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十三年末的日本陆军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4-4-9 22:47 编辑陆军的建设在昭和十一年之前,出于对苏战备的考虑,是得到了特别的重视的。关东军一度增加到四个师团的常备兵力,加上朝鲜军的三个师团,几乎占到了陆军常备兵力的一半。但是随着昭和十二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北方的压力大大减轻了,陆军因而也进行了裁军,在减少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建立起机动灵活的陆上打击力量。而为了适应日本的国情和想定战场环境,在原有的陆军编制上做出了若干调整,并同时重建了预备兵体系。到昭和十三年底,其力量构成如下所述:
陆军省
参谋本部
15个常备师团(近卫、第1-12、第14、第16师团)
20个预备步兵团(第1-第20预备步兵团,不计入常备兵力)
台湾守备队
桦太守备队
内南洋警备总队
第1-3战车团(战车两个联队,机动炮兵一个联队编成)
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10联队
独立重炮兵第11-15联队
17个要塞重炮兵联队
独立高射炮第1-6联队
独立重高射炮第7-12联队
攻城重炮兵第1-6联队
第1-9舟艇队
第1、2挺进联队(空降部队)
其他附属部队等
陆军常备总兵力共计42万人,预备兵力30万人。另有在乡军人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预备兵员120万人。
常备师团编成如下
第一类:第1、3、6、10、11、12师团——机械化部队,动员完全状态下每师团3.3万人
师团部
搜索联队(1式75炮战车18,与装甲车汽车等混合编组而成)
辎重联队(汽车编组)
战车联队(97中战车54,95轻战车18)
一个炮兵旅团
野炮兵一个联队(90式75野炮24,91式105榴炮24)
野战重炮兵两个联队(每联队96式150榴炮12,92式105加炮12或4年式/96式150榴炮24)
高射炮二个大队(每大队88式75高炮18或代用75高射炮18)
高射机关炮二个大队(维克斯/博福斯式40毫米单装机炮24) 辎重队
步兵两个旅团,每旅团配属如下部队
工兵大队
两个步兵联队,每联队下属:
联队炮中队
迫击炮中队(97式150重迫击6)
速射炮中队(1式47速射炮/美式57速射炮6,98式20毫米单装机炮6)
三个步兵大队,每大队下属
步兵炮中队(92式步兵炮4,97式81轻迫击4)
机关枪中队(92式重机枪12,美式M212.7高射机枪6)
三个步兵中队
每中队配属38式步枪120,96/99式轻机枪12,89式掷弹筒9
第二类:近卫、第2、4、5、7、8、9、14、16师团——机动师团,动员完全状态下每师团2.5万人
师团部
搜索联队
战车联队(97式中战车36,95式轻战车36)
辎重联队
舟艇大队
山炮兵联队(95式75野炮24,91式105榴炮12,96式/4年式150榴炮12)
迫击炮联队(97式中迫击36,98式320臼炮18)
独立高射炮大队(88式75高炮18)
高射机关炮大队(维克斯式单装40毫米机关炮18)
两个步兵旅团,每旅团下属:
山炮兵大队(94式75山炮12)
重步兵炮大队(试制重步兵炮——定名为97式重步兵炮12)
工兵大队
两个步兵联队,联队编成与第一类师团相同
备注:上述某些武器的性能参数与史实不同,将专贴说明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23 11:35 编辑
预备步兵团
团部
预备野炮兵联队(改38式75野炮24,4年式150榴炮12)
预备高射炮中队(88式75高炮6)
战车队(97式中战车12,95式轻战车12,1式炮战车6)
两个步兵联队,编制人员及武器为第一类师团的2/3
战车团
团部
直属重战车一个大队(95式重战车,参数专贴说明)
直属炮战车一个大队(1式75/105炮战车各8-12辆编成)
战车两个联队
每联队下属轻战车一个大队(95/98式轻战车),中战车两个大队(97/1式中战车)
机动炮兵一个联队
机动90式野炮一个大队(12门)
机动91式10cm野炮两个大队(24门)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6 11:58 编辑
几款史实未装备部队而如今进入一线的武器
試製十糎半陣地高射砲——定名为96式10厘米重高炮,至1938年底共生产220门,配备给本土的独立第7-10重高射炮联队
試製大威力十糎加農——定名为96式10厘米加农炮,至1938年底共生产80门,配备给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
試製二十一糎榴弾砲——定名为98式21厘米榴弹炮,至1938年底共生产8门,配备给攻城重炮兵联队
試製一〇〇式重榴弾砲(長)——短炮取消,长炮将于1940年服役
试制重步兵炮——97式重步兵炮 88式75高炮已经落后,日本不是仿制过国军的德式88防空炮么?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6-28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8式75高炮已经落后,日本不是仿制过国军的德式88防空炮么?
现在国军或者日军上哪里弄88L45那样的要塞高射炮去?——国军的主力野战高炮也是88式75高
也许可以用英美的高炮代替?不过我的意见,直接进口博福斯M29然后提前仿制4式75高炮,只是目前还没有量产,先用88式75高代替 owaii 发表于 2012-6-28 16: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国军或者日军上哪里弄88L45那样的要塞高射炮去?——国军的主力野战高炮也是88式75高
也许可以用英 ...
可用相似的英美装备代替,毕竟九九式88mm高射炮是日本的史实装备,如果放弃太可惜了。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23 11:36 编辑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6-28 2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用相似的英美装备代替,毕竟九九式88mm高射炮是日本的史实装备,如果放弃太可惜了。 ...
已决定从维克斯进口3.7英寸高炮加以仿制,称为九五式9厘米高炮
另外不再进口M29了,海军有现成的长8cm高角炮,性能超越M29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23 11:44 编辑
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10联队
联队部
第一大队(96式105加炮2中队8门)
第二、三大队(每队96式150榴炮2中队8门)
独立重炮兵第11-14联队
联队部
第一、二大队(每队89式150加炮2中队8门)
第三大队(96式150加炮2中队8门)
独立重炮兵第15联队——昭13年12月改编为独立重炮兵第100、101、102大队
联队部
第一、二、三大队(每队96式150加炮2中队8门)
攻城重炮兵第1-6联队
联队部
三个大队(配用45式24厘米榴炮,7年式31厘米榴炮,96式24厘米榴炮,98式21厘米炮等炮种,每大队3个中队6门炮)
此外尚有若干独立重炮兵大队未计入编制
要塞重炮兵联队
以各要塞区为单位组建联队,总共17个联队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6 11:04 编辑
要塞的建设
直至昭和初叶,日本的海岸要塞依然多为日俄战争之前的建筑,其炮力和工事强度在面对敌军的新式兵器时殊感困难。只有少数几个要塞拥有堪用之远程加农炮(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废弃的舰炮再利用)。当昭和四年海军开始进一步替换旧舰时,陆军重新开始谋求从海军购得剩余舰炮配备于海岸要塞上。昭和九年,国会同意分五年拨付3亿日元的特别费作为要塞整备基金,陆军又从每年的常规军费中拨款用于要塞建设,到昭和13年共追加配备了以下兵器:
炮塔四五口径36厘米加农——64门(32个联装炮塔,为比睿、雾岛、山城、扶桑、伊势、日向的搭载炮)
炮塔五零口径20厘米(海军编号1号)加农——20门(10个联装炮塔)
15.2厘米加农炮——40门
14厘米加农炮——30门
12厘米加农炮——114门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8-30 17:50 编辑
日本陆军身管火炮保有数总表(昭13、12,仅计入实际发到部队数,步兵炮不计)
炮塔四五口径40厘米加农——12
炮塔四五口径36厘米加农——64
炮塔四五口径25厘米加农——4
炮塔四五口径31厘米加农——12
炮塔五零口径31厘米加农——4
炮塔五零口径20厘米加农——20
九四式山炮(含步兵用)——690
改三八式野炮——700(预备役)
九零式野炮——440
九五式野炮——30(预备役)
九九式重山炮——28
九一式十厘米榴弹炮——330
十四年式十厘米加农炮——64(预备役)
九二式十厘米加农炮——178
九六式十厘米加农炮——80
四年式十五厘米榴弹炮——280(含预备役)
九六式十五厘米榴弹炮——190
四五式十五厘米加农炮——110
八九式十五厘米加农炮——70
九六式十五厘米加农炮——76
九八式二十一厘米榴弹炮——8
四五式二十四厘米榴弹炮——45
九六式二十四厘米榴弹炮——10
七年式三十一厘米榴弹炮——35
试四十一厘米榴弹炮——1
九零式二十四厘米列车加农——4
一式机动47速射炮——410
九八式机动57速射炮——180
八八式七厘米高炮——390
九七式九厘米高炮——40
十四年式十厘米高炮——70
九六式十厘米高炮——28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23 11:50 编辑
陆军航空队编成:
陆军航空本部
教导航空部队
第1-9飞行团(每团下属战斗机三个战队,轻重轰炸机各一个战队,侦察机一个战队,直协侦察机3个独立中队)
独立第100战队
陆航各部队的总共兵力如下(不计教练机):
一式战(隼)1006
二式单战(钟馗)88
九九式双轻爆390
百式重爆(吞龙)430
九九式袭击机 186
百式司侦 331
九七式运输机163
百式运输机90
九八式直协侦察机 280
总兵力2964架(不计各种试验机和用于性能对比测试等用途的进口机)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8-25 19:53 编辑
补充编制
台湾守备队
队部
台湾第1-3步兵联队(编制参考常备师团的联队)
台湾山炮兵联队(94式75山炮24,90式75野炮12,91式10cm野炮12)
台湾野战重炮兵联队(96式150榴炮24)
台湾高射炮兵第1、2、3大队(分别配备95式9cm高炮18)
台湾战车联队(95、97式战车共40辆,装甲车30辆)
独立迫击炮兵联队(98式320臼炮54,97式150中迫击36)
台湾工兵联队
桦太守备队
桦太第1、2步兵联队
桦太炮兵第1、2、3大队(各配备90式75野炮12)
独立重炮兵大队(4年式150榴炮12)
内南洋警备总队
队部(驻特鲁克)
南洋步兵第1-7联队(每个联队为两个步兵大队,一个步兵炮大队——94式步兵用山炮6,92步兵炮12编成)
要塞炮兵5个联队
高射炮兵6个独立大队
工兵队等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8-19 13:11 编辑
动员计划——充实师团、一般师团与警备师团的区别将在稍后阐述
在昭和十二年根据新的陆军兵备计划,制定了以下动员预案
第一次兵备——初步动员
预备步兵团改组为三单位师团,以战车团为基础组建三个战车师团,炮兵旅团从常设师团下抽出,并为这些师团配备每师团一个野炮兵联队。这样总计编成15个四单位充实步兵师团和20个三单位一般步兵师团,3个战车师团。台湾、桦太守备队改组为三单位一般师团,内南洋警备总队扩编为7个独立混成旅团。同时将各师团留守部队编为步兵团(2个预备联队编成)。各炮兵旅团之山炮兵联队抽出,追加重炮兵1个大队(8门),高射炮大队、高射机关炮大队分别改组为联队并抽出;增加独立野战重炮兵4个联队,重炮兵6-8个独立大队。
同时,组建6-7个飞行师团,以5000架为目标整备飞行部队。实现陆军飞机年产8000架的产能。
第二次兵备——进一步动员
第一次兵备部队不能满足需求时,实行第二次兵备
15个四单位充实师团在补充重武器后改组为20个三单位充实师团,三单位一般师团升格为充实师团。以师团留守的步兵团为基干扩编20个三单位警备师团,7个独立混成旅团升格为三单位警备师团。同时扩编战车部队至5个师团。追加野战重炮兵7个联队,独立重炮兵4个联队,攻城重炮兵6个独立中队(2门制)。炮兵旅团全部拆分成独立炮兵联队。这样总计为42个三单位充实步兵师团,27个三单位警备师团,5个战车师团的基干兵力。视情况再编成新的独立部队。
飞行师团增加到11个,编为4-5个航空军。陆军飞机的产能以昭和十六年为限要达到10000架。
第三次兵备——总动员
到第二次兵备结束时止,其动员部队总计180万人,已经足以应对可能的威胁。第三次兵备只作为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研究拟定的总动员计划预案,实施的可能性极低。
将第二次兵备编成的警备师团升格为一般师团,同时新建30个警备师团和20-25个四大队制独立混成旅团。新组建6-10个独立战车旅团,有必要时可组建4-6个防空师团。这样陆军兵力将达到250-300万人。同时将组织国民义勇队等辅助战斗。
视情况编成飞行部队。飞机产能以年产15000架为目标努力扩充。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8-17 13:07 编辑
昭和十六年时充实师团的编制预案如下所示:
三单位充实师团甲——全师团约19000人
师团部
卫生队
搜索大队
辎重联队
工兵大队
战车联队(中战车36,轻战车18,装甲车36)
高射炮大队(高射炮18)
野炮兵联队(90式野炮24、91式10榴炮12、96式150榴炮12)
三个步兵联队
联队炮中队(94式75山炮步兵用4/97式重步兵炮4)
中迫击炮中队(97式150/2式120中迫击6)
速射炮中队(1式47/97式57速射炮6)
机关炮中队(98式20毫米机关炮8)
三个步兵大队
步兵炮中队(92式步兵炮2,97式轻迫击4)
机关枪中队(92/1式重机枪9,M2高射机枪3-6)
三个步兵中队
三单位充实师团乙——全师团约18000人
师团部
卫生队
搜索大队
辎重联队
工兵大队
战车联队(中战车18,轻战车36,装甲车36)
高射炮大队(高射炮18)
山炮兵联队(94式75山炮24,95式75野炮12,4年式/96式150榴炮12)
三个步兵联队
联队炮中队(94式75山炮步兵用4)
中迫击炮中队(2式120中迫击6)
速射炮中队(97式57速射炮6)
机关炮中队(98式20毫米机关炮8)
三个步兵大队
步兵炮中队(92式步兵炮2,97式轻迫击4)
机关枪中队(92/1式重机枪9,M2高射机枪3-6)
三个步兵中队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8-18 19:47 编辑
三单位一般师团——全师团约15000人
师团部
卫生队
搜索大队
辎重队
工兵大队
轻战车大队(轻战车24,装甲车12)
机关炮大队(40机炮18)
山炮兵联队(94式75山炮24,改38/90/95式75野炮12或91式105榴炮12)
独立野战重炮兵中队(4年式150榴炮4)
迫击炮大队(97式中迫击/2式120中迫击18)
三个步兵联队(未经注明者与充实师团相同)
联队炮中队
速射炮中队(4门制)
机关炮中队
三个步兵大队
三单位警备师团——全师团约12000人
师团部
卫生队
搜索大队
辎重队
工兵大队
装甲车大队(装甲车36)
野炮兵大队(改38式野炮12)
迫击炮大队(2式120中迫击18)
速射炮大队(1式47速射炮12)
三个步兵联队
联队炮中队
机关炮中队
三个步兵大队(轻机枪减少1/3,不配备M2高射机枪)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8-20 18:46 编辑
战车师团——全师团约16000人
师团部
独立重战车大队(重战车36)
机动炮兵联队(1式105自走炮36)
搜索联队(装甲车36,轻战车18)
防空联队(高射炮18,自行高射机炮36)
机动步兵联队
工兵联队
辎重/修理联队
战车两个旅团,每旅团下属
炮战车大队(1式炮战车36)
战车两个联队(每联队中战车72,轻战车18)
战车、战机都只能使用史实的型号,不能架空。
所以,日本的重战车暂时无法出现。 巴掌 发表于 2012-9-7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战车、战机都只能使用史实的型号,不能架空。
所以,日本的重战车暂时无法出现。 ...
95重战修改一下如何? 挖个坟,不好意思,看得出楼主对日寇的兵力很有研究。
日本陆军,1937年,24个师团,95万。
1938年,34个师团,113万
1939年,41个师团,124万
1940年,50个师团,135万
1941年,51个师团,211万
我想请教,日寇最大在中国战场能承受多少阵亡就会崩溃?权当是YY,差不多合理就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