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流俗于既死,发古德之幽光!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3-6-1 01:24 编辑http://collections.rmg.co.uk/mediaLib/534/media-534704/large.jpg
「船只是这个船,炮只是这个炮,岂有炮郭炮塔炮甲板之别?但以战列之学不传,而布莱克罗德尼纳尔逊转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故费舍尔杰里科坎宁安虽或不能无暗合之时,而其全体却只在废物上。此其所以纳尔逊时代自纳尔逊时代,无畏舰时代自无畏舰时代,终不能合而为一也……若以其能建立规模,承先之后,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出世之晚,而不羞其规制之不出于正也。百五十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强,而布莱德罗德尼纳尔逊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Master Jucy《The letter to Chin Tomfaul》
http://ww2.sinaimg.cn/large/c9593aacjw1e4kjm50zqhj20su0zkwje.jpg
正如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战舰的轴心时代乃是1650年至1850年。
脱离了轴心时代的光辉,人类在中世纪陷入了黑暗——直至希腊罗马归来于文艺复兴!
脱离了轴心时代的光辉,战舰在20世纪陷入了沉沦——直至布莱克与纳尔逊的精神再次苏醒!
炮甲板,炮甲板。
是侧舷列炮甲板造就了ship of the line,
侧舷列炮甲板是战列舰的灵魂!
什么炮塔?尽是狗屁!
==================分割线==================
四万吨轻松匹敌各国超级战舰之复古屠龙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
Tourville, France Cuirasse de ligne 下水 1938
排水量:
38,730 吨 空载; 41,440 吨 标准; 43,000 吨 正常; 44,248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762.37 英尺 / 734.91 英尺) x 118.11 英尺 x (34.12 / 34.84 英尺)
(232.37 m / 224.00 m) x 36.00 mx (10.40 / 10.62 m)
武器:
18 - 18.11" / 460 mm 45.0 倍径 火炮 - 3,218.75磅 / 1,460.00千克 炮弹, 50 每门炮
后装炮 炮郭炮座, 1938 Model
18 单个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18 船体上 在炮郭- 深海限制使用
16 - 5.12" / 130 mm 45.0 倍径 火炮 - 67.62磅 / 30.67千克 炮弹, 400 每门炮
高平两用炮 带输弹机的甲板炮座, 1938 Model
8 单个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船侧重量 59,019 磅 / 26,771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5.7" / 400 mm 426.51 英尺 / 130.00 m 14.76 英尺 / 4.50 m
艏艉: 0.58" / 15 mm 1.91 英尺 / 0.58 m 6.26 英尺 / 1.91 m
306.49 英尺 / 93.42 m 无装甲艏艉
上部: 16.9" / 430 mm 328.08 英尺 / 100.00 m 6.56 英尺 / 2.00 m
主装甲带覆盖 89%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18.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3.15" / 80 mm 524.93 英尺 / 160.00 m 32.81 英尺 / 10.0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104.99 英尺 / 32.0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15.9" / 405 mm 7.87" / 200 mm -
第二组: 1.18" / 30 mm 1.18" / 30 mm 1.18" / 30 mm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7.87" / 200 mm
首楼: 0.00" / 0 mm尾甲板: 7.09" / 180 mm
- 指挥塔前部 16.93" / 430 mm, 后部 11.81" / 300 mm
示意图: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4 轴,, 108,884 轴马力 / 81,227 Kw = 28.50 节n 航程 7,500海里 在 12.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2,808 吨
人员:
1,492 - 1,940
花费:
£24.729 百万 / $98.916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5,999 吨, 14.0%
- 火炮: 5,999 吨, 14.0%
装甲: 19,978 吨, 46.5%
- 装甲带: 6,207 吨, 14.4%
- 防鱼雷舱壁: 2,007 吨, 4.7%
- 军备: 3,345 吨, 7.8%
- 装甲甲板: 7,659 吨, 17.8%
- 指挥塔: 760 吨, 1.8%
机械: 2,981 吨, 6.9%
船体,配件和设备: 9,772 吨, 22.7%
燃料,弹药和补给: 4,270 吨, 9.9%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77,256 磅 / 35,043 K千克 = 26.0 18.1 " / 460 mm 炮弹或者 11.7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2.15
稳心高 21.2 英尺 / 6.5 m
横摇周期: 10.8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47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19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54
船型特征:
船体有一个平甲板,
一个直球鼻型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508 / 0.512
长宽比: 6.22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32.21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2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28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30.00 度
船尾外伸: 9.84 英尺 / 3.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25.00%,30.51 英尺 / 9.30 m,23.62 英尺 / 7.20 m
- 前甲板: 30.00%,23.62 英尺 / 7.20 m,22.31 英尺 / 6.80 m
- 后甲板: 25.00%,22.31 英尺 / 6.80 m,22.97 英尺 / 7.00 m
- 船尾甲板: 20.00%,22.97 英尺 / 7.00 m,25.59 英尺 / 7.80 m
- 平均干舷: 24.00 英尺 / 7.32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87.9%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76.5%
水线面积: 60,603 平方英尺或 5,630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85%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180 l磅/平方英尺或者 878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2
- 纵向: 2.04
- 全部: 1.00
足够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优秀的海船,舒适, 能够在最恶劣的天气开火
哼! 风帆巡航,薄甲堵漏,侧舷列炮乃T字头三大原教旨{:12:} 彼岸花火~ 发表于 2013-5-31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风帆巡航,薄甲堵漏,侧舷列炮乃T字头三大原教旨
薄甲堵漏是邪教。
风帆战舰从来是把水线和主炮甲板做得最厚,防护重量全线压上,不得已才靠堵漏。人家36磅打穿了才需要堵,24磅、18磅可以防御住。邪教就只能防个12磅炮,大一点的都靠堵。风帆战舰若是这样,几轮炮击就死球了。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3-6-1 01:10 编辑
续:
日本、美国、德国人,愚蠢地在其超级战列舰上浪费着宝贵的吨位。
如果将大和的吨位赠与古典海军神殿,会发生什么呢?
Republique, France Cuirasse de ligne 下水 1939
排水量:
60,491 吨 空载; 65,344 吨 标准; 69,500 吨 正常; 72,825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848.24 英尺 / 823.49 英尺) x 131.23 英尺 x (38.06 / 39.54 英尺)
(258.54 m / 251.00 m) x 40.00 mx (11.60 / 12.05 m)
武器:
18 - 20.87" / 530 mm 52.0 倍径 火炮 - 5,070.63磅 / 2,300.00千克 炮弹, 60 每门炮
后装炮 炮郭炮座, 1939 Model
18 单个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18 船体上 在炮郭- 深海限制使用
28 - 5.12" / 130 mm 45.0 倍径 火炮 - 67.61磅 / 30.67千克 炮弹, 400 每门炮
高平两用炮 带输弹机的甲板炮座, 1939 Model
14 单个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船侧重量 93,164 磅 / 42,259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8.1" / 460 mm 606.96 英尺 / 185.00 m 14.76 英尺 / 4.50 m
艏艉: 0.58" / 15 mm 1.91 英尺 / 0.58 m 6.26 英尺 / 1.91 m
214.63 英尺 / 65.42 m 无装甲艏艉
上部: 20.1" / 510 mm 492.13 英尺 / 150.00 m 6.56 英尺 / 2.00 m
主装甲带覆盖 113%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20.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3.94" / 100 mm 656.17 英尺 / 200.00 m 39.37 英尺 / 12.0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104.99 英尺 / 32.0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20.1" / 510 mm 12.6" / 320 mm -
第二组: 1.97" / 50 mm 1.97" / 50 mm 1.97" / 50 mm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8.66" / 220 mm
首楼: 0.00" / 0 mm尾甲板: 7.87" / 200 mm
- 指挥塔前部 20.87" / 530 mm, 后部 17.72" / 45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4 轴,, 210,200 轴马力 / 156,809 Kw = 30.00 节n 航程 12,500海里 在 14.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7,480 吨
人员:
2,139 - 2,782
花费:
£45.335 百万 / $181.339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10,637 吨, 15.3%
- 火炮: 10,637 吨, 15.3%
装甲: 32,125 吨, 46.2%
- 装甲带: 9,802 吨, 14.1%
- 防鱼雷舱壁: 3,763 吨, 5.4%
- 军备: 6,220 吨, 8.9%
- 装甲甲板: 10,935 吨, 15.7%
- 指挥塔: 1,405 吨, 2.0%
机械: 5,687 吨, 8.2%
船体,配件和设备: 12,042 吨, 17.3%
燃料,弹药和补给: 9,009 吨, 13.0%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105,289 磅 / 47,758 K千克 = 23.2 20.9 " / 530 mm 炮弹或者 15.2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2.45
稳心高 29.3 英尺 / 8.9 m
横摇周期: 10.2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49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16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50
船型特征:
船体有一个平甲板,
一个直球鼻型船首 和圆形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591 / 0.596
长宽比: 6.28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28.70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4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32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30.00 度
船尾外伸: 6.56 英尺 / 2.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25.00%,31.50 英尺 / 9.60 m,24.28 英尺 / 7.40 m
- 前甲板: 25.00%,24.28 英尺 / 7.40 m,22.97 英尺 / 7.00 m
- 后甲板: 30.00%,22.97 英尺 / 7.00 m,23.95 英尺 / 7.30 m
- 船尾甲板: 20.00%,23.95 英尺 / 7.30 m,27.56 英尺 / 8.40 m
- 平均干舷: 24.89 英尺 / 7.59 m
船头易上浪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113.0%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64.3%
水线面积: 78,410 平方英尺或 7,284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77%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195 l磅/平方英尺或者 954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3
- 纵向: 1.80
- 全部: 1.00
狭小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优秀的海船,舒适, 能够在最恶劣的天气开火
H44都不怕啊! LeSoleil 发表于 2013-5-31 2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续:
日本、美国、德国人,愚蠢地在其超级战列舰上浪费着宝贵的吨位。
抢到T位天下无敌,抢不到T位无能为力……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6-1 0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抢到T位天下无敌,抢不到T位无能为力……
抢不到自己转向啊 {:17:}深海限制使用
无数采用炮郭副炮的战列舰,都先后取消了靠近艏艉处的炮郭副炮。历史已经做出了选择,炮塔替代炮郭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距离水线处5米以上的炮郭副炮,尚且无法在高海况下有效射击,这种距离水线只有区区3米的炮郭,只怕是在地中海使用都成问题。
打倒炮郭邪教,多炮塔万岁。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3-6-1 15:25 编辑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6-1 1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深海限制使用
无数采用炮郭副炮的战列舰,都先后取消了靠近艏艉处的炮郭副炮。历史已经做出了选择, ...
1920年代就有了从水下伸出射击的12寸炮,密封不是问题。炮位依中央火控指挥行事。之前只是怕上浪进水,密封做不好而已。
另外SPS无法模仿主装甲带以下部渐弱的方式增加高度。实际上4.5米的400mm板子延到200mm水下,高度5米应无问题。 LeSoleil 发表于 2013-6-1 15: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20年代就有了从水下伸出射击的12寸炮,密封不是问题。炮位依中央火控指挥行事。之前只是怕上浪进水,密 ...
{:17:}位置低的火炮绝对影响射击,密封问题依然存在,二战时期依然有海水倒灌入炮塔的例子。
别说是炮郭炮,就算是炮塔炮,布置在两舷位置的都是垫高比较好。
美国新式战列舰/巡洋舰上面的5/38炮都是中央火控的,只有很少部分是布置在露天甲板上的,绝大部分都是垫高的。垫高位置的显然不容易受到海浪影响。
意大利的90高射炮,维内托上面的是垫高的,用得好好的。多里亚级上面的没垫高,就遇到海水倒灌导致RPC系统损坏的情况。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6-1 1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位置低的火炮绝对影响射击,密封问题依然存在,二战时期依然有海水倒灌入炮塔的例子。
别说是炮郭 ...
专注加强一下,不是不能解决的嘛。 LeSoleil 发表于 2013-6-1 16: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专注加强一下,不是不能解决的嘛。
T头抢的再好,炮郭炮也只能实现一舷开火,另一舷的炮还得歇着。
除了上浪问题还有仰角问题。
炮郭炮的仰角貌似悲催,对于交战距离几百米到几公里的近代海战没问题,而有了现代火控和雷达之后交战距离保持在1万码开外的情况下你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呢?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6-1 17: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头抢的再好,炮郭炮也只能实现一舷开火,另一舷的炮还得歇着。
除了上浪问题还有仰角问题。
是呀,一侧就够了呀。四万吨战舰一侧9门46cm还不服?大和级战舰一侧9门53cm还不服?
仰角问题我留了足够空间,可以实现。请看示意图。 LeSoleil 发表于 2013-6-1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呀,一侧就够了呀。四万吨战舰一侧9门46cm还不服?大和级战舰一侧9门53cm还不服?
仰角问题我留了足够 ...
如果你将炮郭的仰角和射界以及效能都设计到和炮塔没区别的话,那么同样管数下,炮郭即使能比炮塔轻点,也不可能轻到一半的地步。你这个设计对炮郭重量的估算肯定是有问题的。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6-1 2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你将炮郭的仰角和射界以及效能都设计到和炮塔没区别的话,那么同样管数下,炮郭即使能比炮塔轻点, ...
侧面120度就够了嘛。要炮塔射界那么大做什么。
原教旨,原教旨。 LeSoleil 发表于 2013-6-1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侧面120度就够了嘛。要炮塔射界那么大做什么。
原教旨,原教旨。
120度你也省不下一半的重量。为保证转到最大角度后不露腚,120度的射界,炮郭装甲就得有240度。而且是每门炮都要有240度。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6-2 1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20度你也省不下一半的重量。为保证转到最大角度后不露腚,120度的射界,炮郭装甲就得有240度。而且是每 ...
你搞清楚炮郭的结构再来扯。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3-6-2 20:52 编辑
LeSoleil 发表于 2013-6-2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搞清楚炮郭的结构再来扯。
好吧,你说的是那种在墙上开个洞只靠炮本身转的炮郭?那个问题只怕更多。 你设计的炮郭炮,是用舷侧装甲代替了炮塔的装甲,所以省下了这部分重量,但省下了这部分炮塔的装甲重量能有多少?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设计的炮郭炮是如何输弹的?传统炮塔战列舰巨炮的输弹机构要伸入几层甲板,那巨大的体积和高度,你这巳在甲板之下的郭炮,装输弹机的空间够吗?
18门在舷侧均匀分布的单个巨炮,肯定需要18套大型的输弹机,这部分重量有多大?
我怎么也觉得18门单炮加上18套单个输弹机的重量,要远大于装在三个炮塔里的三联装共九门炮的重量。何况你的18门炮郭炮的口径还要大的多。 到处乱逛 发表于 2013-6-3 0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设计的炮郭炮,是用舷侧装甲代替了炮塔的装甲,所以省下了这部分重量,但省下了这部分炮塔的装甲重量能有 ...
我不支持楼主的设计,但是你也太无知了,本末倒置,提弹井的尺寸和规格是匹配炮塔的,没炮塔了还要什么巨大高度的提弹井?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扯什么扯。 栗林忠道 发表于 2013-6-3 0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支持楼主的设计,但是你也太无知了,本末倒置,提弹井的尺寸和规格是匹配炮塔的,没炮塔了还要什么巨 ...
再怎么每门炮也需要一套大型输弹机吧?没有提弹井,而是弹药库、输弹机跟每门炮同甲板水平布置,也需要很大重量和体积的,六套这样的机构加六门更大口径的巨炮,重量和体积会小于一个口径更小的三联装炮塔及匹配的输弹机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