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号爆炸小考
从胡德号沉没之日起,人们不断地争论它沉没的原因。在这些争论中,一共提出了7种对胡德号沉没的推论:1) 第一种是官方的解释:英国方面对胡德号沉没原因进行了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进行的时间非常简短,最后的调查结果于1941年6月2日提交,仅仅在胡德号沉没的8天后。第二次则进行得较为详细,这次调查组询问了89名来自诺福克号重巡洋舰、71名来自威尔士亲王号、14名来自萨福克号的目击者和两名胡德号上的幸存者。与他们一起接受质询的还有相关问题的技术专家。最后的结果于1941年9月12日公布。这两次调查的结论都是胡德号沉没是由于一到两枚15英寸炮弹穿透了船中部的甲板装甲(也可能穿透了舷侧装甲)后落入了4英寸高射炮(4"/45 (10.2 cm) QF HA Mark XVI)的弹药舱,引爆了里面的弹药,高射炮弹的爆炸引爆了船尾15英寸主炮的弹药舱,后一次爆炸使胡德号沉没。
2) 一枚15英寸炮弹击穿了胡德号的水下装甲,引爆了船尾15英寸主炮的弹药库。
3) 一枚8英寸(203cm)炮弹或15英寸炮弹引起救生艇甲板上堆放的大火,火势沿着4英寸炮弹的升降机蔓延到其弹药舱。大火引燃了其中的弹药,爆炸波及了船尾15英寸炮弹的弹药舱,这使胡德号爆炸沉没。
4) 还有一种说法,上述救生艇甲板的大火引爆了位于后部15英寸弹药舱下方的鱼雷储藏室。海军兵工厂总监斯坦利爵士(Sir Stanley Goodall ,他与A. L. Attwood早年都参加了胡德号的设计和建造)。但是这一假设与前面所述第三条都面临了一个问题,即根据来自于威尔士亲王号的目击者和来自胡德号的二等海员Tilburn(他当时正在胡德号的救生艇甲板)的证词,火势在胡德号爆炸前已经被控制,并逐渐熄灭。这样如果这一理论成立,那么可能在胡德号内部(或者在外部观察者无法看到的区域)还有第二场大火。但是根据胡德号幸存者的证词,在胡德号被德军火炮击中到爆炸之间的4分钟里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报告送抵它舰桥上的指挥部。
5) 根据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在这次战斗中英国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而胡德号正是在海战当天铺设龙骨),胡德号在建造过程中原来的设计就进行了变更,其装甲防护做了相应加强。但是装甲的增加使船体受力过大,结果在丹麦海峡的战斗中,救生艇甲板上的火势引燃了鱼雷助推剂。鱼雷的火势由于温度很高,结果恶化了船体受力结构,使整个船体发生断裂。当船体断裂后,火势蔓延到弹药舱引起了爆炸。
6) 在胡德号出发之前,它的水压弹药传送系统就出现了故障。这一系统在传送弹药桶时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无法工作。该系统是否已经维修完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如果这一系统在战斗时还存在故障,或者船员在战斗的压力下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弹药桶爆炸,进而引起弹药库爆炸。
7) 一枚15英寸炮弹击中了装甲带的倾斜部分,落入了底舱,最后在此处爆炸。爆炸的火焰由船的内部蔓延到后部弹药舱,引起了爆炸。1920年的一个实验为这个说法提供了依据。舰体倾斜装甲会使炮弹在主装甲带和防鱼雷装甲之间爆炸。就是这一理论使后续的乔治五世、狮和前卫级战列舰放弃了倾斜装甲。
需要指出的是,假设3、4、5都认为胡德号的沉没与欧根亲王号有关。换句话说,一艘被用来猎杀巡洋舰的巨舰,反而死于巡洋舰的手下。
纵观以上假设,我认为假设1比较可信,原因如下:
首先,胡德号上由于欧根亲王号炮击引起的火灾为德军的炮击提供了很好瞄准点。由于德国当时有世界上最好的光学火控系统,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依据该火焰为己方测距,这样他们射击的弹着点就很靠近胡德号的中部。
其次,郫斯麦号发射过一次“半舷射”(意为该舰1/2主炮同时射击,对于郫斯麦号这一半舷射对应4门炮同时开火)。威尔士亲王号上的目击者证实在胡德号沉没前一刻,他们看到只有两到三个炮弹落下形成的水柱。这就意味着有一到两枚炮弹命中了胡德号舰体。所有的英国目击者和胡德号的幸存者都报告在水柱升起的那一刻或“紧接着”,胡德号就发生了大爆炸。在远处,郫斯麦号的炮长Adalbert Schnieder(他当时正在通过郫斯麦号的测距仪观察胡德号)也看见这次“半舷射”发射的炮弹激起的水柱和胡德号爆炸几乎同时。这一说法也被欧根亲王号舰长Brinkman和其他船员证实。
第三,技术专家指出当鱼雷失火和爆炸时会发出明亮的白色火焰,但是没有目击者观察到这一现象。
最后,假设3、4都是建立在目击者看到胡德号爆炸时看到在其主桅杆附近有一大团火焰升起,这一位置正好位于鱼雷舱的上方和4英寸与15英寸弹药舱稍前。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胡德号船体结构特性--弹药舱顶部的装甲较厚而它侧面的装甲则较薄。当弹药舱爆炸时冲击力和火焰会冲破较薄的一面喷出,而这一面正好位于弹药舱对应于鱼雷舱的一面。
此外,皇家海军使用的火药很不稳定,这是一战中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损失巨大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一战后也未见改进。同时代美国和德国海军使用的火药就相对稳定一些。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最可能的情况就是郫斯麦号的炮击引发了胡德号上弹药库的连锁爆炸,最后导致胡德号沉没。
但是如果要以上这些分析,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胡德号的船骸进行研究。该船骸沉没于北纬63O20',西经31O 50' 的1500英尺深大西洋中。但是由于船骸分布较广,所以即使有相应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研究,也会相当的费力。可能胡德号沉没的原因将会长久地争论下去。
德国当时有世界上最好的光学火控系统不能否认,但以郫斯麦第5轮齐射(其实是A+B炮塔先射, 很短暂间隔后C+D炮塔再射的分齐射,加起来仍相当一次全齐射。国外也有人称之为SEMI-SALVO)时的距离1万5千米来看,在测距仪中胡德号侧影约可占去将近二分之一的目镜视野宽度,加上立体视式测距原理是以整体目标外廓为条件,不像重合式需要明显的直线或光点,所以有无舰体中部火焰对德舰测距不是那么必要。至于方向瞄准点,除非是5千米内的直射可以挑选部位,否则都是瞄准舰桥或前桅,只要能打中就是人品,前后位置是不能强求了。以上给楼主作立论参考。 这是最详细的一个关于胡德爆炸小考的网站研究:http://www.warship.org/no21987.htm
英文的,哪位有兴趣还可以看看 个人觉得海军上将也没那么漂亮......尽管有些角度看上去很不错....但是考虑到动力部分的关系.总体还是偏长了...
回复 Type94 的帖子
最近有外星友人暴料说胡德是受伤自沉的!:lol 回复 超甲巡 的帖子
他应该是俾斯麦吧。 回复 LANCE→↗昆 的帖子
非也! 回复 脱壳穿甲弹 的帖子
符合黄金分割 回复 LANCE→↗昆 的帖子
首相自沉说由来以久,胡德自沉说却是不久才知道的外星友人新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