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火~ 发表于 2013-3-15 09:54

清流东林乃精英 发表于 2013-3-15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手摇!装甲必须的,有庄家对士兵来说是莫大的心理暗示,再说了早期风帆铁甲舰速度也很坑的,慢慢靠过来的 ...

为此可加装半开式炮罩,只摇炮的露炮台可比早期炮塔速度快啊,干舷也更高点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3-3-15 10:03

清流东林乃精英 发表于 2013-3-14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所以我也知道基本是异想天开,
不过:



第一,当时的炮都是前膛炮,炮塔的话,装填很费劲,需要把炮塔造的很大(因为要把整个炮缩回炮塔内进行装填)
第二,当时的炮发射后的烟雾很大,及时是陆地的野战炮,发射火炮后硝烟都可以阻碍其视野,更不要说炮塔内的炮手了
第三,当时的通讯条件及基本上就是旗语和喊话,炮战中喊话基本上只有近距离能够完成通讯作用,距离远了就听不到了(从船尾的一个命令传到船头估计需要好几个人中途传递,这个后来演化成命令的逐级重复),旗语更是蛋疼,作战的时候硝烟基本上就让旗语作废了,而且谁也不敢冒着被敌人狙击手击毙的危险挥舞旗语。总而言之,炮塔内的士兵和炮手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敌人战舰的位置航速火力等等,而外界将信息传入炮塔之后,这些数据早就没有用处了。
所以,那个时代的炮塔,简直就是坑爹啊~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3-3-17 23:43

如44贴图,必须有带防护的巨炮旋台(当然最好还是露炮台)才对得起全中线布局。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3-18 00:01

蒸汽船越来越没有节操了{:17:}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3-18 00:04

这个架空我是不以为然的{:14:}

LeSoleil 发表于 2013-3-18 01:27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3-3-18 01:33 编辑

好了,我来终极杀……


风帆时代火炮中轴布置,是有的: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9/Udema_Ingeborg1.jpg
这是瑞典海军18世纪后期的发明。
目的和LZ类似,即如何在脆弱的桨帆船上增强火力。如图上这条船,中线布置了8门12磅炮,配置了旋转炮座。

但是,瑞典海军桨帆船中线布置的火炮,全是12磅炮。稍重的18磅都是同传统布置那样放在船头的。
原因很简单,就是炮座与后坐力问题。更大的火炮是没办法布置在旋转炮座上的。那时候的绝大多数长管加农炮都是开一炮整个炮车向后移动,靠绑在船舷上的绳索缓冲掉后座力。LZ设计的四联装之类更是不现实,四门绑在一起齐射,这个后坐力恐怕会把船舷扯坏的。(如果你弄个木头炮塔放里头估计能把炮塔掀翻,或者把炮塔弄得变形)
旋转炮塔更是不可能。你要知道当时操炮可都是炮手靠调节绳索这种方式实现炮口的左右移动,主要的瞄准方式是操舰让侧舷炮口对着敌人。复杂笨重的炮塔结构对当时的人实在是种挑战。而且说实话也没什么必要。

瑞典桨帆船这种布置在实战中的问题是,火炮发射的炮烟极大地影响炮手操炮,此外还有炮焰对木质甲板的冲击。而炮手在操炮时全无保护,不仅在露天甲板,还连个舷墙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总之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设计。

清流东林乃精英 发表于 2013-3-18 10:10

LeSoleil 发表于 2013-3-18 0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了,我来终极杀……




受教了

dpqwe 发表于 2014-7-15 13:17

楼主,18世纪末瑞俄海战的时候,瑞典人的桨帆战舰采用过类似的设计,18磅炮集中安防在中部。作战状态两侧桨位拆掉,把火炮转过来对准敌军来的方向

清流东林乃精英 发表于 2014-7-21 10:42

dpqwe 发表于 2014-7-15 13:17
楼主,18世纪末瑞俄海战的时候,瑞典人的桨帆战舰采用过类似的设计,18磅炮集中安防在中部。作战状态两侧桨 ...

效果如何?

dpqwe 发表于 2014-7-21 23:28

清流东林乃精英 发表于 2014-7-21 10:42
效果如何?

在松德海战里部署了火炮拦阻线,大量杀伤俄国的桨帆战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风帆时代用主炮中轴布局可行吗?(15楼已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