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弹头对战列舰破坏最大
以16寸炮为标准,怎么样的弹头对战列舰破坏最大?要常规弹头!
我觉得使用云爆弹直接攻击上层建筑,只要一发命中,基本就瘫痪了整艘战舰!
铝热剂的弹头我觉得也可以考虑一下!
大家觉得呢? 穿甲爆炸燃烧弹!!{:42:}{:42:} 和谐弹{:25:} 核弹头 穿甲高爆铝热蛋 温压弹。{:41:} 普通穿甲弹 16寸应该可以上核弹头了 原子炮横空出世
1953年5月25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AEC兵器试验场由陆军第867野战炮兵营进行了原子炮的第一次射击试验,试射的原子炮口径为280毫米。这种超大口径的火炮,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已经开始研制。它的重量高达85吨。由于太重、个头太大,机动不便,二战中未能投入实战应用。
二战后,美国在研制导弹运载的大型核武器的同时,也在加紧研制能在地面战斗中使用的、能用火炮发射的核炮弹。这就是战术核武器的发端。美国陆军于1950年开始研制核炮弹,1952年完成研制工作,1953年5月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32千米外的蘑菇云,昭示着一种新型的战术核武器已经横空出世。
美国第一门原子炮的口径为280毫米,规定射程在32千米以上,以水压装弹。其威力相当于广岛型原子弹(1.5万吨梯恩梯当量)的四分之一,相当4000发155毫米炮弹的威力。这种原子炮的
编号为“280毫米A型炮”,一个原子炮兵连包括:2门原子炮、4辆牵引车(每1门炮前后各一辆)和8辆运送核炮弹和人员的卡车。一个原子炮兵营有6门原子炮。280毫米原子炮身长12.2米,全重85吨,最大射程48千米,由一前一后两辆牵引车牵引,公路行驶时可达到56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射击准备时间为15分钟。
原子炮试射成功后,很快就运到冷战的最前线——西德的莱茵河地区,当时美军驻西德部队部署一个原子炮兵营,6门原子大炮,成为北约对付华约百万雄兵的最重要的利器。
与此同时,美军还在朝鲜停战协议签订之后将280毫米原子炮运抵南朝鲜,并和南朝鲜军队一道在军事分界线斗附近进行了核突击军事演习。为此事,朝鲜通讯社发表了严正声明,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280毫米原子炮一直使用到1963年。随着核炮弹从MK9改进到Mk19/W19而逐步小型化,这种280毫米的原子大炮也作为预备兵器封存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军方还于1960年制成了279毫米超口径无坐力炮型专用原子炮,取名“大卫·克罗克特”这种专用原子炮曾一度配属驻西德美军。后来,考虑到它的射程太近,容易被敌方截获,于1971年悉数运回美国,并很快被淘汰。
美国海军核炮弹
在核炮弹的研制上,美国海军也不甘落后,急起直追。早在1953年,海军就着手研制用于“衣阿华”级战列舰上16英寸(406毫米)火炮的核炮弹,1956年开始列装,并命名为MK23/W23核炮弹,其当量为1.0万~1.5万吨。它和美国陆军的核炮弹一样,为内爆式核弹头,与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的爆炸方式相同。但是,这些装备核炮弹的美军舰艇于1955-1958年间相继退役。这样,Mk23核炮弹一直未能在实战中使用,1959年间退出现役。再后来,“依阿华”级战列舰中,有的又回归现役,但是,已不再配置核炮弹,其核攻击能力由“战斧”巡航导弹来担纲。
核武器的小型化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在核炮弹的研制上仍然乐此不疲,在核炮弹的小型化上投入巨大的研制经费。开始时,专心致力于研制240毫米原子炮及相应的Mk32核炮弹,最终半途而废,转而研制8英寸(203毫米)的可发射核炮弹的榴弹炮。相对应的核炮弹为Mk33型,1954年开始研制,1956年达到实用化。 所用的火炮有:8英寸(203毫米)M11E2自行炮架、M110AνA2自行炮架,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的炮兵部队均有配置。203毫米核炮弹长940毫米,重114千克,威力有5000吨当量和1.2万吨当量两种。不用说,在核炮弹上都配有安全装置核和指令失效装置,以防止未经批准时动用,或在可使用状态下被恐怖分子窃取。
其后,核炮弹进一步小型化。1963年列装的Mk48核炮弹用155毫升M109A1/A2自行榴弹炮、M198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以及M114Al榴弹炮发射,炮弹长度为864毫米,重量仅为54千克,相当于Mk33的一半,看来这次“减肥”还是很成功。而其威力更减少到1000吨当量,这就为核炮弹的战役和战术应用打下了一个基础。这种核炮弹和榴弹炮一道,配属给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到80年代末期,美军已部署了约5000枚核炮弹,其中的绝大部分部署在西欧。
203毫米自行榴弹炮
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为可发射核炮弹及普通炮弹的自行榴弹炮。由于它没有炮塔,炮管直接装在炮架上,也有人称它为M110式203毫米自行炮架。生产厂商为鲍恩·马克罗林·约克公司。M110式、M110A1式和M110A2式自行榴弹炮分别于1963年、1977年和1980年装备美军。此外,还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过,出口型没有配装核弹头。 M110系列自行榴弹炮的总生产量约为1300~1500门。
改进型的M110A2式的战斗全重达28.35吨,乘员5人,炮班为13人。可发射榴弹、化学弹和核炮弹,弹药基数为60发榴弹和12发核炮弹。除2发装在车上外,其余的炮弹全部装在配套的供弹车上。火炮的高低射界为-2°~+65°,方向射界为30°,发射速度为每2分钟1发,短时间内可达到每分钟1发。发射榴弹时的射程为22.9千米。可以想象,一枚5000吨当量的核炮弹打过去,其威力还是非同小可的。所幸它并没有在战场上使用,成为一只“未出笼的猛虎”。
核炮弹的近代化
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核炮弹的研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进一步小型化,先后研制了203毫米的W75和155毫米的W74核炮弹,但到了1973年时便中止了这两项研制计划。另一是个发展中子弹。
美国的火炮发射的中子弹(简称中子炮弹)的弹头为W79型,1973年开始研制,1981研制成功。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的小型氢弹,确切的名称为增强辐射弹。用于203毫
米火炮的为M753型,炮弹长1092毫米,重量为975千克,弹体向上抬起便可插入引信,威力可调,最大当量还不到1000吨,但核辐射能量却成倍增长。用于155毫米火炮的为XM785型,炮弹长871毫米,重量为43千克。美军在北约前线部署了近千枚中子弹,成为对抗华约“装甲优势”的杀手铜。
核炮弹也好,中子弹也罢,毕竟是核武器的一种。尽管它威力强大,但是,慑于各种国际条约的约束和国际反战力量的呼声,至今未见各核大国在战场上动用核炮弹。再加上它的射程相对较近,为防止被敌方缴获,在使用上也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所有这些,使它成为一种虽大量装备,但未能实战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兵器。但是,核炮弹并没有销声匿迹。美军方的鹰派人物曾宣称,不排除对“邪恶国家”实施核打击。其中,最有可能率先使用的,便是小型战术核武器——核炮弹单。另外这种武器有个巨大缺点,就是射程太近,极有可能杀敌三千自伤八百。核污染不但感染敌人,而且也会感染自己人,这个才是各国都不愿意,也不敢随便使用这种武器的主要原因吧!但愿这个“蛰伏的巨兽”继续蛰伏下去,直至消亡。
嗯,弹头里面塞个城管 Sam10113 发表于 2012-5-14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弹头里面塞个城管
不要再恶搞城管,人家也是人嘛!{:63:} 本帖最后由 levin845 于 2012-5-14 16:08 编辑
EMP的磁暴弹怎么样??如果全舰电子设备全毁,应该变铁棺材了吧??重型武器都要依赖电动机的吧?就算动力部分也有很多水泵之类的电力设备。更别提发电机啥的了。武器方面挨一个EMP应该只剩下纯人力操控的小口径武器可用了吧??
不过EMP能否穿透战列舰的外壳影响内部有待商榷…… 声波干扰弹,搞得你人员失去战斗力了,我就胜利了! 一看到弹头两字我就想到了核弹头···{:24:} 燃料空气炸弹,无风条件,大量齐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