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时代的海战——上风下风篇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上下风。上风,在海战中就是船处于风的上游,当然下风就是船出于风的下游。这是相对来讲的。两条船只要不是垂直于风向航行,就能分出上游下游,当然也就能分出上风下风。接下来就要讲问题的关键了,就是上风下风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大家都知道,航海里的船,大多数火炮都是安置在侧面的。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船只在海战的时候,会尽量把正侧面对准对方船只,久而久之形成了默契,在主力舰对决的时候两军会排成两只平行纵列接敌,这样每条船都有轰击的目标。这种万炮齐发的场面是风帆时代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说了半天大家注意到了,这跟上风下风有什么关系啊!
额…实际上是有关系的。因为大家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在这种海上对决中,双方的指挥官对于接敌位置的选择是不是盲目的?
肯定不是!那么,为什么不是?
那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作战目标决定了他们对于位置的选择!
我们可以稍微联想一下,当一条船处于上风时,它对着敌船的那一侧是怎样的状态?
对!就是朝对方倾斜!
这是因为大航海时代的船只,大多数是靠风力前进的。所以,风会吹着船的风帆往下风方向去。这样,处于上风的船,在对着敌人的那一面的吃水线就会升高。
这对于大多数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战舰来说,这就意味着要关闭最下层甲板的炮门,以避免海水漫入船内。
这也造成了火力的损失。(这两个问题都十分严重)
下面开始讲下风。
如上面所讲的。下风拥有很多好处是肯定的。出于下风的船只,火力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它只要调转船头,朝远离敌人的方向行驶,就可以使风帆得到最大的动力,以最快速度脱离战斗。
说到这里该有人嘀咕了:那难道说双方都会抢占下风么?
大错特错!
事实上,只有期望尽快脱离战斗的舰队,和负责拖住对方的舰队才会选择下风。
因为我刚才留住了上风的优势,留在了这里讲:
第一,在海战中,拥有优势或自信的一方会首先抢占上风。因为在出于上风时,对着敌船的那一边的火炮会炮口略微朝下,这是因为船体倾斜的原因。那么,再加上炮门尺寸的限制,火炮无法再平行于水面射击了,它只能朝略微向下的方向进行射击。
而这样射出的炮弹,能结实的打在对方船体的吃水线附近。
木质帆船修理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当时战舰上都配备有众多木匠,随时都可以修补战损。而修补难度最大的,就是水线附近的损伤。
所以,位于上风的船只,击沉对方的概率要远大于它的对手。
而下风的船只,不得不略微朝上射击,这种射击难以击沉敌舰,它主要能起到击破对方风帆,击断对方桅杆,杀伤对方甲板上的人员。总之就是减缓对方的速度和攻击力。
再者,位于上风的船只,在炮击之后,所受烟雾的影响更小,更利于瞄准和装填。不像下风那样,既受己方炮击产生的烟雾影响,又受对方产生的烟雾影响。
在历史上,法国大多会占领下风。
作为陆军强国的法国,其海军大多扮演掩护陆军登陆,护航商船等二流角色,绝少进行痛快的决战。因此,任务决定了他们不能恋战。
而英国,有着永远占有上风的光荣传统。
奉行双强政策的英国,其海军实力雄霸世界两个世纪。对于他们来说,海战就是要消灭敌人。所以他们的庞大舰队,多数情况下都会努力将敌舰击沉。
法国海军战术是有个演进过程的。17世纪与18世纪前期一度非常强调上风优势的。即便18世纪中后期出现了所谓的下风战术,奥维利尔与德格拉斯在乌桑特海战与圣徒岛海战中都还是一如既往的抢上风。
有些大而化之的论说多是不全面的,传入国内就更加发酵。 格鲁门之猫 发表于 2012-5-1 2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我刚才留住了上风的优势,留在了这里讲:
第一,在海战中,拥有优势或自信的一方会首先抢占上风。 ...
在详细的说一下上风、下风、顺风、逆风: 拿直布罗陀海域的风向来说,那里长年刮北风,就是说风从北向南刮。 首先说明,上风,下风,顺风,逆风。与海浪的方向都没有关系。因为对于同一海域航行的船只来说,海浪的方向都是一样的。等于对所有船都有同一方向的向量。 继续上面的条件(刮北风)说:顺风=船向南航行。逆风=船向北航行。 上风和下风则不同,这个是有相对性的,等于说是两条船航行,才能分出上风下风。 还拿刚才刮北风的情况说:前提=两条船航向平行&船的航向不是正南北向的。 那么,这样就绝对能分出两船哪条更靠南边,哪条更靠北边是了吧!那么,靠北边的船就是处于上风位置,靠南边的船就处于下风位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