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1:29

本帖最后由 akagizuo 于 2013-5-17 21:32 编辑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是美国官方损伤报告里的配图中截取的。

蓝色的线是水线,黑色的框表示TDS的覆盖高度,最右侧那个 ...

会不会是返港之后油水下降把干舷提升了
我之前在现代舰船B刊有篇文章说南达后期超重严重,排水量到了47000吨水平,比之前设计的吃水深了快1米
而且之前为了满足35000吨排水量,基本是炮弹没带满,什么东西没算上的作弊排水量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1:46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会不会是返港之后油水下降把干舷提升了
我之前在现代舰船B刊有篇文章说南达后期超重严重,排水量到了4700 ...

南达历史照片很多,无论怎么看,那个损害报告图里的水线都是正确的。




这两张照片都是43年整修之后拍摄的。可以拿这两张图和损害报告对比,看看水线到露天甲板之间的高度是否大体相当。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2:26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达历史照片很多,无论怎么看,那个损害报告图里的水线都是正确的。




你看这几张图,44年前后的,南达的干舷显得尤其短,基本水线标记的黑线都看不到了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2:35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看这几张图,44年前后的,南达的干舷显得尤其短,基本水线标记的黑线都看不到了
...

第一张黑线不是照样能看得见黑线么,无非就是浪花大些,所以有些部位的黑线被浪花遮掉了。

后面两张看不清。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2:44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张黑线不是照样能看得见黑线么,无非就是浪花大些,所以有些部位的黑线被浪花遮掉了。

后面两张看不 ...

第一张标了,才19节时候……
这么看开26节时候,不是前甲板都泡水里了……
胡德开快是埋尾,南达怎么埋首了……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2:50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张标了,才19节时候……
这么看开26节时候,不是前甲板都泡水里了……
胡德开快是埋尾,南达怎么埋首 ...

{:17:}泡在水里倒是不至于,不过南达的适航性确实不太好。

SPS的官方模板,南达的的评价是:Poor seaboat, wet and uncomfortable, reduced performance in heavy weather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17 23:02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5-17 23:09 编辑

哈哈,又跑题啦~~~
水面线系数乘以水线长宽,就约等于吃水每增加1米而增加的排水量。
黎塞留水面线系数0.65,乘以水线长宽为5203;维内托水面线系数0.679,乘以水线长宽为5245;俾斯麦水面线系数0.66,乘以水线长宽为5740。
可见,上述标准排水量约4万吨、满载约4.7-5万吨的战列舰,每增加1厘米吃水,排水量将增加52-57吨。
南达科他虽然排水量和水线长明显小于上述几舰,但水线较为丰满,每厘米吃水吨差不会比上述几舰差太多。
南达科他的名义排水量是35350吨,满载43680吨。战争中确实有明显增大,但1943年也不过是3.8万吨/4.6万吨的程度。从上述水面线系数的推测可知,其标准排水量和满载下的吃水深度,将不过增大0.5-0.7米的水平。
实际数据也是如此:南达科他号34563吨吃水8.464米,42900吨吃水10.354米,最大状态吃水11.074米;印第安纳号34044吨吃水8.471米,42545吨吃水10.308米,最大状态吃水11.024米;马萨诸塞号35113吨吃水8.712米,42545吨吃水10.274米,最大状态吃水11.201米;阿拉巴马号34791吨吃水8.636米,42545吨吃水10.308米,最大状态吃水11.024米。
该级舰设计满载吃水是10.5米,最大状态相比于设计满载吃水,增加量最大的马萨诸塞号不过0.7米,其余的都是0.5米左右。

回到正题吧。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8 00:45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2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泡在水里倒是不至于,不过南达的适航性确实不太好。

SPS的官方模板,南达的的评价是:Poor seaboa ...

确实很搓得船型
Wiki提到战后老美想把南达提速到31节
论证之后是需要190MW的动力,貌似这个比依阿华的动力还大……接近小鹰航母了
最后放弃了

a5mg4n 发表于 2013-5-18 07:30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8 0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很搓得船型
Wiki提到战后老美想把南达提速到31节
论证之后是需要190MW的动力,貌似这个比依阿华的动 ...

沒有考慮延長船身?
(加長船艏之類)

someone 发表于 2023-5-26 03:35

虽然这是个很老的帖子,但是不得不说在今天还是很多人不知道。
大和的tds为了水下防护牺牲了太多,导致完全对不起这个吨位。(其实美国人的蒙大拿应该也不太对得起)
不过储备浮力的优势还是在战斗中体现出来了的。

mirage25 发表于 2023-5-31 14:24

如果大和采用的是法式TDS设计(水密橡胶+液+空),能否再承受住8枚Torpex鱼雷?

ccyyff1982man 发表于 2023-7-19 01:27

防雷壁的强度是否足够?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大和与武藏的覆灭过程,兼谈大和级的防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