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01:29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6 0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这么计算的其实,44将大家误导了。

舰载机降落距离只和拦阻索和拦阻网之间的距离有关,拦阻索能勾 ...

一枚航空鱼雷,应该就丧失起降能力了……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01:32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4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不出开放式机库殉爆风险会更低,证据是中途岛的4艘日军航母都是开放式机库(我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放 ...

中途岛的4艘蝗国航母都起码是半封闭的结构的,机库和外界完全没有对流,就是舰体结构内一部分
后期攻击机的机库要能有与外界连通的卷闸门,敌机来袭可以把炸弹直接抛海里,油料直接放空,还可以在机库暖机,蝗国之前由于机库密封,暖机只能到甲板进行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7 01:50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16 18:53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6 1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途岛的4艘蝗国航母都起码是半封闭的结构的,机库和外界完全没有对流,就是舰体结构内一部分
后期攻击机的机库要能有与外界连通的卷闸门,敌机来袭可以把炸弹直接抛海里,油料直接放空,还可以在机库暖机,蝗国之前由于机库密封,暖机只能到甲板进行...

你又错了。

封不封闭,是按是否是强力结构说的

美国航母把卷闸门用钢板焊死就成封闭机库了?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1491-1-1.html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7 01:53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6 18: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枚航空鱼雷,应该就丧失起降能力了……

发言水平越来越低了,嗯?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03:07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7 0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又错了。

封不封闭,是按是否是强力结构说的


日本航母的上层机库地板就是强力甲板
起码下层机库全部在强力机构里面
在受力结构内的部件,不能随便开口的,再说日本航母也就飞行甲板有变形伸缩缝,上层机库壁我觉得不是能随意变形的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03:08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7 0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言水平越来越低了,嗯?

有问题么
整个二战吃了鱼雷还能维持航空能力航母基本没有
即使是列克和大凤也没坚持多久……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7 07:45

史司神教技术储备

随手涂了一个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7 10:48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0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枚航空鱼雷,应该就丧失起降能力了……


一枚航空鱼雷能丧失起降能力这话从何说起?事实的例子有吗?

列克星敦是11::20开始被攻击并吃了两雷两弹,但照样在11:39开始回收舰载机,12:43还释放了5架CAP,可见起降都没受影响,只是因为损管手段有缺陷导致航空油气泄漏,然后再12:47被电气线路的火花点燃引起爆炸和火灾而被迫弃船而已。但是即使是爆炸之后列克星敦的甲板仍可以操作,在爆炸后列夫人起飞了所有加油完成的无畏式,并回收了6架CAP的野猫,然后在13:22-14:44还回收了早晨释放的那对两鹤的整个攻击波。只是因为14:42大火再次引发爆炸并在15:25蔓延到机库和轮机舱才被迫弃船的。

大凤也是一个鸟样,吃了一枚鱼雷之后导致油气泄漏,也是损管的问题,但是在吃了鱼雷之后飞机起降没受影响。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可以起降飞机所以才导致的大凤挂掉——最后点燃大凤的油气的是13点30分降落的零战在甲板上擦起的火花。

a5mg4n 发表于 2013-1-17 11:04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7 1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枚航空鱼雷能丧失起降能力这话从何说起?事实的例子有吗?

列克星敦是11::20开始被攻击并吃了两雷两 ...

大鳳中雷後前升降機塌陷 臨時用桌子椅子木材等把坑填滿的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21:09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7 1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枚航空鱼雷能丧失起降能力这话从何说起?事实的例子有吗?

列克星敦是11::20开始被攻击并吃了两雷两 ...

你说了半天,还是说明航母挨了一雷之后,即使能硬挺的也都挂了,说明最好还是消停点
其他中雷不沉的也都丧失航空能力,比如萨拉托加2次被潜艇中1雷,飞鹰挨了一雷,都无法操作飞机
至于其他的航母,挨了一枚鱼雷的都挂了

a5mg4n 发表于 2013-1-17 23:34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7 07: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史司神教技术储备

随手涂了一个

這概念很早就實用化了

T3油輪的輪機配置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8 00:26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7 2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了半天,还是说明航母挨了一雷之后,即使能硬挺的也都挂了,说明最好还是消停点
其他中雷不沉的也都 ...

萨拉托加吃过两发鱼雷,无畏号吃过一发,还不是都挺过来了。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8 02:28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8 0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萨拉托加吃过两发鱼雷,无畏号吃过一发,还不是都挺过来了。

萨拉托加是2次总共2枚鱼雷
每次一条鱼雷,每次都瘫了,丧失了航空能力,也可以说老美初代电传太坑爹
无畏号是哪条航母,怎么没印象?什么时候吃了鱼雷???
蝗国所有航母,中雷幸存的貌似只有飞鹰,其他的都铺街了
美国的航母,除了萨拉托加,其他中雷的也都沉了,尤其约克诚,中雷必瘫,必挂……
英国的皇家方舟也是一雷沉,勇敢貌似是2雷沉的,鹰号不记得怎么死的了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8 09:46

akagizuo 发表于 2013-1-18 0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萨拉托加是2次总共2枚鱼雷
每次一条鱼雷,每次都瘫了,丧失了航空能力,也可以说老美初代电传太坑爹
无畏 ...

萨拉托加在42年1月11日在珍珠港东南420海里中了I6的一发鱼雷,该鱼雷造成的爆炸使其3个锅炉被水淹没并造成6人死亡,也使其航速下降到16节,船身发生轻微倾斜,但是很快恢复平衡,两天后该船回了珍珠港大修,从未听说这发鱼雷造成萨拉托加起降不了飞机。

东所罗门战役8月31日I-26一发鱼雷击中萨拉托加的右舷近舰桥位置,淹了一个防水隔舱,使12名左右船员受伤(其中包括佛莱彻),使船身倾斜4度,使船上暂时断电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影响飞机起降,因为在此之后当天早上萨拉托加释放了大部分舰载机到桑托岛上,只留下了36架舰载机。到下午萨拉托加已经修复倾斜恢复航行能力了。

无畏号(CV-11)就是那条在马绍尔群岛吃了一发鱼雷之后舵机卡死,用木头做的风帆纠正航向的那艘埃塞克斯级。当然这艘船同样没丧失起降飞机的能力。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27 02:36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26 19:38 编辑

光辉当日被数十德意飞机围殴,中了六颗500公斤和1颗250公斤,还有一颗近失500攻击极近失,实战表现只能用shock来形容。

http://www.maritimequest.com/warship_directory/great_britain/pages/aircraft_carriers/hms_illustrious_87_page_4.htm

最严重的损伤来自后部升降机,但光辉的升降机处防御本来就是设计上的弱点,没什么好多说的。

飞行甲板损伤微乎其微,完全不影响收发能力。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27 02:40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1-14 0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4的胸甲航母本质上就是采取all or nothing思路的装甲航母,特点是在飞行甲板层铺设装甲,而非两鹤,埃塞克 ...

埃塞克斯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装甲布置,我觉得是最二的

jlsrc 发表于 2013-6-7 11:24

二战时期航母的上甲板都要增加厚度,
进行装甲防护设计,
其设计标准也是按照能抵御一定重量的炸弹从一定高度实施的攻击。
以“中途岛”号为例,50mm(80lb)的装甲飞行甲板可以抵御227kg(500lb)高容量装药炸弹从1067m
(3500ft)的高空以154m/s(300kn)的速度、60°攻角俯冲的攻击[3]。
但为何美国航母的装甲甲板会越来越薄,经分析推测,有如下原因: 1)厚的装甲甲板可以抵御一定的垂直攻击, 但同时也使航母的重量增加、重心增高,严重影响航母的稳性和操纵性。
另外,由于装甲占用了大量的重量空间,使得航母的弹药和燃油等的装载量减少,同时也影响航母的航速。
2)随着现代炸弹装药量的增大,穿甲弹、半穿甲弹的穿甲能力不断提高,装甲甲板的防护能力显得非常有限

同时,航空方面也要求航母搭载更多的武器设备,而如果要求航母以舰队的型式作战,其航速又不能降低。
各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美国军方对甲板装甲防护进行了重新思考。
美军方一位海军官员曾经分析说,“几英寸厚的装甲甲板也仅能阻止现代武器的穿甲,但装甲甲板及其必需的厚重支撑结构在重量方面的代价却太大。如果不能去掉甲板装甲防护,至少应该将甲板装甲防护降低到机库甲板”。
综上分析,基于总体资源平衡方面的考虑,美国二战之后的航母从整体上减少了对于垂向攻击防护的装甲甲板厚度,以减轻装甲甲板防护结构整体的重量,同时将装甲甲板的设置位置放在了机库甲板以下,以降低装甲甲板防护结构整体的重心。

http://wenku.baidu.com/view/03defe8471fe910ef12df8b8.html

gf4200ti 发表于 2013-6-22 17:28

jlsrc 发表于 2013-6-7 1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战时期航母的上甲板都要增加厚度,
进行装甲防护设计,
其设计标准也是按照能抵御一定重量的炸弹从一定高 ...

我同意你的看法,二战比的是建造速度,不是比抗沉性的.舰载机挂弹重量的提升远要比航母甲板装甲厚度提升要快,这部分的重量用在发电,损管,隔舱和舒适性,在当时的埃塞克斯级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taknsw 发表于 2013-8-8 12:23

问个问题,胸甲航母的胸甲有多厚多重?布置两个舷侧升降机相当于在胸甲支承位置开两个大孔吧,会不会影响胸甲的抗打击强度?虽然中途岛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其飞行甲板装甲只有50mm厚而且只有一个舷侧升降机。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8-27 22:58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4 1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全封闭机库的设计自然是王道,但是缺点就是对吨位占用太大,这也造成了二战后美国航母吨位的飙升 ...

二战后美国航母吨位飙升是喷气机大规模入役、核战条件下海军提升核投送能力及影响力的综合后果,跟封闭机库哪里来的关系?从来不用封闭机库,封闭机库占得吨位再大又有什么意义?
老美战后航母的机库从来、一直、彻头彻尾都是敞开式的!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光辉级装甲航母还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