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 发表于 2012-8-15 22:52

zhoufengt 发表于 2012-8-7 22: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看法,二战里所有的伪军都是渣。
二战初期的苏俄政权还是比较稳固的,不是一战刚结束时可比的。经历 ...

安德尔斯将军曾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大批的人被俘时。说:许多军人把这场战争看作是俄国改变制度的机会,
我看到您的这句话基层百姓还是拥护苏维埃政权的,我笑了,下面的就是来反驳阁下的。
他们希望德军胜利,所以便大批地投降……许多苏维埃的高级官员也跑到敌人这边来了。并表示要对苏维埃作战。”(这是初期俘虏远大于后期俘虏的主要原因。)
德军被当作解放者而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乌克兰人把希特勒当作是“欧洲的救世主”作者注:《戈培尔日记》,第135页。而白俄罗斯人急于要与德军一起作战。古德里安告诉我们说:“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送给我们吃。并且拦着我们的车子,一定要我们吃完了,才准我们走。”克恩写道:在罗斯托夫“全城的人民都等待在街道两旁,欢迎我们的到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突然的转变。布尔什维主义已经不存在了,敌人也已经走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遇到的都是人民的挥手和笑脸……苏维埃帝国正处在崩溃之中。”

Henschel 发表于 2012-8-15 22:58

苏联一向是压制农民的,所以农民多的地区(比如乌克兰)就怨念很大。后期德国压乌克兰人也很惨,最后还是投靠了苏联。就是这样。
人民总是向往能给与人民够多利益的政府,就如铁托和齐奥塞斯库一样是独裁者但是铁托的评价却极高一样。

zhoufengt 发表于 2012-8-15 23:16

171758170 发表于 2012-8-15 2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安德尔斯将军曾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大批的人被俘时。说:许多军人把这场战争看作是俄国改变制度的机会,
我 ...

俄国人和苏联加盟共和国人的战斗意志完全不同。
德国进攻苏联前期战事顺利一方面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另一方面前期战斗主要发生在苏联加盟共和国境内,而非俄国固有土地。当地人受俄国欺压已久,渴望独立,自然期望德国击败苏联,对德军欢迎甚至为德军提供便利。加上大规模的肃反带来负效果,边境的苏军一溃千里不足为奇。
但到了俄国固有土地上德军就要面对俄国的拼死反抗。斯大林格勒就是最好的例子。
1920-1940期间,苏联执行多个5年计划,经济高速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高速发展的经济甚至吸引西方国家的资本忽视意识形态差异前来投资。而俄国普通百姓也在迅速恢复的经济面前找回了沙俄全盛时的民族自豪感,支持苏维埃政府也理所当然。被专政和肃反的毕竟是少部分。(共和国初建时指定5年计划也是吸取苏联的成功经验)
永远不要轻视共产主义理论对贫穷人强大洗脑能力。

Henschel 发表于 2012-8-15 23:43

士气和名望永远是扯不清楚的账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8-16 07:27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8-15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苏联一向是压制农民的,所以农民多的地区(比如乌克兰)就怨念很大。后期德国压乌克兰人也很惨,最后还是投 ...

德国不屑于利用乌克兰人结果就是活该

saibaby 发表于 2012-9-7 01:51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5 2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xiter不会认为是屯兵而已,且大雷雨计划是与英法两国一起行动的。只不过双方不充分相信而已。 ...

那时法国已近投降了吧

巴掌 发表于 2012-9-8 10:43

巴巴罗萨计划的重点不在苏联,在德国国内。把那些庞大的、松散的、漫不经心的生产机构动员起来,才是实现计划的关键。弄它个两万架战机,两万辆坦克去巴巴罗萨,一线平推过去,什么各种格勒一起拿下来不就好了,白费那么多脑子干什么?

mohicans 发表于 2012-9-9 14:57

巴掌 发表于 2012-9-8 1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巴巴罗萨计划的重点不在苏联,在德国国内。把那些庞大的、松散的、漫不经心的生产机构动员起来,才是实现计 ...

問題是隨著時間過去,蘇聯的軍事實力也同樣倍升,
到時只會更難對付

司马 发表于 2012-9-9 15:48

mohicans 发表于 2012-9-9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問題是隨著時間過去,蘇聯的軍事實力也同樣倍升,
到時只會更難對付

去看我的这个转贴。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8&highlight=

司马 发表于 2012-9-9 16:01

mohicans 发表于 2012-9-9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問題是隨著時間過去,蘇聯的軍事實力也同樣倍升,
到時只會更難對付

在42年时,苏联就已经到顶峰了,它怎么蹦啊跳呀,都不可能在提升了。而德国并没有到达顶峰,还有提升的机会,用古吧某位的话来说:苏德好比蜡烛,而苏联是快速燃烧,早早燃尽了,德国则是不温不火的均匀燃烧,还有继续燃烧的价值。只要德国挺得过苏联的冲击,苏联必败。

16inch 发表于 2012-9-9 16:04

171758170 发表于 2012-9-9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42年时,苏联就已经到顶峰了,它怎么蹦啊跳呀,都不可能在提升了。而德国并没有到达顶峰,还有提升的机 ...

所以某些哈苏黑德的人可以闭嘴了(专指贴吧)

mohicans 发表于 2012-9-9 18:31

171758170 发表于 2012-9-9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42年时,苏联就已经到顶峰了,它怎么蹦啊跳呀,都不可能在提升了。而德国并没有到达顶峰,还有提升的机 ...

閣下的意思是1942年蘇聯戰爭潛力的極限... 不過那是因為德國的攻擊造成
不過巴掌兄的提議是 "把那些庞大的、松散的、漫不经心的生产机构动员起来,才是实现计划的关键。弄它个两万架战机,两万辆坦克去巴巴罗萨.... "
要達成這目標, 即1941年德國肯定不能進攻... 要多用幾年時間去準備
那蘇聯同樣有多幾年時間強化軍力,
而且不要忘記英國也同樣地恢復元氣... 到時德國照樣會陷入苦戰

巴掌 发表于 2012-9-11 12:49

mohicans 发表于 2012-9-9 1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閣下的意思是1942年蘇聯戰爭潛力的極限... 不過那是因為德國的攻擊造成
不過巴掌兄的提議是 "把那些庞大 ...

2万架飞机,1万辆坦克,只不过是德国动员后半年的产量。如果德国从1939年9月就动员,1940年就会有这么多东西了。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9-11 13:32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2-9-11 13:36 编辑

zhoufengt 发表于 2012-8-15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俄国人和苏联加盟共和国人的战斗意志完全不同。
德国进攻苏联前期战事顺利一方面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

白俄的抵抗意志一点不比俄国差,一样惨败。你看直到今天,白俄人的政治立场都普遍倾向俄国。也就乌克兰这种打仗前几年闹过饥荒的地方才是悲剧,至于波罗的海三国只能说一半一半,固然算不上亲苏,亲德也不至于。

苏军早期的惨败是由于大清洗导致全军上下不会打仗,中高层几乎洗了个遍,开国的内战的战斗英雄死剩不了几个,还“被专政和肃反的毕竟是少部分”?况且即使早期在加盟共和国境内作战,死的也是俄罗斯人。而一路败退打到莫斯科打到斯大林格勒,总算是终于历练出来一批合格军官,于是尚堪一搏——如果德国早几年动员,早点投入“两万飞机三万坦克”,东线早结束了。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9-11 13:45

171758170 发表于 2012-9-9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42年时,苏联就已经到顶峰了,它怎么蹦啊跳呀,都不可能在提升了。而德国并没有到达顶峰,还有提升的机 ...

德国这个蜡烛倒是想慢慢烧来着,结果惨遭轰炸,等于后半截被砍掉了……如何不败。不光要有后劲,还要自我保护。

散华礼弥 发表于 2012-9-15 12:35

如果拿下莫斯科那么毛子就只能打游击去了吧(前提是在冬季以前,或者做好过冬准备)

SUSTC-Reggie 发表于 2012-10-8 13:22

zhoufengt 发表于 2012-8-15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俄国人和苏联加盟共和国人的战斗意志完全不同。
德国进攻苏联前期战事顺利一方面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

如果德国控制了所有加盟国和苏联对峙现实吗?

zhoufengt 发表于 2012-10-8 21:58

SUSTC-Reggie 发表于 2012-10-8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德国控制了所有加盟国和苏联对峙现实吗?

全部控制不现实,起码对中亚的加盟国德国就鞭长莫及。
控制东欧的加盟国还是可行的。如果给德国足够的时间,3-5年的话,德国未必不会像日本在东亚一样在东欧搞出多个傀儡政权。

SUSTC-Reggie 发表于 2012-10-8 23:49

zhoufengt 发表于 2012-10-8 2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部控制不现实,起码对中亚的加盟国德国就鞭长莫及。
控制东欧的加盟国还是可行的。如果给德国足够的时 ...

这就很理想了····主要就是东欧这些成员国····实际上德国二战的目标就应该是欧洲 恢复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领土 把法国和意大利变成附庸国 控制南欧 和苏俄对峙(是苏俄)然后让英国闭嘴 再挺进西亚····这就是最理想的了···

gb7k1984 发表于 2012-10-14 01:41

回79楼的朋友
小胡子 一直有与英国有条件谈话的期望 也许是一战给他的印象 敦刻尔克 明显他是放了一马的 以免英国人死太多 勾起决战到底的意志 明显他一厢情愿了
我倒是 认为 法国战役后 全力 干死 英国 避免 美国 不停的输血 在放弃占领的波兰一线 驻守主力后缩 等苏联先动手 然后 反击 这样 美国绝对不会支援苏联 只会中立 德国 以欧洲保卫者者的姿态 必胜
个人感觉 德国反犹太 太过了 以致4面皆敌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巴巴罗萨计划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