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uny 发表于 2012-5-14 10:32

MIG31 有点差

MIG25 可能在70,80年代应该还好点

空军之翼都有定案的东西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5-15 10:12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2 14: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雄猫和31本质上一样,都是截击机。只不过米军有钱,改装后,有了些对地攻击能力,但太贵,被宰了。31,老 ...

猫猫本质上是USAN的一次失败尝试,纯血统的截击机实在不适合上航母,多用途战斗机才是王道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5 10:37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5-15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猫猫本质上是USAN的一次失败尝试,纯血统的截击机实在不适合上航母,多用途战斗机才是王道 ...

猫上航母上是拦截毛子的轰炸机的,楼上你说错了。{:63:}

蒙巴顿勋爵 发表于 2012-5-15 19:38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5-15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猫猫本质上是USAN的一次失败尝试,纯血统的截击机实在不适合上航母,多用途战斗机才是王道 ...

不过看看如今的闪电2,你就一定会觉得多用途也可以很坑爹!

蒙巴顿勋爵 发表于 2012-5-15 19:38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5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猫上航母上是拦截毛子的轰炸机的,楼上你说错了。

拦截什么,逆火么?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5 20:16

蒙巴顿勋爵 发表于 2012-5-15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拦截什么,逆火么?

拦截的是毛子的轰炸机。海上饱和攻击。轰炸机携带很多的远程导弹攻击对方。是不是逆火我不是很清楚。估计是老六吧。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5-16 08:41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5 2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拦截的是毛子的轰炸机。海上饱和攻击。轰炸机携带很多的远程导弹攻击对方。是不是逆火我不是很清楚。估计 ...

猫猫那悲剧的速度追上逆火还有点勉强呢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08:55

熊猫的最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挂载远距空空导弹,AIM54,可以说是当时唯一的远程对空拦截手段

受限于当时的设计思路(导弹万能,超视距打击,不需视距内缠斗),F14和当时的MIG 3125一样,主要任务都是空中武器平台,近身格斗能力都比较垃圾。
而现在的多用途战机的出现也是由于远程导弹体积缩小,使得战机可以兼顾远程拦截和近距离格斗,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09:07

本帖最后由 levin845 于 2012-5-16 10:09 编辑

克劳塞维茨 发表于 2012-5-12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14的后掠翼是由电脑自动根据其飞行状态调整的,即使面对现在满世界飞的3.5代飞机也不在格斗性能上差距太大 ...

F14受限于沉重的机身,其近身格斗能力与SU27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更不提SU27带有大离轴发射的R73加上头盔瞄准具,再配合SU27的失速机动能力,综合下来SU27近战能力十分恐怖。

实战中SU 27 面对F15远距离F15赢面稍大(美帝的航电确实NB),近距离SU27赢面大。F15得益于轻机身和大推重比,但是AIM9杯具的射角会让F15错失很多攻击机会。

su27对F14的话,纯单挑,只要初期能够规避掉AIM54,近身之后两个回合结束战斗基本无压力。


而31的设计目的是高空高速远距离截击机,加上苏联的特殊环境,31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空中机动导弹发射器”,高速度、大雷达功率、可以说完全不考虑近距格斗的生存性。实战中就是靠数量压倒性的平推(背景是冷战时设想的大规模空中军团作战)。当时苏联空军将近距格斗的任务实际上完全交给了其他的中短程截击机。

F14因为要上舰,必须兼顾速度、载重、与近距格斗性。所以被逼无奈搞了个又贵又不容易维护的可变后掠翼,确实达到了远近皆能的目的,但成本高昂,维护不易。再加上F18这类多用途战斗机的出现,老猫只好无奈退伍啦。

另外说个题外话,老毛子的MIG29/su27系列是能够进行后视攻击的。(非常规意义的后射导弹,而是通过短时过失速机动将机头指向后半球再配合大离轴角主动寻的导弹进行),而美帝的AIM9X虽然理论上有90度的越肩发射能力,但缺乏相应的战机配合,对于身后6点位置还是力不从心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wODMyNDI0.html
这个视频中,50秒--1分钟的时候,SU27做了一个完美的360度过失速机动(中间一段时间实际上27是在尾前头后的倒飞)。而对比之后的F22,不难发现,F22实际上做的是一个超小半径的筋斗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09:37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5-15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猫猫本质上是USAN的一次失败尝试,纯血统的截击机实在不适合上航母,多用途战斗机才是王道 ...

按照当时的导弹万能、格斗无用论,猫猫能在远距截击平台的基础上,保持不弱的近距格斗能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才造成了他的造价和维护费用高昂。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6 10:50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5-16 0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猫猫那悲剧的速度追上逆火还有点勉强呢

迎头攻击再加上AIM154不死鸟就可以了。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2-5-16 16:38

个人觉得捕狐犬和雄猫没有可比性,一个是高空高速战斗机/截击机,另一个是海军舰载战斗机,作战任务和领域不同的。从最开始,他们就不是一个类型的对手

克劳塞维茨 发表于 2012-5-16 18:26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2-5-16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捕狐犬和雄猫没有可比性,一个是高空高速战斗机/截击机,另一个是海军舰载战斗机,作战任务和领域 ...

这就对了,你说毛子会拿31来搞踹门么?就算大战爆发,这两种飞机说不定都没有机会碰面啊!

克劳塞维茨 发表于 2012-5-16 18:34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0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14受限于沉重的机身,其近身格斗能力与SU27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更不提SU27带有大离轴发射的R73加上头盔瞄 ...

超视距不能解决一切,但超视距在现代的空战模式下要比视距内空战重要;好比说T50格斗性能远超过F22,但综合一下来看还是美帝赢面较大。

hukaikaka 发表于 2012-5-16 18:59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2-5-16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捕狐犬和雄猫没有可比性,一个是高空高速战斗机/截击机,另一个是海军舰载战斗机,作战任务和领域 ...

他们开始一样的,都是截击机。拦截的都是轰炸机。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5-16 20:25

本帖最后由 113号驱逐舰 于 2012-5-16 22:31 编辑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0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14受限于沉重的机身,其近身格斗能力与SU27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更不提SU27带有大离轴发射的R73加上头盔瞄 ...

我们要比同期的飞机,苏27服役时,美国有F-15C了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21:25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5-16 2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要比同期的飞机,苏27服役时,美国有F-15E了

呵呵,是我跑偏了点,这个主要是针对上面说F14对上3.5代战机格斗性能也差距不大而说的。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21:32

本帖最后由 levin845 于 2012-5-16 21:47 编辑

克劳塞维茨 发表于 2012-5-16 18: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超视距不能解决一切,但超视距在现代的空战模式下要比视距内空战重要;好比说T50格斗性能远超过F22,但综 ...

这点我不敢苟同,实际上除非一方占有战场的绝对制电磁权(一方有空预,有电磁压制,而另一方则处于电磁黑暗),否则空战必然以超视距导弹对射开始,视距内狗斗结束。
在电磁环境完全对等的情况下,超视距的导弹对射能够击落对手的机会很小,简单的3/9线机动加上蛇形轨迹,就可以规避7成以上的视距外导弹。现在的超视距攻击实际上往往是作为取得后期视距内格斗的优势地位的手段(如果一方在躲避前期远程空空导弹的时候丧失了过多能量或者失去了有利位置,则在进入狗斗后将陷入劣势),而非决胜手段。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视距外武器的武器包线都将受到极大的压缩,使得“视距外”这一强调距离的攻击手段不再能够主导战斗的胜负。这也是为什么第五代机都强调隐身性能的同时,通过矢量发动机等技术大力加强机动性。

以AIM120为例,理论射程是50公里,但在对方进行机动规避时,有效射程将缩短到20-30公里。如果再受到对方电磁反制,那么实际的有效射程有可能要缩短到15公里左右。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5-16 22:30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点我不敢苟同,实际上除非一方占有战场的绝对制电磁权(一方有空预,有电磁压制,而另一方则处于电磁黑 ...

MIG31的作用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庞大的国土被众多战斧、F117和B2打击,完全不能用来和战斗机作战。

levin845 发表于 2012-5-16 23:35

本帖最后由 levin845 于 2012-5-17 00:04 编辑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5-16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IG31的作用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庞大的国土被众多战斧、F117和B2打击,完全不能用来和战斗机作战。 ...

这点我同意,就像我前面说的,MG31/MG25的作用更像一个“空中机动导弹发射器”,作用是拦截对方巡航导弹、轰炸机、甚至部分弹道导弹。都不怎么强调格斗能力,其实当时同时代的很多战机都是受导弹万能思想的影响造出的导弹载具。
而F14也是把超视距导弹攻击放在了第一位,但因为是舰载机又不得不兼顾空战,于是高了可变后掠翼这么个又花钱又不容易维护的东西。F14实际上是美军的AIM54专用载具,近身格斗时要抛弃沉重的AIM54才行。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MIG31 PK F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