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rx 发表于 2011-9-9 12:00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苏联又飞行坦克,战斗力比日本的豆子战车还强~很适合对日本的空降作战~

有合适的运载工具,特别是远程轰炸机之类的吗?如果在边境地区,要是遭到对方的突然袭击就不好了。

lavivon 发表于 2011-9-9 12:49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苏俄的飞行坦克到底是什么货色,女皇你应该很清楚的,另外,日本帝国不会再研制 豆 一类的超轻型坦克。

关于苏俄为什么会解体,原因太多太复杂,但与美国的对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美苏不对峙,苏俄的很多体制可以改革,很多的国家财富可以从军备是转移出来做别的,另外,瓦解苏俄是美国国际战略大计划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一个延续了几十年的大计划,苏俄到底是不是败在了美国人手里,这不需要质疑。

按照架空的历史格局,德国和苏俄都有很多的东西将发生重大改变,比如对德国经济极为重要的美国投资、英美的资本输出及航空等一些部门的技术输出等等,加上美国的克里斯蒂系统等技术未必会再向苏俄输出,由此,苏俄的武器也不可能套着另一时空的武器系统的时间表,一旦没了源头,苏俄的进步将缓慢很多。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3:26

lavivon 发表于 2011-9-9 1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苏俄的飞行坦克到底是什么货色,女皇你应该很清楚的,另外,日本帝国不会再研制 豆...

同样,由于日本不合德国结盟,所以日本也不可能得到德国的很多航空技术。而德国会将这些航空技术转让给苏联~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9 14:59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样,由于日本不合德国结盟,所以日本也不可能得到德国的很多航空技术。而德国会将这些航空技术转让给苏 ...

日本采用德国航空技术的玩意儿基本也就是“秋水”火箭截击机了{:78:}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9 15:06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样,由于日本不合德国结盟,所以日本也不可能得到德国的很多航空技术。而德国会将这些航空技术转让给苏 ...

德国飞机有涡轮增压器,而日本旋翼飞机直到战败都没有涡轮增压器,也就是说德国航空技术基本没传多少到日本,或是日本的飞机设计理念自成体系,加了德国技术后也许就不伦不类了。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6:11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9 15: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飞机有涡轮增压器,而日本旋翼飞机直到战败都没有涡轮增压器,也就是说德国航空技术基本没传多少到日 ...

日本在战争中很多的飞机,尤其是截击机,都有明显的德国技术帮助。没有这些帮助的话,日本根本玩不转航空,日本在航空方面的短板比苏联还要大,苏联好歹还有只要马力大,板砖飞上天的东东,而日本则是纸糊的飞机~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9 17:51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在战争中很多的飞机,尤其是截击机,都有明显的德国技术帮助。没有这些帮助的话,日本根本玩不转航空 ...

如果史实的零战换装大阴蒂的“默林”发动机的话,掘越二郎绝对会让零战加装乘员防弹钢板,并采用自封闭油箱,那样的零战可不好对付啊.........{:48:}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9:03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9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史实的零战换装大阴蒂的“默林”发动机的话,掘越二郎绝对会让零战加装乘员防弹钢板,并采用自封闭油 ...

那航程就悲剧的无以复加了~

xxd2000 发表于 2011-9-10 22:11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意大利战前和苏联可是有很多军事合作的,意大利希望引进苏联的坦克装备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11 09:27

xxd2000 发表于 2011-9-10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意大利战前和苏联可是有很多军事合作的,意大利希望引进苏联的坦克装备 ...

现在意大利和苏联不是一条战线上的吧?如此,史实面山意大利安莎尔多船厂为苏联承建的“塔什干”号驱逐领舰在这个架空面上就不存在了。

ACE隶属PLA 发表于 2011-9-11 13:24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9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采用德国航空技术的玩意儿基本也就是“秋水”火箭截击机了

看见“飞燕”的老美惊呼M109到日本来了!{:63:}

各类出口日本并被日本仿制的德制发动机&航炮看到胡子的话后表示情绪不大稳定

ACE隶属PLA 发表于 2011-9-11 13:26

本帖最后由 ACE隶属PLA 于 2011-9-11 13:26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9 16:11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在战争中很多的飞机,尤其是截击机,都有明显的德国技术帮助。没有这些帮助的话,日本根本玩不转航空 ...

起码苏绣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否认这个就是真的在“创造历史”了

Go229 发表于 2011-9-11 13:49

回复 小胡子 的帖子

历史上意大利跟苏联也不是一个战线的。

lavivon 发表于 2011-9-11 15:48

回复 ACE隶属PLA 的帖子

请你注意那些武器出现的时间已经是什么时候了,那个时间并不包含在架空计划的时间段内,所以阁下不要来搅局,谢谢!

苏俄到底有多少武器是自己开发的,借用女皇的一句话,就是大规模的使用间谍来获得的,毕竟工人阶级史社工党的天然盟友。还有就是真实时空中德国战争初期的很多技术其实来源于美英,不知道阁下记不记得JU-87前面进行技术垫底的HS-123源于美国海军的战机。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12 08:45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9-11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意大利和苏联不是一条战线上的吧?如此,史实面山意大利安莎尔多船厂为苏联承建的“塔什干”号驱逐领 ...

塔什干号当然要订购,这种驱逐舰还是很符合苏联需求的

ACE隶属PLA 发表于 2011-9-12 13:54

lavivon 发表于 2011-9-11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CE隶属PLA 的帖子

请你注意那些武器出现的时间已经是什么时候了,那个时间并不包含在架空计划的时间 ...

???

大L你搞错了吧…………我这是在说胡子讲错啦~~~

胡子说日本学德国技术就学了个“秋水”,这大大地错了。

KI-61飞燕的发动机就是德国发动机的授权生产型。

    日本的绝大多数战斗机使用气冷星形发动机,德国的戴姆勒-奔驰 DB601A液冷倒V形12缸发动机在Bf-109系列飞机上的成功应用使历史上多次使用液冷发动机设计战斗机(Ki5\Ki28)的川崎公司感兴趣。1940年4月,川崎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签约,获得DB601发动机的制造权,将样机、图纸、和部分关键部件运回日本。随即在川崎明石工厂建立生产线,1941年7月首台发动机下线,年底进入批量生产,编号陆军Ha40型发动机。

fridarx 发表于 2011-9-12 13:54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12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塔什干号当然要订购,这种驱逐舰还是很符合苏联需求的

那还踏平意大利吗?

xxd2000 发表于 2011-9-12 18:38

本帖最后由 xxd2000 于 2011-9-13 21:06 编辑

fridarx 发表于 2011-9-12 13:54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还踏平意大利吗?

历史上亚平宁半岛虽然被征服过,但罗马城就真正毁灭了吗(古罗马的精神和遗迹就荡然无存了吗)?你能让哪国在跨越阿尔卑斯山时不付出代价?你能让哪国在对付80万吨海军力量时不付出代价?你能让哪国在意大利被轰炸后所进行的战略轰炸反击中不付出代价?尤其是当这些代价与所得又是那么的不成比例时。意大利当面临巨大压力时,完全可以发挥其墙头草的本色,化敌为友吗,何来被踏平之说,别忘了意大利二战所受创伤是最小的。

lavivon 发表于 2011-9-12 20:22

回复 xxd2000 的帖子

亚平宁还真的被蛮族彻底的征服过,罗马也因为蛮族的入侵而分崩离析直到毁灭,现在的意大利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罗马人的血统了。

在这个架空环境之中,意大利恐怕只有在早期加入大陆联盟才能避免被占领,之后再来一次“战略投降”,以避免成为废墟{:79:}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9-13 08:22

日本航空发动机的悲剧在于,测试的时候,用的是99以上的航空汽油,所以性能不错。等到了实战后,用的是92的汽油~结果立刻悲剧~
而且日本在发动机方面的短板太严重,作为一起架空的朋友,偶建议日本还是直接采购美国发动机来得实在,这样比日本自己仿制来的实在、也更便宜(因为日本缺乏原材料、大部分原料、尤其是重要零件,都需要从外国购置,所以在国内生产=国内组装,意义不大,不如直接整体采购,价格可能更便宜。)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催促本子加紧以下装甲武器的研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