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033|回复: 13

[你论我谈] 陈悦说甲午里有个观点值得商榷

[复制链接]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5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如说中日是军备竞赛,买各种出发点就是为了克制对方。
这里有个问题,亚洲双方都有一个庞大对手就是俄国,中俄日三国谁和谁会因为矛盾而先打起来还说不定呢,这么只能瞄准一方来发展军备。
其次清要是只是瞄准日本来发展海军,就根本用不着在巡洋舰上装这么大炮。从超勇起到致远,靖远都是小舰抗大炮,要用这么大的大炮要打得铁甲舰明显只有俄国拥有。
另外致远,靖远等说成是为了瞄准日本浪速而制造的,这个也明显不对,浪速无论规模,防护,火力三要素就远超过致远,靖远,一对一打早死的不能在死了。
==================
个人理解清之所以购买这么小的巡洋舰,主要还是没钱,前期集中花钱购买了铁甲舰后,后面财政难以为续,不得已购买这种只相当于英国三等巡洋舰(头等巡洋舰的主炮,二等巡洋舰副炮)的军舰。想法就是战时拿铁甲舰当肉盾,而巡洋舰就是游击用途。聊壮声势。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日本正好相反,由于没有下定决心购买铁甲舰,反而投资分散到了购买各只巡洋舰,造成日本巡洋舰皆强于清同类巡洋舰情况。
这个很像二战的美军和德军步兵班对比,德国步兵班把资源都放在那挺MG上了,所以他们步枪都很烂,栓动毛瑟98.而美军把资源平均了,其支援火器M1918是远不如MG42,但其步兵M1半自动却远超过德军栓动毛瑟98.
其实这就是有限资源如何分配能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无论清还是日其实都有计划的,计划的第一假想敌是俄国,军备建设也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的,当然由于双方对世界海军发展认识有限,都走过弯路。
日本是议会小气每次挤牙膏搞得买不成铁甲舰,清嘛停购军械两年。。。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3-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陈大聊的时候,他说起过是买吉野的时候是对付清国,而买富士八岛和明石的时候则是对付毛子。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3-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火药时代无速射,大口径明显占便宜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北洋这种二千吨规模的船,扛个8-10寸口径的炮,船体稳定性都有问题,尤其搞这种华而不实的大口径炮,还不如多装点6寸以下能人工装填的炮,炮多能提高单位时间投射量,这样就算打不死对方,吓也吓死对方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3-2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4-3 14:57 编辑
屡败屡战 发表于 2013-3-25 09:25
而日本正好相反,由于没有下定决心购买铁甲舰,反而投资分散到了购买各只巡洋舰,造成日本巡洋舰皆强于清同 ...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 ... 9493&fromuid=74

列兵

发表于 2014-2-8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是清购舰思路有问题造成的!首先清国无任何海外利益!所有巡洋舰根本没有必要买!从超勇起就应该购买大小铁甲舰!要是甲午时八大远换成定、镇+6-8艘平远(要是用购买6远的钱换成自己拼装平远估计足够8艘的?!)基本上可以奠定一多半胜局!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2-1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洋买的那几艘巡洋舰是受了中法战争的刺激罢了,时间一长就又记吃不记打了```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2-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列步兵 发表于 2014-2-11 03:36
当时哪有现在的上帝视角

这个和上帝视角无关,也不是不记打。因为:
1、致远靖远靖远来远本来是为了加强澎湖海防买的,而不是用来作为北洋的主力舰的,后来李中堂的打算是有后继舰的,因为园工和翁老头的折子关系,这笔钱没法拨出来,特别是1891年之后,中堂多次上折子要购船购炮都被否了。
2、李中堂太过迷信合纵连横之术而多次被英国忽悠了,没想到日本敢来真的,北极熊也把李中堂忽悠过去了,还签了密约。
3、大口径QF是在八大远回国之后才研制成功的,射速相差不远的条件下,大口径的炮肯定是占优势的,设想一下如果联合舰队的那些炮都不是QF的话,伊东、东乡这帮人能否离开黄海都是问题!!!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3-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先有台湾登陆事件,后有朝鲜事件,二者都促使双方加强海军建设。
日本的亚洲战略就不说了。
至于大清:应该是陆上防沙俄,海上防东瀛。

列兵

发表于 2014-3-2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北洋购舰确实是有很多盲目性的,在订购致远级和经远级的时候,李鸿章提出的要求是“炮不可小于八九寸”,这个提法就有问题。八英寸还好说,九英寸的火炮当时根本就不是常见的主流,可见就是顺口一说,关键还是不愿意比日本差太多,属于攀比思想。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3-24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道北洋海军1890年后停留在奏折里的具体扩充计划?
茫茫沧海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4-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清政府在购舰这个事情上其实根本没有规划,往往就是一时兴起的决定。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23:28 , Processed in 0.0321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