站在大统领身边的那个待从又出现在了会议室,身边还多两个同样装束同样面无表情的男人,这更增加了大家的恐慌。布董.布兰西拜将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激怒了:这里是圣焰骑士议事的地方,在座都是帝国的高官显宦,这三个神气活现的蠢货,出现在这里干什么。刚要出声呵斥,却发现教皇正冷冷地看着他,心里一紧,硬生地把已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看到布兰西拜将军居然都没有出声,大部分人便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心里有了准备,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纷纷在心里祈祷接下来大统领不要提到自己的名子。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不相信真敢动他们这些帝国显贵。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种想法是多么愚蠢。

司马 发表于 2011-9-3 11:42

{:78:}又是希国野史{:78:}

yxwd5 发表于 2011-9-3 13:11

LZ和女王啥关系啊{:78:}。马甲?!

呆头雁 发表于 2011-9-3 13:12

直接整一帖子发出来不就得了,还分开

Go229 发表于 2011-9-3 13:17

回复 yxwd5 的帖子

{:63:}我作证,绝非马甲

司马 发表于 2011-9-3 13:26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同事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3 13:50

呆头雁 发表于 2011-9-3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直接整一帖子发出来不就得了,还分开

你自己问文人去吧~谁让文人搞的设定是每帖不能超过多少字节的说~

yxwd5 发表于 2011-9-3 14:04

这是女王自己写的还是女王同事写的??{:56:}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3 14:32

yxwd5 发表于 2011-9-3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女王自己写的还是女王同事写的??

{:78:}偶写的就叫正史了~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9-3 14:52

写小说呢 这是····{:4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希尔达维亚联合帝国番外篇战争史研究会第二章雪之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