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沙恩霍斯特级I型次条约战列巡洋舰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4-7-24 18:24 编辑最终定案为 新沙恩霍斯特级II型条约战列巡洋舰 回复 巴掌 的帖子
还是觉得船侧的6寸级别的副炮没有必要弄那么多,个人感觉6门380主炮,9门5.9寸副炮足够了(三座三联装,前2后1全部在中轴布局)将船侧部署更多的高射炮~每侧仅3座高射炮,个人感觉少了点,如果撤销了侧面的5.9寸副炮的话,至少可以保证每侧5座高射炮。这样的话,效能更好一些。 大口径高炮的作用之只是对付大编队机群,对于单机或小编队作战的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作用不大。战舰自卫主要依赖小口径机炮,大口径高炮反而被常用来对付鱼雷艇和驱逐舰。而对于敌驱逐舰和巡洋舰,150mmL/60炮的威力比105mm高炮大很多,而且射速相当高,达到10-12发/分,直逼其它国家的127mm高炮。
英国只要有多艘舰艇,一般都会分开从两面一起夹攻德舰,所以通常德舰两舷的副炮都可以发挥作用,德舰设置大厚度的炮塔背面装甲也是这个原因。这种时候,18门150mmL/60炮就会相当给力了,我认为最多可以同时对付3个目标(6门对付一个)。 150mm炮不仅可以对付敌轻型舰艇,在主力舰炮战中也能参与射击。
150mmL/60是德国 1925年研制的轻巡洋舰主炮,拥有960mps的高初速,27800米的火炮最大射程和25700米的炮塔最大仰角射程。其弹道性也较好,在15-20 千米的炮弹下落角是23.5-42度,可以参与主力舰之间一般交战距离的炮战,这与127mm高平两用炮有质的不同。其射速更是高达10-12发/分(初期为6-8发/分,但到纽伦堡号轻巡时改进为10-12发/分,本舰就选用这个),在二战同口径舰炮中位列第一。
12门150mm(18门150mm炮中有12门可向同舷射击)高射速炮扫掉对方雷达、测距仪等设备,甚至引起火灾(例如欧根射击胡德)机会不小,相当于与之对战的敌舰要承受一艘主力舰+一艘巡洋舰的炮火。 由于二战德式火控系统的主副炮共用指挥仪,150mm炮群要同时对付3个目标,其中2个必须与主炮目标重叠或主炮不参战,内部也要多加一套副炮计算设备。 俾斯麦主副炮共有8个指挥仪 - -!我觉得你的战列舰,已经不是单纯的单舰作战的问题了,因为你有装甲驱逐舰,甚至有航母护航。所以沙恩的意义已经不能按照单舰战斗力来计算了~在舷侧布置这种大口径副炮,严重影响船体结构和船体防护安全。在航母编队中,新沙恩可以担任直卫舰,利用其配置的大量高射炮来担任防空中坚的任务,同时利用船上的380MM重炮来威慑敌人。 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0-11-14 0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俾斯麦主副炮共有8个指挥仪
四个球形的是105高炮指挥仪,没有雷达,光学测距仪基线只有4米,对动辄2万米的主炮目标恐力有未绐。 mathewwu 发表于 2010-11-14 1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个球形的是105高炮指挥仪,没有雷达,光学测距仪基线只有4米,对动辄2万米的主炮目标恐力有未绐。 ...
尾部司令塔内有2个director,舰桥司令塔内有3个director,桅顶有3个director 测距仪和方位盘是分开的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14 13:11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14 0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我觉得你的战列舰,已经不是单纯的单舰作战的问题了,因为你有装甲驱逐舰,甚至有航母护航。所以沙恩的 ...
由于德国航母编队的基本构成只是 装甲驱逐舰+多用途战列舰+装甲航母,没有轻重巡洋舰,所以较之美日并不缺乏大口径高炮,反而恰恰缺乏巡洋舰级火力。所以我才在新沙恩和新齐柏林上大量按照150mmL/60火炮对鱼雷攻击舰只自卫。
大口径副炮的供弹结构和大口径高炮是一样的,所以并不会影响舰只的安全性,这个问题已经多次说明,不再累述。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011/02/095241und4zu1uzjccnenj.jpg
还不如做成这样 xsuny 发表于 2010-11-14 1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不如做成这样
这种动力舱长度,能跑25节就不错了。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0-11-14 14:32 编辑
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0-11-14 10:26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尾部司令塔内有2个director,舰桥司令塔内有3个director,桅顶有3个director
同意你说的德式系统测距仪和方位盘是分开的,但也只有尾部司令塔顶,舰桥司令塔顶,与桅顶这三处的测距仪基线长度适合对2万米水面目标作战,雷达也装在这三座测距仪的旋回基座上,要有效远距攻击巡洋舰以上目标,主副炮不管怎么分配,最多也就同时对付三个。
P.S. 这里谈的是楼主的架空舰设计图与楼主提出的战术。
mathewwu 发表于 2010-11-14 14: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意你说的德式系统测距仪和方位盘是分开的,但也只有尾部司令塔顶,舰桥司令塔顶,与桅顶这三处的测距仪 ...
你是不是要说施放鱼雷的敌驱逐舰和巡洋舰也是在2万米以上距离? 巴掌 发表于 2010-11-14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不是要说施放鱼雷的敌驱逐舰和巡洋舰也是在2万米以上距离?
4楼:
“12门150mm(18门150mm炮中有12门可向同舷射击)高射速炮扫掉对方雷达、测距仪等设备,甚至引起火灾(例如欧根射击胡德)机会不小,相当于与之对战的敌舰要承受一艘主力舰+一艘巡洋舰的炮火。 “
只有敌主力舰会在15-25千米距离交战,其它舰只一般会在15-10千米以内,这时副炮自带的4-5米基线测距仪已经可以发挥作用了。
而且本舰有三部10.5基线测距仪,即便是远距离目标也可以同时对付3个。这种情况下当然会选择分出至少一部测距仪来服务主炮,其它两部服务于副炮。 mathewwu 发表于 2010-11-14 1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楼:
“12门150mm(18门150mm炮中有12门可向同舷射击)高射速炮扫掉对方雷达、测距仪等设备,甚至引起 ...
这是说对同一个目标射击,主副炮用一部10.5米测距仪就够了。 我发现我5楼的“由于二战德式火控系统的主副炮共用指挥仪“可能引起争议,现在修正为“由于二战德式火控系统的主副炮共用主测距仪与雷达“。
毕竟不是所有二战舰艇的指挥仪都是由方位盘+测距仪+雷达一体旋回的。 巴掌 发表于 2010-11-14 15: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说对同一个目标射击,主副炮用一部10.5米测距仪就够了。
同意。
顺便问一句,顶楼那主炮塔测距仪几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