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设计草案:昆仑级超级战列舰
故事背景:1933年,穿越者黄埔军校蒋校长考虑到IJN即将开建的YAMATO和USN的IOWA,决定建设中国的超级战列舰昆仑级,抗衡前者。昆仑级, 中国海军 战列舰 下水 1935
排水量:
55,081 吨 空载; 58,529 吨 标准; 62,284 吨 正常; 65,287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883.77 英尺 / 853.02 英尺) x 119.75 英尺 x (36.42 / 37.79 英尺)
(269.37 m / 260.00 m) x 36.50 mx (11.10 / 11.52 m)
武器:
9 - 17.99" / 457 mm 48.0 倍径 火炮 - 3,050.05磅 / 1,383.48千克 炮弹, 135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35 Model
3 单个炮座 在艏艉中线,主要在前
3 抬高的炮座
24 - 5.00" / 127 mm 45.0 倍径 火炮 - 63.03磅 / 28.59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高平两用炮 带输弹机的甲板炮座, 1935 Model
12 单个炮座 在艏艉舷侧,均匀分布
6 抬高的炮座 - 超级火力组
96 - 1.57" / 40.0 mm 45.0 倍径 火炮 - 1.96磅 / 0.89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防空炮 甲板炮座, 1935 Model
24 单个炮座 在中线,后甲板前部
56 抬高的炮座
60 - 0.79" / 20.0 mm 45.0 倍径 火炮 - 0.24磅 / 0.11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防空炮 甲板炮座, 1935 Model
60 单个炮座 在中线,后甲板前部
船侧重量 29,166 磅 / 13,230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3.0" / 330 mm 475.72 英尺 / 145.00 m 17.39 英尺 / 5.30 m
艏艉: 2.01" / 51 mm 328.08 英尺 / 100.00 m 17.39 英尺 / 5.30 m
49.21 英尺 / 15.00 m 无装甲艏艉
上部: 2.01" / 51 mm 0.00 英尺 / 0.00 m 8.53 英尺 / 2.60 m
主装甲带覆盖 86%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18.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附加减伤舱室:
2.99" / 76 mm 787.40 英尺 / 240.00 m 34.78 英尺 / 10.6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100.07 英尺 / 30.5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19.0" / 483 mm 9.61" / 244 mm 17.3" / 440 mm
第二组: 2.50" / 64 mm - 2.50" / 64 mm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6.02" / 153 mm
- 指挥塔前部 19.02" / 483 mm, 后部 0.00" / 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5 轴,, 186,714 轴马力 / 139,289 Kw = 31.00 节n 航程 9,000海里 在 15.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6,759 吨
人员:
1,970 - 2,562
花费:
£28.287 百万 / $113.147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5,985 吨, 9.6%
- 火炮: 5,985 吨, 9.6%
装甲: 21,058 吨, 33.8%
- 装甲带: 5,294 吨, 8.5%
- 防鱼雷舱壁: 3,032 吨, 4.9%
- 军备: 5,909 吨, 9.5%
- 装甲甲板: 6,180 吨, 9.9%
- 指挥塔: 644 吨, 1.0%
机械: 5,304 吨, 8.5%
船体,配件和设备: 22,584 吨, 36.3%
燃料,弹药和补给: 7,202 吨, 11.6%
其他重量: 150 吨, 0.2%
- 船体水下部分: 150 吨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83,150 磅 / 37,716 K千克 = 28.6 18.0 " / 457 mm 炮弹或者 14.6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12
稳心高 8.1 英尺 / 2.5 m
横摇周期: 17.7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51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63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01
船型特征:
船体有一个平甲板,
一个普通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586 / 0.592
长宽比: 7.12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33.94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3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50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32.00 度
船尾外伸: 8.20 英尺 / 2.5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24.00%,36.09 英尺 / 11.00 m,23.62 英尺 / 7.20 m
- 前甲板: 26.00%,23.62 英尺 / 7.20 m,21.65 英尺 / 6.60 m
- 后甲板: 27.00%,21.65 英尺 / 6.60 m,22.97 英尺 / 7.00 m
- 船尾甲板: 23.00%,22.97 英尺 / 7.00 m,24.61 英尺 / 7.50 m
- 平均干舷: 24.25 英尺 / 7.39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84.8%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66.9%
水线面积: 76,828 平方英尺或 7,138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105%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244 l磅/平方英尺或者 1,191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7
- 纵向: 1.28
- 全部: 1.00
足够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本帖最后由 Henschel 于 2012-12-27 22:55 编辑
除了烂得慌,我还真说不出什么。
首先我很不喜欢这种超级架空,按照中国1935年的水平绝对肯定造不出来的。
其次,指标和下面的SPS.数据完全不搭调。
再次,没有图也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说明。
最后,别瞎想了。
不是打击你,这东西真的很不好。 Henschel 发表于 2012-12-27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烂。
哪里有问题? 过于无厘头 小胡子 发表于 2012-12-27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过于无厘头
给点意见啊 民国时代绝不是靠个别人穿越过去就能搞出这种规模的舰艇的,省省吧,所以我才说这实在无厘头嘛 单就该舰而言,冒昧地提点意见。{:11:}
330主装有点弱,如果楼主要用穹甲,装甲甲板那要改成防护甲板。
高炮倍径稍低,性能不会太好;备弹太少。建议访问NavWeaps.
要跑31节,建议加大长宽比,要不动力系统太重了。
1933年,大和和lOWA的设计都没影呢!那个时候开工的"新式战列舰"不过是沙恩,敦子一类的小型战列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