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啦~是在找人企图算一算的说,不过问题有大大复杂化的趋势。果然数学没学好真是最大的失误。
不过简单 ...
我回答不出来,就此打住吧! ailimer 发表于 2012-6-30 2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公式用错了,不过似乎炮弹不能按质点算...还要算一下炮弹随着移动的向量改变? ...
炮弹可以按照质点处理,不然的话将很难解出轨迹 owaii 发表于 2012-7-1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炮弹可以按照质点处理,不然的话将很难解出轨迹
叹气....总之咱也放弃了【数学不好
yxwd5 发表于 2012-3-7 1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NW上主教没装延迟时26.5KM散步525米。装了后才300米
原来看前线小胡子讲海岸炮的文章说捷克有一种240毫米炮50公里距离上误差才50米。为毛差这么多啊? 将君 发表于 2013-3-12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看前线小胡子讲海岸炮的文章说捷克有一种240毫米炮50公里距离上误差才50米。为毛差这么多啊? ...
一个在海上一个在陆地,海上的船体是晃动的,陆地可是不动的。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3-12 14:46 编辑
将君 发表于 2013-3-12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看前线小胡子讲海岸炮的文章说捷克有一种240毫米炮50公里距离上误差才50米。为毛差这么多啊? ...
单炮的“密集度”,与齐射的“散布界”是两个概念。
“密集度”是指单一门火炮发射的弹丸落点彼此密集(或散布)的程度,是火炮/弹丸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散布界”是多门火炮向同一个目标瞄准射击时弹丸落点彼此散布程度。
通常来说“散布界”要大于“密集度”,因为前者除了受后者影响之外,还受到彼此炮口风相互干扰、各门火炮之间加工误差、各门火炮操控机构运动精度等的影响。
另,射程至少50公里的240炮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型号?二战前不太可能有这样的火炮吧?
即使有,50公里上散布界怕也难达到50米。
地面密集度分为纵向密集度和横向密集度。纵向密集度一般用距离标准偏差(或然误差)与最大射程的比值的百分数(或多少分之一)表示。横向密集度一般用方向标准偏差(或然误差)与最大射程的比值的密位数表示。
目前大口径地面压制火炮发射非精确制导弹药的纵向密集度可以达到3‰左右,横向密集度可以达到1密位左右。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3-12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单炮的“密集度”,与齐射的“散布界”是两个概念。
“密集度”是指单一门火炮发射的弹丸落点彼此密集( ...
这个3‰纵向误差是指单边吧?155榴射击10000米,落点在射心前后各30米以内我可以理解,若是总共30米也就是说统统可以落在一个篮球场以内,那就有点悬乎了。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3-12 16:47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13-3-12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3‰纵向误差是指单边吧?155榴射击10000米,落点在射心前后各30米以内我可以理解,若是总共30米也就 ...
您说的对,这个“密集度”指的是50%落弹分布范围,按照钟形概率分布规律的话,100%落弹分布范围是这个的2倍。
而且10公里上确实达不到总共30米的散布范围。
我上述文字是网上搜得的,再结合其它数据看,这应该是最大射程或者有效射程上的规律。而在更近一些距离上,散布范围与射程的比例比远距离时大些。
如德国的380毫米SK C/34,其数据据说是从官方图表上推算的,如下:
射程米:分布范围米
10,000 93
11,000 94
12,000 95
13,000 97
14,000 99
15,000 100
16,000 101
17,000 102
18,000 104
19,000 107
20,000 110
21,000 112
22,000 114
23,000 116
24,000 118
25,000 120
26,000 123
27,000 128
28,000 131
29,000 137
30,000 140
31,000 145
32,000 150
33,000 157
34,000 163
35,000 170
35,550 173
再对比《胡德之死》文中该炮的“密集度”数据,上述这一套数据应该是100%落弹范围尺寸。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3-12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对,这个“密集度”指的是50%落弹分布范围,按照钟形概率分布规律的话,100%落弹分布范围是这个的2 ...
如果下面这张俾斯麦射击胡德最后3轮落弹的考证图靠普的话,楼上这份德国的380毫米SK C/34的100%落弹分布范围应该是单门炮的数据,4门炮齐射(俾斯麦级偏好使用semi-slavo,即一个全齐射由A+B炮塔和C+D炮塔短暂间隔发射的两个半齐射所构成)的分布范围要比单门炮翻一倍以上是常态。从图上可看出,每轮相邻4弹的距离散布大致与胡德等长,也就是不少于250米,8弹更接近500米。照理说散布范围不小,可是请注意前2轮的平均弹着中心点都落在胡德上,最后一轮要是胡德不爆继续前进,弹着中心点还是会落在胡德上,这说明了火控的精准比火炮的小范围散布更重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