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战役期间美军的反特攻的策略是不是有问题?
本帖最后由 patrik 于 2013-6-18 05:23 编辑如题。冲绳战役不仅要打赢,还要摧毁大日本帝国对于本土决战的最后信心。几千架飞机换来美军几千人阵亡,给日本人打了针鸡血。如果在本土作战,特攻部队离目标更近,而且把作战重点放在更脆弱的登陆舰登陆艇上(当时日本神风飞行员有击中登陆艇的能力?),他们觉得战果会更大。
说回冲绳,这场战役中盟军舰队层层设防:战斗机——雷达哨舰——舰艇的防空火力等等。我未见其明。
为什么不像菲律宾战役之大蓝毯行动或者后世的制裁伊拉克一样执行以空优为目标的巡航压制行动呢?
作战草案是这样的:
首先最大限度的提升战斗机在舰载机部队中的比例,做到平均每天可以出动1000架次的战斗机在日本上空进行巡逻作战。这些战斗机采用双机编队,视野宽在10KM,每天在日本领土上空巡航3.5小时,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特攻部队都是从西日本尤其是九州起飞的。我想把巡航区/禁飞区设定为12万平方公里应该不离谱。
那么,1000架次÷2X3.5小时X500公里/小时X10KM=8750000架次·平方公里·小时
再除以12万平方公里的巡航区。
那就是说这个巡航区/禁飞区内每平方公里每天承受73架次·小时的巡航量。
再考虑到全日本也没几个能做夜间攻击的神风,那就是146架次·小时了。
试问这种压制的力度,还不能让神风无计可施嘛?{:12:} 日本本土的防空火力,显然不是海外殖民地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个禁飞区只能在对手基本失去制空权和防空能力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可行。否则损失将远超过现实中。飞行员的性命显然比步兵和水兵宝贵得多,登陆艇在高层眼中自然不如战斗机有价值。 再说了,战役重点现在是在冲绳,你把主力航母编队拉去轰炸日本本土,冲绳战区万一失败怎么办?那边已经有B-29日夜轰炸,难道你的舰载机比超级堡垒威力更加强大?与其画蛇添足,不如集中精力做好眼前。至于楼主考虑的,在进攻本土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里已经有了,用航母编队对沿海机场、军工、炮台进行大规模轰炸。一句话,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funk1999 发表于 2013-6-19 16: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说了,战役重点现在是在冲绳,你把主力航母编队拉去轰炸日本本土,冲绳战区万一失败怎么办?那边已经有B- ...
这就是资源调配的问题了。
陆航调动更多的攻击机驻吕宋岛密接支援冲绳,马里亚纳群岛群岛的B29直接轰炸冲绳(虽然那时候的重轰支援步兵的效能不高) patrik 发表于 2013-6-19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就是资源调配的问题了。
陆航调动更多的攻击机驻吕宋岛密接支援冲绳,马里亚纳群岛群岛的B29直接轰炸 ...
陆航攻击机?A-20之类的了,吕宋飞冲绳,那不是要了老命了,嫌飞行员死的不够多么?B-29炸冲绳,就更不靠谱了。空中打击的第一原则,击敌有生,敌人支撑战争的工厂、交通枢纽是首要打击目标。而对付对方空中力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敌人消灭在机场,所以工厂、车站、桥梁、油库、港口、机场才是打击目标,B-29不去干这个,跑冲绳玩高空点轰炸,那李梅一定会被解除职务的。 patrik 发表于 2013-6-19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就是资源调配的问题了。
陆航调动更多的攻击机驻吕宋岛密接支援冲绳,马里亚纳群岛群岛的B29直接轰炸 ...
归根结底,战略轰炸和战术支援的目的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楼主试图用战术力量解决战略层面问题,本身就是对空中力量使用不够了解。 吕宋到冲绳直线距离至少在1500公里,陆航攻击机跑过去只能带100磅炸弹进行自杀攻击,估计大部分还没到目标就坠毁了。 funk1999 发表于 2013-6-20 0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吕宋到冲绳直线距离至少在1500公里,陆航攻击机跑过去只能带100磅炸弹进行自杀攻击,估计大部分还没到目标 ...
我说的是穿梭轰炸{:08:} patrik 发表于 2013-6-20 1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是穿梭轰炸
又不是重型轰炸机,不好穿吧?航程还是不够,总不能到日本降落吧?直线最近就是鹿儿岛了。目测直线航程过两千了,飞不到的。麻烦先看看地图好了 patrik 发表于 2013-6-20 1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是穿梭轰炸
中途还要经受台湾日本空中力量拦截,这完全是让陆航送死战略啊! 楼主忽视了日本战斗机的力量,也忽视了人的极限,你那只是单纯的数字游戏,体力 ,士气,发动机寿命,燃油等等物质和人力的消耗,都需要从美国本土运来,飞行员要轮换.被打掉几个士气也会低落,被消耗的绝对要比神风造成的大. funk1999 发表于 2013-6-20 18: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不是重型轰炸机,不好穿吧?航程还是不够,总不能到日本降落吧?直线最近就是鹿儿岛了。目测直线航程过 ...
吕宋起飞,在冲绳上空盘旋1小时等待命令,在冲绳降落。
有问题嘛?{:12:} 本帖最后由 HMSD 于 2013-6-21 08:12 编辑
菲律宾战役的时候,日军在菲律宾已经没多少可用的飞机了,更不用说飞行员;海湾战争的时候,联军整体水平比伊拉克高好几个层次。
冲绳战役的时候,先不说科技水平的局限,日本本土的防空力量和战斗机部队水平绝非菲律宾可比,也超过台湾地区的日军,而美军最初受限于冲绳机场建设的问题,最初阶段对神风攻击确实存在一些应对短板。
但是从战役进程来看,美军在确保日本海军无力干预战役和在冲绳有了足够的机场之后,确实采取了对九州的压制方针,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神风攻击的杀伤力。问题是以那时的技术条件,不可能做到每架飞机每个机场都能及时拦截或压制的吧
再说,那个时候的单发战斗机可没有雷达,也没有预警机那一说,总不能让军舰开到九州近海去探测吧 patrik 发表于 2013-6-21 0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吕宋起飞,在冲绳上空盘旋1小时等待命令,在冲绳降落。
有问题嘛? ...
你确定续航力足够?直飞都够呛,还滞空一小时?你以为是F-15啊?都说了直线航程1500KM以上了... 请分清“穿梭轰炸”和“转场”的不同含义好吧{:40:} funk1999 发表于 2013-6-21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确定续航力足够?直飞都够呛,还滞空一小时?你以为是F-15啊?都说了直线航程1500KM以上了... ...
你咋就恁顽固呢?对于P51这样的二战护航战斗机而言,1500公里算个啥?
不要说穿梭轰炸了,P51可以把B17护航到1700公里外的目标然后再护回来。应该也可以对1500公里处的目标实施战术轰炸然后降落。
B字头和A20这样的中型轰炸机和大型攻击机,执行1500公里外的战术攻击任务如同小菜一碟。 gf4200ti 发表于 2013-6-21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忽视了日本战斗机的力量,也忽视了人的极限,你那只是单纯的数字游戏,体力 ,士气,发动机寿命,燃油等等物 ...
海航的战斗机压制住九州的日本空军之后,驻菲律宾甚至冲绳的空军完全可以无忧无虑的进行地面攻击。
PS:太平洋战争中显示出美国陆军在夺岛作战本身的地面战斗对海空军依赖太大,如果能自力更生的话仗就好打多了。 patrik 发表于 2013-6-21 15: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咋就恁顽固呢?对于P51这样的二战护航战斗机而言,1500公里算个啥?
不要说穿梭轰炸了,P51可以把B17 ...
呵呵,无语了。P-51转场航程3700多,不代表战斗半径达到1500,那是不带武器装备,带满副油箱,不留战斗余油的情况下。以产量最大的D型来说,作战航程1858KM,单程都悬乎。45年型带上副油箱马马虎虎一个来回,战斗能力就不要说了。这种极限航程作战战斗力请参考酒井三郎关于瓜岛作战的回忆录。
F/A-18大黄蜂转场航程3700,实际作战半径按最大的高空模式不过400海里;B字头,B-25航程算不错了,才2170,轰炸东京的故事知道吗?就是目标航程超过700海里才飞不到中国。
建议楼主进补一下空军基础知识再发帖。 当年诺曼底登陆后美帝可是拿下了制空权的了,但依然有阿登反击战,所以没有E-3 E-2,谈空中封锁没有漏洞很难,神风就是捡漏洞的. patrik 发表于 2013-6-21 0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吕宋起飞,在冲绳上空盘旋1小时等待命令,在冲绳降落。
有问题嘛? ...
吕宋起飞,在冲绳盘旋一小时,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