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2战中雷击作战
以下全以2战时鱼雷的最高标准来计算1水面舰艇有效雷击距离有多远?
2 日本重巡带大量鱼雷去交战的话,如何防备鱼雷被火炮击中?有一种说法是打之前有把鱼雷全扔水里==!
3 当时如何进行具体的雷击作战?有一种说法是通过计算对方的航行数据和舰型,然后将大量鱼雷打出去形成一个扇面。
4 如果发生重巡之间的群殴,在其他性能大体相当的情况下,雷击战力到底对胜负有多大的影响?
5 如果大舰队交战(不考虑航母的话)用AC和DD组成的雷击舰队对对方战列舰级别的舰队效果明显吗?
日德兰海战这款兵棋推演游戏应该能解答楼主的第三和第五个问题。如果距离不是特别近,个人觉得先发射一半鱼雷,再往对方规避的航道上发射另一半鱼雷效果较佳......
不过单纯的雷击舰冲击对方主力舰队还是算了,在水线没有装甲防护的情况下,密集的弹雨中随便一枚近矢弹几乎就宣判了小型舰艇的死刑~ 1战时的鱼雷远不能和2战相比。如果大舰队作战双方肯定都有主力舰对射,雷击舰队肯定是配合主力舰队进攻的。就像本子的9段作战时,雷击主要用于削弱对方主力舰队。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9-19 22:38 编辑
长程鱼雷火控基本上与舰炮火控程序大同小异:
1。测定目标距离方位航向航速舰型等参数。
2。将以上参数与我舰航向航速对照,预测相对运动位置的矢量变化,再加入鱼雷航行时间,计算一条鱼雷碰撞目标的拦截航线。
3。为确定命中及破坏效果,尤其对于远距的大型目标,不但要发射多枚鱼雷,更要对每枚的撞击时间及撞击部位做出微调(结果常常是呈现一个小角度的扇形发射样态)。
4。调动鱼雷发射台座指向大略发射角,设定各枚鱼雷航速及深度,设定各枚鱼雷陀螺仪的定向以确保航向不受发射动作及水流的影响。
5。在到达预测发射点时用压缩气体或发射药将鱼雷射出舷外。
下图为典型的二战鱼雷指挥仪,方盒子顶上为瞄准镜,方盒子正侧面是各种参数输入旋钮及显示仪表,测距仪通常外置,常与航海或战术测距仪共用。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谢谢M大了。哪这种打法的有效距离能有多远?有资料吗? yxwd5 发表于 2011-9-19 16: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全以2战时鱼雷的最高标准来计算
1水面舰艇有效雷击距离有多远?
2 日本重巡带大量鱼雷去交战的话,如 ...
IJN的巡洋舰一般在20000码左右的距离上往敌舰预计航向上发射鱼雷,同时保持炮战
在炮战进行时,双方一般都不轻易改变航向,于是爪哇和瓜岛,大量盟军舰艇在15000码以上距离中雷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谢谢6楼了,有没有具体的15万码命中的例子?这样一来,雷击在巡洋舰级别的战斗中作用很明显啊 回复 yxwd5 的帖子
火控计算设备的有效范围当然是足以涵盖武器的最大性能,比如93以37节可以打到4万米,计算能量当然要做到4万米。可是火控测量设备是否能在4万米外精确测得正确的目标航向航速距离等参数才是决定要素。以二战感测技术来说那种距离测得的参数准确度很低,那么长的射程基本就是碰运气。相反近距离不但火控测算较准,短射程也可使用较高的鱼雷定速,降低目标机动的产生的变异度,所以二战期间水面雷击战术驱逐舰多冲到4-6千码施放(这个距离已贴近反雷击副炮的有效直击范围),然后马上退到9-10千码外整队待命。轻巡雷击战术则在这个距离上下对战列线放雷,要针对战场情况细腻规划,非不得已不发动近迫突击,。 本帖最后由 yxwd5 于 2011-9-20 19:44 编辑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哪像本子有93这样的BT,能完成1万码左右的雷击吗? 楼上,10万码是91.4公里,写错了吧。 还是1w码之内比较靠谱。。。
美国海军用过的一款兵棋的数据如下:
例如:距离8000码,对方航速24节,船长660ft,目标相对于我方的角度60度,那么命中率为19% 那有没有1万码上鱼雷雷击成功的例子? yxwd5 发表于 2011-9-20 1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有没有1万码上鱼雷雷击成功的例子?
泗水和所罗门都有的吧。
命中北卡号的那发潜射鱼雷也算。 英舰阿卡斯达对沙恩放雷距离约1万3千米,几乎是最大航程。沙恩先转向机动,后又恢复原航向(不是原航线),结果约6分钟后中雷。但因沙恩是大致与鱼雷对向而行,所以实际鱼雷只航行了约6-7千米就击中目标了。不知道这个例子要怎么算? 也就是说如果数量较多的重巡交战的话,如果一方可以大量发射像93这种鱼雷的话,对于编队作战的对方重巡来说还是很有用的。那当时有没有一些国家对重巡鱼雷发射设备进行一定防护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