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南美共和国经济总量和工业实力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12-12 19:40 编辑活动目前规定
允许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国内生产总值数值最多超过本阶段史实该国最高水平的10%(架空国家以领土范围内的史实水平之和计算)。对于20-30年代技术水平能够开发的矿产而史实未开发的矿产(如中东的石油),允许在外国资本介入的情况下有所提高,但最高不得高于史实1960年的50%,且从开始开采5年后方可达到最高值。20-40年代技术水平不能开采的矿产(如大庆油田)不能开采。如果某国家因为开采资源而造成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本阶段史实该国最高水平,则以开采资源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准。以上限制针对1929年及其之前,如果有超过限制的国家,请对超过限制的部分进行修改。
现陈述如下:
巴西1920年已经形成了轻工业体系。南美共和国作为巴西、委内瑞拉、巴拉圭、乌拉圭的合众国家,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吸引外资和发展对外合作,推进工业化,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技术和产业能力。
1、从1919年开始,得到瑞士5亿美元低息贷款(年息2.5),全部用来发展各级教育。此项投资必然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2、从1919年开始就得到希尔达维亚、法国、意大利、美国在军事工业方面的援助,并合作兴办钢铁、火炮、航空、造舰军工企业。并获得8000吨级巡洋舰、1800吨级驱逐舰、潜艇、火炮、军用飞机生产技术和生产线。3、从1925年开始,从每年从法国、意大利等国获得五亿美元以上的资本输出,投资于铁路、公路、电厂等基础设施和炼油厂、汽车、机车、钢铁、炼铝等工业,根据经济学理论,这些资本将通过乘数效应,将以倍数提高经济总量,并提升经济结构。
因此,南美共和国要求,经过20年的发展,1938年的总量能够到达史实的145%,工业规模达到史实的250-300%,重工业为300%以上。主要因为历史上巴西是农业比重大大超过工业,轻工业比重又大大超过重工业。
每年产原油3800万吨(主要是委内瑞拉,历史上年产3000万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扩大)煤炭年产量250万吨(主要是巴西,历史上年产110万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扩大,产量和历史上罗马尼亚相当) 橡胶25000吨(历史上18500吨,引入华工后,生产效率有了提高)
炼油能力每年2000-3000万吨(美国和法国投资);年产钢能力90万吨(历史上14.1万吨,1919年开始就从希尔达维亚、美国、法国等引入钢铁厂,钢产量低于历史上的印度);年发电能力58亿度(历史上16亿度,由法国投资兴建电厂电站。发电量和历史上比利时相当);初练铝生产能力1.8万吨(由法国投资兴建炼铝厂)。汽车年生产能力12000辆(由美国和法国投资)。。
希望组委会和列强接受。
请跟贴说明。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12-12 20:16 编辑
这个投票是让八大列强投票表决的。
也欢迎其他朋友表态
酱油路过,双手赞成 表示反对,因为瑞士银行贷款的钱开路不明,瑞士没有理由这么低的利息放出贷款。就是直接印也还要工本费吧 回复 我本非凡 的帖子
瑞士银行分20年贷出这笔资金,并不是一次性贷出。至于贷款利息为何如此之低,据ottovon9说,主要是因为瑞士银行要将资金转移到安全的南美,以免受可能的欧洲战争的波及。 fridarx 发表于 2011-12-12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我本非凡 的帖子
瑞士银行分20年贷出这笔资金,并不是一次性贷出。至于贷款利息为何如此之低,据otto ...
顺便再帮忙写个投票135%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
我觉得瑞士的架空不具备合法性,除了放出巨额贷款什么也没做,等于某个人一时兴起来玩了一圈就使架空世界凭空多出一笔巨额资金。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12-12 23:38 编辑
回复 我本非凡 的帖子
这个贷款是上一阶段ottovon9提出的,由瑞士同意。我不能擅自改变以前的架空。
但是贷款即使减少到一两个亿,也并不大影响南美共和国发展的效果。
我本非凡 发表于 2011-12-12 2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
我觉得瑞士的架空不具备合法性,除了放出巨额贷款什么也没做,等于某个人一时兴起来 ...
{:63:}各种变相的金融产品可以产生接近天文数字的资金流,例如战争债、德国军票啥的。。。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12-13 14:14 编辑
瑞士银行最扯淡的是智利那笔16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无息是什么概念?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增长,货币是自然贬值的,无息贷款十几年,那和白送也差不多了。
巴西这个所谓的年息2.5%,也很可能抵消不了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货币自然贬值,瑞士银行也没有什么利益可言。
所以,这几十亿美元只能是瑞士自己来出,要从瑞士的财政收入中扣除。否则,难道这几十亿由法、德、意、奥、英、美买单? 巴掌 发表于 2011-12-13 14: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瑞士银行最扯淡的是智利那笔16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无息是什么概念?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增长,货币是自然贬值 ...
而且任何贷款都是需要抵押物的~比如当年清朝为了偿还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而向法俄英德四国借款,贷款的抵押保证就是关税。
标题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如果这样合法的话,大家都可以去架空其他小国,然后把所有资金全移过来,双方同意,皆大欢喜?
我记得当时我就质疑了,不过被无视了
这个已经比我眼皮底下的某国合理多了,至少有几个列强投资,并进行军事合作,技术转让 炼油能力每年2000——3000万吨????????????????????
多大产量?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12-13 2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炼油能力每年2000——3000万吨????????????????????
多大产量? ...
胡子,把你的工业规划和经济总量晒晒。
看看有多合理的布局.{:44:}{:63:}
我等着观摩120个师的工业布局呢. 本帖最后由 锚雷 于 2011-12-13 22:41 编辑
{:63:}谁觉得比别人架空的好,可以互换一下,看看有没有本事不让人挑出毛病?{:63:}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12-14 09:32 编辑
巴掌 发表于 2011-12-13 14:12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瑞士银行最扯淡的是智利那笔16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无息是什么概念?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增长,货币是自然贬值 ...
在活动中南美共和国(巴西)和南太平洋联盟(智利)不管贷多少钱,都是按照历史上1939年美元来算。所谓“从1919年分20年发放的5亿美元贷款”,是指按1939年美元计算的5亿美元。还款也是以此为基础来计算年利2.5%。而且还规定了在爆发大规模战争情况下,1939年12月31日之前还清贷款。(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换算以及查找贬值情况的麻烦)
因此完全不存在贬值问题。2.5%就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每年净利润。瑞士政府也不会因此而蒙受损失,更谈不上其他国家分担损失。
此外,贷款解释权归于瑞士银行。
在1919年战后欧洲动荡的年代中(德国连政府都没有,由兴登堡的军队代管;奥地利正在内战;英国法国因大战后遗症而经济凋敝;苏联建立了红党政权;“在法西斯党暴力面前,软弱的意大利政府,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瑞士银行将资金投入相对安全稳定、同时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南美,并不是不可理解的。 fridarx 发表于 2011-12-14 0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活动中南美共和国(巴西)和南太平洋联盟(智利)不管贷多少钱,都是按照历史上1939年美元来算。所谓“ ...
{:63:}对有丰富资源,投资回报又稳定,社会相对安定,政府又开明,自然会吸引大量外资~ 兄弟你这纯属扯淡,随便列几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就要求工业规模增长300%?今天的巴西实现你的目标了吗?先不说你这个计划的合理性,你要考虑到要是你这么干了,其他国家呢?统统来个百分之百、两百、三百、四百?随便来个小国穷国弱国随便口胡几句就有近似列强的实力?那还玩不玩了? fridarx 发表于 2011-12-14 0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活动中南美共和国(巴西)和南太平洋联盟(智利)不管贷多少钱,都是按照历史上1939年美元来算。所谓“ ...
在1919年战后欧洲动荡的年代中(德国连政府都没有,由兴登堡的军队代管;奥地利正在内战;英国法国因大战后遗症而经济凋敝;苏联建立了红党政权;“在法西斯党暴力面前,软弱的意大利政府,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瑞士银行将资金投入相对安全稳定、同时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南美,并不是不可理解的。
这是你的原话。你要知道,贷款给全无重工业发展经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对瑞士金融家是多么大的挑战么?风险远远高于贷款给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即使它们暂时民生凋敝,其恢复到接近原有工业规模的难度和风险远远小于在热带雨林里白手起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