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海峡之战修改版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7-30 02:58 编辑牢记,牢记,1941年5月24日,彼时发生的丹麦海峡之战,绝没有理由被遗忘。但是其中的船呢?我知道胡德号在交战开始8分钟后便殉爆了,我还知道威尔士亲王号最终释放烟雾脱离了战斗。可如果换一艘船呢?如果是英王乔治五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搭档,情况又会如何?我们被教导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无法复制,过程却能被学习,被掌握,被融会贯通。在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记录当时战况的文字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并从双方选择的战术中,领会到他们的用意。
交战双方情况
英方: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诺福克号重巡洋舰,萨福克号重巡洋舰
德方:俾斯麦号战列舰,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数据参考
在史实的交战过程中,俾斯麦号共发射了93发炮弹,命中胡德号1发,命中威尔士亲王号3发,命中率为4.3%;欧根亲王号共发射了179发炮弹,命中胡德号1发,命中威尔士亲王号4发,命中率为2.79%。
依照开火指令,威尔士亲王号原应发射74发炮弹,但由于故障问题,实际仅发射了55发炮弹,命中俾斯麦号3发,命中率5.45%;诺福克与萨福克号未有任何命中记录。
以上射击数据出自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与Battleships: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这两本书。
注释:英王乔治五世号的炮塔也存在一些故障问题,但情况要比威尔士亲王号好得多。
史实战斗态势参考图
威尔士亲王号的官方航海图
http://www.hmshood.org.uk/reference/official/adm234/234509encIVb.gif
威尔士亲王号的齐射落点图
http://www.hmshood.org.uk/reference/official/adm234/234509encIVa.gif
提示
1)史实战斗过程中,英德双方的航迹路线并非平行,因此德国炮弹击中英国装甲时,除了垂直向上的入射角外,还有水平向上的入射夹角,这个夹角约在30-40度之间;这个夹角显著加大了实际入射角,使得穿甲难度大幅提升,因此从甲弹对抗的角度来说,采取这种快速接近的战术策略,是对英方有利的。
2)但从炮术的角度来说,英方采取的航向是较为不利的,这种斜向对敌姿态,是最容易被敌方炮火命中的;例如一个高10m/宽30m的目标,若以45度角面对入射炮弹,则对炮弹来说,该目标相当于一个高10m/宽42.4m的目标,因此更容易被命中。
本讨论帖的目的,是探讨双方所采取之战术是否合理,并总结其得失,因此用英王乔治五世号替换了胡德号,以规避弹药库殉爆这桩偶然性较高的事件对结果造成的偏差。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7-19 22:56 编辑
炮弹和装甲板的复合夹角公式
cos实际法线角=cos垂直法线角*cos方位法线角
史實中英方所用策略看來更受砲耳軸傾斜的影響?
俾斯麥和歐根保持戰列線的原因似乎連海戰後調查的德海軍人員也不理解
四联装炮塔的酱油之旅······
为何6号命中的出口比入口高·
感觉KGV的主炮做成3*3都比现实中的4+2+4要好。 猫失前爪 发表于 2015-3-18 23:39
四联装炮塔的酱油之旅······
为何6号命中的出口比入口高·
水漂彈或是被甲板裝甲反彈了? 神教,如果排除胡德那发人品弹的话,英舰应该能够占据绝对优势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