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型概念空母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4-1-22 15:24 编辑神教洋上堡垒系列
船体宽50米,船体长180米,吨位30000吨左右,10来万马力,航速30节左右,双层机库,飞行甲板78x144米,飞行甲板装甲区域25x100米,TDS深度12.5米每侧。上部机库可直接从舰首开口弹射灰机,6~8具弹弓,升降机未定,舰桥未定
造舰之神——藤本喜酒熊中将
长艉楼船型
水线宽50米,水线长180米,标排30000吨左右,10来万马力,航速30节,双层机库飞行甲板装甲区域25x100米,TDS深度12.5米每侧。上部机库可直接从舰首开口弹射灰机,6具弹射器,降落复飞设计
主要设计思想
1、避免被发现
2、避免被击中
3、避免被击穿
4、避免被击沉
极小的回旋半径,一流的机动性
大宽度大GM
丧心病狂,米醋跪了
甲板太短 顶44新品。就是一个地方没明白,看长宽比10万马力跑30节压力似乎大了点吧? 海上君主 发表于 2013-11-29 1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44新品。就是一个地方没明白,看长宽比10万马力跑30节压力似乎大了点吧? ...
你用黎塞留0.45的方形系数,代入SPS,180x50x8,正常排水量3.27万,巡洋舰船尾达到30节需要16万马力,大方尾只要12万马力
229搞的,宝船战列舰{:17:}
强大到难以置信!{:74:} 本帖最后由 lse 于 2013-11-30 03:41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9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用黎塞留0.45的方形系数,代入SPS,180x50x8,正常排水量3.27万,巡洋舰船尾达到30节需要16万马力,大 ...
黎塞留0.45方形系数..........................
你在玩笑? lse 发表于 2013-11-28 0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甲板太短
恩,比鬼子伊吹都短。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3-12-1 10:10 编辑
150mm是飞行甲板装甲还是机库甲板装甲?如果是飞行甲板的话这重心有点高啊。
第4舰队事件之后,这种肋插双翼,风大点就能被吹跑的设计应该是不能被通过的吧?{:04:}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2-1 03: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50mm是飞行甲板装甲还是机库甲板装甲?如果是飞行甲板的话这重心有点高啊。
第4舰队事件之后,这种肋插双 ...
当然是飞行甲板装甲
重心高有什么问题?大宽度提高稳心足以抵消
舰船稳性考察的是GM和GZ,又不是重心高度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2-1 14: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是飞行甲板装甲
重心高有什么问题?大宽度提高稳心足以抵消
动力加50%能达到你的速度就不错了。 ottovon9 发表于 2013-12-1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力加50%能达到你的速度就不错了。
山矮水短,小白滚蛋{:17:}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2-1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山矮水短,小白滚蛋
{:61:}白痴44{:12:}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2-1 14: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是飞行甲板装甲
重心高有什么问题?大宽度提高稳心足以抵消
我想说的是抗风性……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2-3 0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说的是抗风性……
这个设计并不提高受风面积,抗风性未必就差了。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7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造舰之神——藤本喜酒熊中将
长艉楼船型
前面空那么一大块,后面还要衍生15米,浪费结构强度。飞行甲板整体前移,可以装更厚的甲。当然我个人倾向于把飞行甲板铺的更长。航母的甲板上,腾挪的地方越大越好。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12-6 2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设计并不提高受风面积,抗风性未必就差了。
看看被台风眼镜蛇吹袭的那两艘航母,前方的飞行甲板都给掀翻了啊。
两侧伸出的飞行甲板上下气流都可通过的情况下,会形成类似机翼的气流分割面。
如果气流在甲板上方通过的速度与甲板下方通过的速度有差异(这在风暴中基本无法避免会有机会出现),就会形成压力差。然后就会使船身被抬起来。
而被抬起来之后船身对气流的攻角增大,就会造成升力增大,又会使船身被掀起更大的角度。
在风力足够大的情况下,这种效应将造成正反馈效应,而使船身的纵向摇摆加剧甚至造成船被掀翻,或龙骨折断。 本帖最后由 Henschel 于 2013-12-6 21:56 编辑
想一下44的航母转向的时候。。。。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3-12-6 23:36 编辑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2-6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看被台风眼镜蛇吹袭的那两艘航母,前方的飞行甲板都给掀翻了啊。
两侧伸出的飞行甲板上下气流都可通过 ...
好吧可以选择两侧增加副舰体。即使有气流也主要是加剧横摇,纵向并不会太明显吧。
话说巨肥舰体也可以带来机库变大的好处。使用上会比较方便。可惜44太短了。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2-6 18:33 编辑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2-6 14: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看被台风眼镜蛇吹袭的那两艘航母,前方的飞行甲板都给掀翻了啊。
两侧伸出的飞行甲板上下气流都可通过 ...
你想象力太丰富了吧,最严重后果不过是延伸部塌了,还船被掀翻龙骨折断{:17:}
没有暴风首的航母那么多,被刮塌甲板的才几次?加强结构哪有想的那么脆。这点风险和好处相比算啥。
本舰的外延,没有超过二战的最大水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