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沟补完计划之229战车系列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3-9-15 18:31 编辑坑沟补完计划之229战车系列
本文内容背景为多年前架空活动之法国剧本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1216-1-1.html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1032-1-1.html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1017-1-1.html
随着机动防御理论的确立和西班牙内战的战训,法国陆军深刻的意识到,单纯依赖静态的兵力进行死守式的防御是不现实的,要实现高效的防御作战必须攻守结合,动静结合,并为此开始设计新一代装甲作战车辆。同时,有感于各式各样的杂式装甲车辆后勤维护颇为为难,而且经常出现零件供应混乱的局面,法军于1937年决定,尽可能实现底盘的通用化,并于1938年开始面向主要车辆制造厂商展开重型履带底盘、轻型履带底盘和轮式装甲底盘招标,最终在1939年雷诺、雪铁龙和潘哈德公司分别中标。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下面将分别展示这几种底盘及其变形车。
第一部分:重型通用底盘及其变形车
1、重型底盘:这是1939年雷诺公司在其发展的“非洲豹”通用坦克底盘的基础上去掉炮塔而来的。“非洲豹”采用革命性的分级防护思想,通过增加不同的防护组件来完成侦察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等的任务。可见,重型通用底盘天生就是坦克的底子,法军计划用它的各种变形车来装备仅有的4个装甲军,其统一的零件需求将极大的简化装甲军的后勤。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车高:1.4米(至顶甲)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自重:25.4吨
最大承载质量:45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
成员:1人,驾驶员
2、进化版“非洲豹”坦克:雷诺公司于1939年初研制成功的一款通用坦克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车高:2.25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中型坦克状态),36.7吨(防护增强型中型坦克状态),41吨(重型坦克状态),45吨(城市战坦克状态)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炮塔正面楔形附加装甲15毫米,上部200毫米60度,下部80毫米20度,颈圈250-60毫米,侧面装甲80-30毫米,顶部30-15毫米,尾部30毫米,底部15毫米。
时速:55千米(中型坦克状态);45千米(重型坦克状态);40千米(城市战坦克状态)
最大行程:450千米(中型坦克状态)
火炮:施耐德75毫米L62.5炮一门,备弹40发(带下车步兵),56发(中型坦克状态时不带下车步兵,将下车步兵作为改为弹药架时状态),俯仰角-7——20度
机枪:7.5毫米机枪1,备弹1000发
成员:6人,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自动步枪手、掷弹手(后两者为下车步兵,一般仅在担任侦查坦克时搭载)
3、重型步兵战车:旨在为坦克部队提供足够的装甲步兵支援而建造的一款具备和坦克同样防护与机动能力的战车,仅装备于装甲军之中。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常备状态),41吨(重型坦克状态),45吨(城市战坦克状态)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时速:55千米(常备状态);45千米(重防护状态);40千米(城市战状态)
最大行程:450千米(常备状态)
火炮:1935型37毫米L70机关炮一门,备弹300发,弹链供弹,俯仰角-8——30度;40毫米砰砰炮一门(炮塔右侧独立俯仰挂舱),备弹80发,弹链供弹,俯仰角-8——80度;30联装82毫米火箭弹发射箱一具(炮塔左侧独立俯仰挂舱),俯仰角-8——45度
机枪:7.5毫米机枪1,备弹1000发
成员:11人,车长、炮长、驾驶员、下车步兵8人(步枪手3,自动步枪手3,枪榴弹射手2)
4、坦克截击车(突击炮):装甲部队需要这种自行化的重型直瞄火力,用以应对装甲部队不能绕过的坚固支撑点,或者坦克不能有效摧毁的敌方重型装甲目标,同样,这种车辆也用于防御作战。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44吨
装甲:首上50+30毫米20度和30+20毫米9度,首下80+5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螺接(附加装甲);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附加装甲,裙板20毫米+附加装甲;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炮室正面100毫米,尾部30毫米,顶部15毫米。
时速:40千米
最大行程:380千米
火炮:130毫米L50改进型海军炮一门,备弹40发,分装弹药,俯仰角-5——18度;
机枪:7.5毫米机枪1,备弹1000发
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装填手
5、155毫米自行火炮:伴随装甲部队推进的重型自行火炮,搭载一门M1935式155毫米L45加农炮,负责提供火力支援,必要时也可直瞄射击。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8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
时速:55千米(中型坦克状态);45千米(重型坦克状态);40千米(城市战坦克状态)
最大行程:450千米
时速:45千米
最大行程:380千米
火炮:M1935型155毫米L45炮一门,备弹40发,分装弹药,俯仰角-5——55度;
机枪:7.5毫米机枪1,备弹1000发
成员:6人,车长、炮长、驾驶员、3装填手
6、120-150毫米自行重迫击炮:配属给装甲营的自行化重型迫击炮,负责为营级单位提供重炮支援。
性能:
车体长:6.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
时速:55千米
最大行程:450千米(中型坦克状态)
火炮:120或150毫米迫击炮一门,备弹120发,俯仰角30——85度;
成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装填手
7、双37重型自行高射炮:配属给各装甲营、坦克截击营、装甲步兵营,装甲工兵营等重装甲单位的防空排,负责近程防空任务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中型坦克状态)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
时速:55千米
最大行程:450千米
火炮: 37毫米L70防空炮2门,弹链供弹,备弹1200发,俯仰角-5——85度;
成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装填手
8、工兵战车:重装甲部队中的战斗工兵的坐骑,负责以喷火和爆破方式清障,车上搭载有大量爆破器材,可以派出战斗工兵下车爆破破障。因为其从事的几乎都是武装拆迁任务,所以几乎所有战车都在裙板上漆有“文明执法”的汉字。
性能:
车体长:6.2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铸造摇摆炮塔正面90毫米侧面60毫米。
时速:55千米
最大行程:450千米
火炮: 8具280毫米火箭弹发射架,俯仰角25——85度;210毫米抛雷器一具,备弹40发
火焰喷射器:一具,喷射距离80-100米(取决于燃料类型),喷射时间30秒
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车前备有推土铲,车后备有驻锄
成员:6人,车长、驾驶员、抛雷器装填手、抛雷器射手、2爆破手
9、装甲指挥车:重装甲部队的指挥单位也往往需要靠近前线,因此需要一款与坦克有同等防护等级的指挥车辆,本车为此而生。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
时速:55千米
最大行程:450千米
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成员:6人,车长、驾驶员、4指挥参谋人员
10、装甲抢救车:如坦克在一线因损伤而丧失行动能力时需要出动防护等同于坦克的本型抢救车将其牵引至后方修理。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
时速:55千米
最大行程:450千米
吊车一幅,最大起吊能力18吨
电焊机一部
车前备有推土铲,车后备有驻锄
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成员:6人,车长、驾驶员、吊机操作员、电焊员、2维修员
11、装甲架桥车:战场上常常出现各种坦克装甲车辆难于逾越的沟壑河流,本车将冒着敌军的炮火突击架设工兵桥。
性能:
车体长:6.2米
车宽:3.6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5米
发动机:500马力柴油机(早期),520马力柴油机(晚期),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34.5吨
装甲:首上50毫米20度和30毫米9度,首下80毫米40度和50毫米20度,整体铸造;侧面30毫米0度和30毫米26度,裙板20毫米;背面30毫米70度和20毫米30度;顶底15毫米。铸造+焊接结构。铸造摇摆炮塔正面90毫米侧面60毫米。
时速:55千米
最大行程:450千米
20米级工兵桥一部
车前备有推土铲,车后备有驻锄
成员:4人,车长、驾驶员、架桥员、引导员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3-9-8 00:37 编辑
第二部分:轻型通用底盘及其变形车
法军相当清楚,以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不可能将所有陆军机械化部队都编成重型装甲部队,编成并维持4个重型化大编制的装甲军已经是极限了。而另一方面,虽然有《法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先,但法军相当清楚,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依然存在本土遭遇入侵的风险。面对可能攻入法国国境的大批敌军机械化部队,4个宝贵的装甲军明显不敷使用(按照机动防御理论,装甲军的任务是在敌军进攻锋线出现裂缝时果断穿插,由此达到挫败敌军进攻的目的,也就是说,这支力量从战役和战术的层面都是强调进攻的,显然不应该作为战役或战术防御力量),因此需要一批小型化的廉价履带车辆,构成预想中的能够快速增殖补充的轻机械化部队,用于战役战术防御。
1、轻型通用底盘:雪铁龙公司基于克里斯蒂式传动装置制成的小型装甲化履带底盘,其悬挂装置最大可以承载18吨的重量。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车高:1.61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自重:7吨
最大承载质量:18吨
装甲:首上下、侧面皆为20毫米,背面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1人,驾驶员
2、轻型坦克截击车:本车旨在使用尽可能轻型的底盘来获得有效的对抗潜在敌方的轻型和中型坦克的履带式装甲车辆。最初设计时主炮前置,后来按照另一位面的反贼史司的建议,修改为主炮后置的“倒坐观音”式样,不过坦克截击车的装甲结构与轻型通用底盘有些差异,这将在下文列出。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车高:1.75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越野250公里
战斗全重:16.5吨
火炮:75毫米L50炮1门,俯仰角-5——18度,备弹40发。
机枪:7.5毫米机枪2,各备弹1000发。
装甲:尾部上下为20+40毫米,侧面20+15(三角柱状装甲储物箱)+8(裙板)毫米,首上下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
3、152毫米自行重步兵炮:法军注意到德军的150毫米重步兵炮是一种相对轻便的大口径直射武器,可以有效摧毁野战甚至永备工事,运用得当将是一款陆战利器。根据陆军高层决策者“秉制山寨”的思想,仿制了152毫米重步兵炮,并将其装备在轻型通用底盘上,成为152毫米自行重步兵炮,主要作为直瞄火力支援步兵和轻装甲部队。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7.5吨
最大速度:公路50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越野250公里
火炮:152毫米L11.5炮1门,俯仰角-5——45度,备弹36发。
机枪:7.5毫米机枪1,备弹1000发。
装甲:首上下为20+40毫米,侧面20+15(三角柱状装甲储物箱)+8(裙板)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
4、105毫米自行火炮:用于支援轻装甲部队防御的自行化装甲榴弹炮,上面搭载一门1936型105毫米榴弹炮。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3.5吨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越野250公里
火炮:1936型105毫米榴弹炮1门,俯仰角-5——45度,备弹40发。
装甲:首上下、侧面20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装填手
5、120-150毫米轻型自行迫击炮:用于支援轻装甲部队的大口径自行迫击炮。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车体高:1.61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3.5吨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越野250公里
火炮:120毫米迫击炮1门,备弹40发。
装甲:首上下、侧面20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装填手
6、单37毫米轻型防空炮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6.5吨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越野250公里
火炮:37毫米L70防空炮1门,备弹600发,弹链供弹。
装甲:首上下20+40毫米,侧面20+8(裙板)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
7、轻型装甲抢救车:本车用于战场回收战损之各种轻型装甲车辆,如轻型坦克截击车等。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车体高:1.61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6.5吨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越野250公里
吊机一部
电焊机一部
装甲:首上下20+40毫米,侧面20+15(装甲储物箱)+8(裙板)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
8、装甲侦察车:此车不仅用于轻装甲部队,也同样是重装甲部队的履带式侦查力量,配备有弱化防护之后的重步兵战车的炮塔(前后侧面均为20毫米,顶部8毫米)。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车体高:1.61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6.5吨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450公里
火力:同重步兵战车
装甲:首上下20毫米,侧面20+8(裙板)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侦查员
9、装甲工程车:用于工程施工,车前备有土铲,车后备有驻锄,车身内有可拆卸式打桩机,重机械化部队和轻机械化部队都有使用。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打桩机一部
推土铲一副
驻锄一副
战斗全重:16.5吨
最大速度: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
火力:同重步兵战车
装甲:首上下20毫米,侧面20+8(裙板)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螺接(附加装甲)结构
成员:4人,车长、驾驶员、2工程兵
10、装甲输送车:装甲化的运输车,可与运送人员弹药等紧要物资,重机械化部队和轻机械化部队都有使用。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9.5吨(不载货状态),满载16.5
最大速度:满载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450公里
机枪:7.5毫米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装甲:首上下20毫米,侧面20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2人,车长、驾驶员。
11、装甲架桥车:配属轻装甲部队用于越障。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6.5吨
最大速度:满载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
机枪:7.5毫米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装甲:首上下20毫米,侧面20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4人,车长、驾驶员、架桥员、引导员。
12、轻型装甲工兵战车:配属轻装甲单位的战斗工兵使用。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3.5吨
最大速度:满载公路5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300公里
火焰喷射器:一具,射程80-100米(视燃料情况而定),喷射时间20秒。
机枪:7.5毫米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装甲:首上下20毫米,侧面20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3人、驾驶员、车长、爆破手。
13、轻型装甲指挥车:配属轻装甲部队的指挥单位。
性能:
车体长:5.56米
车宽:3米
底盘距地面:400毫米
履带宽度:0.4米
发动机:250马力柴油机,发动机前置
战斗全重:11.5吨
最大速度:公路 6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450公里
机枪:7.5毫米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
装甲:首上下20毫米,侧面20毫米,尾部及顶底8毫米,材质为轧制均质钢,焊接结构
成员:6人,车长、驾驶员、4指挥人员。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3-9-8 00:31 编辑
第三部分:轮式装甲底盘
法军的轮式装甲底盘选定了潘哈德公司的潘哈德178装甲车,只不过将该车的装甲布置结构加以简化,增大了发动机马力(150马力),将25炮替换成了HS404型20毫米机关炮,并改用焊接技术制造。此车除了原始的侦察型之外,还有两种变形车:潘哈德178信号车和潘哈德178 轮式突击炮。
性能:参见潘哈德178
1、潘哈德178侦察车
2、潘哈德178信号车
3、潘哈德178轮式突击炮:装备根据从西班牙战场上获得的德军75毫米L24炮的设计思想而制造的75毫米L24步兵炮,往往被配属给轻步兵单位。
竟然没人回帖,看我前来挽尊!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3-9-6 19:16 编辑大~挽~尊~术~~!
步兵坦克基本型应该还能带更多步兵才对。梅卡瓦IV乘员4人,根据资料不同载员3-6人,T-84改型BTMP-84,除了4个乘员外能带5-6步兵,非洲豹苏联型将至少带6人。 主要架空的是通用化思想啊,
但是似乎当时的技术水平达不到通用化的要求,而不是当时没有通用化的想法。
比如,中国现在已有重型通用底盘,但还是单独开发了坦克底盘,应该不是没有这个通用的想法,而是技术要求上还是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梅卡瓦的设计能成功,跟他的沙漠地形分不开,对机动性要求相对低一些。
再一个例子,日本的小豆坦克,一开始试验时,在中国东北的高粱地里因为田垄的缘故,根本跑不起来,后来专门重新设计解决问题。 jlsrc 发表于 2013-9-6 1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主要架空的是通用化思想啊,
但是似乎当时的技术水平达不到通用化的要求,而不是当时没有通用化的想法。
坦克底盘可以干很多事,二战时期各种坦克的各种变形车多的不胜枚举,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通用化。坦克的机动能力更多的是看单位功率和悬挂以及履带性能,布局的影响并不太大。之所以山寨梅卡瓦,就是看中它发动机前置且抗弹外形优良,前者能简化传动变速机构,且利于改装成各种变形车,后者的意义在二战不言而喻。通用化不在技术门槛有多高,而在于是否有意识的运用,别的也且不说,单说德棍对38T系列的种种改造就有这方面的思路和实践了,更别说后来的E系列。 go229 发表于 2013-9-6 2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坦克底盘可以干很多事,二战时期各种坦克的各种变形车多的不胜枚举,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通用化。坦克的机 ...
二战德国确实拿坦克改了不少突击炮、自行火炮等,
但是要看到当时是战时,德国因为种族主义政策,产能相对于巨大的需求来说远不能满足,才使用现成的底盘改的,
你看战后这么多年,这么多国家,哪个国家拿坦克底盘改装自行火炮了?包括以色列。
至于原因,就是两者的使用要求不同,导致底盘的技术条件不同,造价差距也大,越是重型的底盘这个问题越大,(看来主要还是经济的原因,但也是因为技术不同造成的)
所以你看现在通用底盘最多的一是轮式车辆,再就是轻型履带车辆。
虽说打仗时不管经济问题,但是技术要求高的底盘,生产时间也必然要长,还是对使用重型通用底盘有阻碍。 jlsrc 发表于 2013-9-6 2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战德国确实拿坦克改了不少突击炮、自行火炮等,
但是要看到当时是战时,德国因为种族主义政策,产能相 ...
战后的北思密达,伊拉克,三哥,都有用坦克底盘搞的自行火炮,我天朝也进行过实验。二战时,米地瓜把长脚汤姆架在坦克地盘上,搞成了M40-43自行火炮;牧师自行火炮是直接用M3中型坦克底盘加上炮的,相似的还有加拿大制造的雪克斯顿自行火炮;德棍那边也有一大把。能不能是技术问题,历史已经给出回答,能。至于想不想,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好歹画画构造图,再给个重量分配嘛,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一轻重量+世界第一强正面防护+世界第一强火力(130mm炮)的组合。 巴掌 发表于 2013-9-6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歹画画构造图,再给个重量分配嘛,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一轻重量+世界第一强正面防护+世界第一强火力(130mm ...
呵呵!很想看看他怎么平衡前部动力机组和主装甲的巨大重量。 巴掌 发表于 2013-9-6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歹画画构造图,再给个重量分配嘛,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一轻重量+世界第一强正面防护+世界第一强火力(130mm ...
TD有40吨呢,怎么是第一轻?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3-9-6 22:18 编辑
go229 发表于 2013-9-6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D有40吨呢,怎么是第一轻?
在这个威力和防护上当然是第一轻了。
我主要是说需要有内部结构和重量计算,你才能知道你的设计意图能否实现。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3-9-8 21:19 编辑
巴掌 发表于 2013-9-6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个威力和防护上当然是第一轻了。
我主要是说需要有内部结构和重量计算,你才能知道你的设计意图能否 ...
初步的粗略计算当然有,现列出如下:
底盘基础质量(含为固定附加装甲的组件、驾驶员及满载之燃油质量):20吨
战斗室装甲质量(为计算简便装甲密度按8计算):
正面装甲:矩形,宽1.9米,长2.3米,厚度30+40=70毫米,总体积0.3059立方米,但其中有一个长1.8米,宽1米的开口,其体积为0.126立方米,因此其质量为1.4392吨。
侧面装甲乘以2:梯形,上底1.22米,下底3.27米,高0.6米,厚度30+30=60毫米,总体积0.16164立方米,质量1.29312吨。
背面:矩形,长2.3米,宽0.7米,厚度30+30=60毫米,总体积0.0966立方米,质量0.7728吨。
顶面:矩形,长2.3米,宽1.22米,厚度15毫米,总体积0.04209立方米,质量0.33672吨。
炮盾:厚度80毫米,体积懒得算,反正给0.7吨足够了。
炮室突出部:两侧厚度60毫米,两侧形状类似梯形,为计算方便并设置冗余,上底取0.5米,下底取1.8米,高取0.6米,总体积0.0828立方米,质量0.6624吨;上面形状类似梯形,为计算方便,取上底0.5米,下底取1米,高取1.6米,厚度30毫米,总体积0.036立方米,质量0.288吨。
指挥塔:0.35吨,直径600毫米,厚度80毫米,以上质量计入了指挥塔上的若干潜望镜。
以上质量共计:1.4392+1.29312+0.7728+0.33672+0.7+0.6624+0.288+0.35=5.84224吨。
车体附加装甲质量:
车体附加前甲:四块,第一块长1米,宽2.3米,第二块长1.5米,宽2.3米,第三块长1.85米,宽1.3米,以上3者厚度为40毫米第四块长2.6米,宽0.5米,厚度为50毫米,总体积为0.092+0.138+0.0962+0.115=0.4412立方米,总质量3.5296吨。
侧面附加装甲:车体附加侧甲:两块,类似于梯形,下底长6米,上底长4.5米,平均高0.48米,厚0.03米,体积为0.1512立方米,总质量1.2096吨。
以上质量共计:3.5296+1.2096=4.7392吨。
以上两者之和即为底盘基础上增加之装甲质量:5.84224+4.7392=10.58144吨。
多出的成员质量:4人,以每人70公斤计,共0.28吨。
武器系统:火炮质量,以毛国之130L50式舰炮改良而来,重点在于减重,使用轻弹,寿命缩短至300发,预计全炮质量在3.4吨,连同炮架伺服机构等约为7吨。
炮弹质量,40发,其中弹头质量25千克,药筒质量12千克,一组弹药37千克,共计1.48吨(由于使用油箱弹药架,所以弹药架质量略去不计)。
以上总质量=20+10.58144+0.28+7+1.48=39.344吨。
为设置冗余,留出660公斤左右的杂项重量,由此得出本车战斗全重40吨。
当初的涂鸦草图,红色为动力组,发动机在右,驾驶员在左,发动机纵置,驾驶员前面就是变速箱,其大体结构布局同梅卡瓦。绿色部分为油箱弹头架,位于车左,药筒架位于车右战斗室前部及其下,也是油箱式弹药架。蓝色点是火炮俯仰轴,最小俯角-5度,但在此角度无法装填,需要将火炮摇至水平位置方可装填,仰角时无此问题。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3-9-7 13:39 编辑
go229 发表于 2013-9-7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初步的粗略计算当然有,现列出如下:
底盘基础质量(含为固定附加装甲的组件、驾驶员及满载之燃油质量) ...
主要对毛子130mm舰炮能否上这辆战车存疑。这是一辆抗弹外形极为紧凑的战车,堪比IS-3,且车重更轻、火炮更强、载弹量更大。如图所示,火炮后部距离只有约700mm(扣除装甲厚度),仅刚好够一发弹丸的长度,没有火炮弹药架的位置,填装会极为缓慢。再考虑到绿色部分为油箱弹头架,位于车左,药筒架位于车右战斗室前部及其下。两个填装手根本就没有办法协同填装,甚至可能够不着弹药。所以请仔细考虑人员位置和弹药、火炮、设备的空间关系。 巴掌 发表于 2013-9-7 1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主要对毛子130mm舰炮能否上这辆战车存疑。这是一辆抗弹外形极为紧凑的战车,堪比IS-3,且车重更轻、火 ...
当初草拟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车尾空间不足的问题,所以才决定采用分装弹药,并使用螺纹式炮闩以为应对。相应设置两个装填手,一个装填弹头,一个装填药筒,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车长的观察设备其实是那个潜望镜,而指挥塔则是归弹头装填手使用。至于射速,分装弹药,空间狭小,顶多也就是每分钟3发到头了,2发是更可能的实战数字。之所以偏爱130主要是这车还打算当突击炮使用,需要较大口径发射HE蛋,如果单纯为了反坦克,完全可以用90炮或者100炮发射定装弹,那样空间就宽裕很多,所谓有舍有得。 战斗室后部可以用敞开设计,空间问题立即迎刃而解。 jlsrc 发表于 2013-9-6 2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战德国确实拿坦克改了不少突击炮、自行火炮等,
但是要看到当时是战时,德国因为种族主义政策,产能相 ...
PZH2000自行榴弹炮的底盘就是拿豹1的改的。意大利的帕尔玛利亚自行榴弹炮用的就是OF40坦克的底盘。 go229 发表于 2013-9-6 1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部分:轻型通用底盘及其变形车
法军相当清楚,以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不可能将所有陆军机械化部队都编 ...
{:17:} 88毫米45倍径自行反坦克炮,装备华夏共和国陆军步兵师炮兵团反坦克炮营,使用步兵师辎重团的半履带卡车的底盘
从源头上杜绝二货指挥官自行火炮当坦克用的企图{:17:}
16inch 发表于 2013-9-7 14: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ZH2000自行榴弹炮的底盘就是拿豹1的改的。意大利的帕尔玛利亚自行榴弹炮用的就是OF40坦克的底盘。 ...
研发pzh2000时,德国的坦克可是豹2了。of40也被公羊取代了。 本帖最后由 jlsrc 于 2013-9-7 18:45 编辑
go229 发表于 2013-9-7 1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初草拟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车尾空间不足的问题,所以才决定采用分装弹药,并使用螺纹式炮闩以为应对 ...
40吨的车重,能承受130舰炮的后座力吗?
即使是坦克歼击车,也没有达到这水平的吧?
另外,上130个人觉得没必要,长身管的88或90就够了,顶多拿105高炮改一个也足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