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1-22 01:07
所有德国舰艇共计1733300吨到1970100吨,及173万吨到197万吨之间。具体舰种吨位如下:
主力舰13艘,565000吨
装甲舰和重巡洋舰20艘,437000吨
航母7艘,151500吨
轻巡洋舰47-72艘,341800吨到578600吨
驱逐舰68艘
鱼雷艇102艘,合计238000吨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1-22 01:12
回复 巴掌 的帖子
我的主力舰13艘,总吨位也只有565000吨,不比你的53.82万吨多!
100万吨是加上20艘装甲舰和重巡洋舰的吨位,而且5艘希佩尔级CA和3艘德意志级装甲舰是Z计划以外的,不包括他们的话仅有25艘,891000吨,但是建造难度和使用弹型要强于你的2艘超级BB和6艘BB的舰队!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2 01:40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1-22 0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巴掌 的帖子
我的主力舰13艘,总吨位也只有565000吨,不比你的53.82万吨多!
你的计划中多出了:装甲舰和重巡洋舰共20艘437000吨
我一艘也没有。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2 01:47
破袭和舰队决战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任务,所以把袭击舰和战斗舰彻底分开的做法,是彻底的浪费。
虽然相同吨位的多用途舰打不过纯战斗舰,但相同总吨位的破袭舰+战斗舰不是多用途舰的对手。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0-11-23 15:28
英法害怕与高度集权专制的纳粹开战,所以才不得不坚持绥靖,以德国的执行力和技术,排除戈林的阻力,从1935或1936年开始大搞航母战斗群,未必不能克制皇家海军,当然估计这个扩军的过程至少需要8年。
小胡子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啊。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5:27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4 15:30 编辑
Z计划修正方案:
17.1万吨的大德意志级重型战列舰1艘
3.27万吨的沙恩霍斯特级多用途轻型战列舰4艘
3.27万吨的齐柏林级装甲航母8艘
0.41万吨的远洋装甲驱逐舰64艘
该修正方案万吨级以上船只只有56.34万吨,仅为原Z计划的一半,战斗力却提高了很多。面对这个阵容,总吨位为其两倍之内的传统海军(传统的驱逐舰—巡洋舰—主力舰—航母编制)完全不是对手。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4 15:46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5: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Z计划修正方案:
17.1万吨的大德意志级重型战列舰1艘
巴掌~刚发现个问题,你的沙恩战列舰装备的是三联装14.96寸炮。为啥主力的大德意志级上装的是双联的呢~ 除了大德意志级,也没看你别的战舰上装双联装的14.96寸炮啊~为啥不给大德意志级装上四座三练装14.96寸炮,这样同为12门14.96寸炮,但是每侧舷的齐射量却多了一门~首尾方向的指向性火力也更强~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5:57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4 16:03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4 15: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巴掌~刚发现个问题,你的沙恩战列舰装备的是三联装14.96寸炮。为啥主力的大德意志级上装的是双联的呢~ 除 ...
中轴线上安装三联380,会使主炮射界从首位方向25度降低到30度,从而使大德意志级在敌人航向上发挥全火力的航速从29节降低到27.7节。
而在舯部两舷安装三联380,即便一舷只安装一座,较之双联两座也会加大上层建筑的退距,使其拥挤。
在重量上,6座双联和4座三联差不多,火力也差不多,所以选择了6座双联。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4 16:00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5: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轴线上安装三联380,会使主炮射界从首位方向25度降低到30度,从而使大德意志级在敌人航向上发挥全火力 ...
太高深莫测了~偶什么都没听懂~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6:07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4 16:13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4 16: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高深莫测了~偶什么都没听懂~
这样就明白了吧?
如果副炮塔变成三联,主炮就回旋不到这种程度了。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6:27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4 16:29 编辑
主炮射界足够大的好处在于,在全火力射击比自己慢的船时,相对航速(在对方航向上的速度)仍然不低于对方。
例如1条大德意志级和6条大和作战,如果是开到20千米距离对射,对大德意志不利。但是大德意志有航速优势,同时又有射界优势,就可以与对方航向相交25-30度大致同向航行,在对方有效射程外用全部6门主炮射击。这时大德意志在对方航向上的相对速度还有27.7-29节,依然比对方的27节最大速度快,对方就永远也无法追赶上大德意志。如果对方逃跑,也一样永远也无法脱离,直到大德意志的弹药库打光。这就是高速+大射界带来的绝对优势,这比多几门副炮有用多了。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4 16:56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6: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主炮射界足够大的好处在于,在全火力射击比自己慢的船时,相对航速(在对方航向上的速度)仍然不低于对方。 ...
那遇到航速比自己快的船了呢~个人认为,德国不可能与日本海军战列舰交手~而很可能会和美国5-6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吧~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7:12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4 17:14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4 16: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遇到航速比自己快的船了呢~个人认为,德国不可能与日本海军战列舰交手~而很可能会和美国5-6艘衣阿华级 ...
遇到航速比自己快的船,好处也一样存在,那就是在自己发挥全火力追击或逃脱时,对方逃脱或追上自己所需的时间变长。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0-11-24 17:29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就明白了吧?
如果副炮塔变成三联,主炮就回旋不到这种程度了。
根本就没用。
难不成还真让主炮旋转到这个角度开火?完全没可能。
炮塔都有回旋角限制器,就是一个卡槽,将炮塔的回旋角度限制在安全开火的范围内。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7:31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0-11-24 17: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本就没用。
难不成还真让主炮旋转到这个角度开火?完全没可能。
回旋角限制器就是根据这个角度制作的。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0-11-24 18:17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0-11-24 18:40 编辑
虽然图纸上可以转到这个角度,但实际上任何主炮都不能在如此逼近自己上层建筑的角度开火,即便上层建筑有装甲也同样不能解决问题,仔细看书就会发现每级船都有这个限制。
38cm炮的炮口冲击不是轻易可以抵挡的,图纸上进出港引水用的飞桥会被暴风扭曲的,还有指挥塔上的雷达天线,会在第一次这个角度发炮时被knock out。
当然,巴掌遵循的不是经典物理,会无视这些限制。
P.S. 这几年巴掌CAD自学的还不错,其他的毫无进步。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8:59
吠得很及时嘛。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0-11-24 19:24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吠得很及时嘛。
你要是把这两幅图取相同的视角范围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俾斯麦的舰桥布置是可以允许炮塔在那个角度开火的,而你那个舰桥的形状的一看就觉得危险。
有趣的是,俾斯麦的两座双联380mm的回旋角度都“远”不如你这个三联800mm的回旋角度大。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4 19:33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0-11-24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要是把这两幅图取相同的视角范围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俾斯麦的舰桥布置是可以允许炮塔在那个角度开火的, ...
旋转以后是这个样子。
“俾斯麦的两座双联380mm的回旋角度都“远”不如你这个三联800mm的回旋角度大”正是我的设计意图。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0-11-25 09:32
看上去很美,可惜这个角度是不能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