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一下战后第一代转膛炮
1:架空一款小口径的转膛炮。结构类似于阿登和M-39,放大版上舰,双联装,作为舰艇的最后一道防线。预计用于替代20mm厄利空。(为了应付喷气机,中近距离防空火力全部外推。用35mm新炮替代20mm,用博福斯57mm替代40mm)。理论射速1000round每分钟,弹链供弹。初速900以上,全重最好压缩到5吨以下,请问1955年以前服役的可能性有多大?2:继续架空此款舰炮的高端版本,类似于STAAG MarkII,配置一款类似于262型的厘米波雷达,将双联装炮放在三轴稳定的炮架上,期望系统全重小于19吨。(貌似很奢侈)
3:顺便请教坛子里的各位达人,怎么看转膛炮用于战后第一代舰艇防空?开发50mm左右的转膛炮配置埋头弹在1950-1960年之间是否可行? 先不说自动原理,这些口径似乎不是最优选择。单发30mm薄壁榴弹有很大机会击毁当时的喷气机。当时没有类似ahead之类的先进弹药,35mm、50mm、57mm体现不出优势,除了射程稍远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射速反而低很多。中距离肯定是76mm的天下,再小就VT引信就装不下,再大射速就低,炮塔也重。 如果高射速,弹链供弹就不可靠了。要用m61上的无链的螺旋杆。 cxy1223 发表于 2013-11-17 0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不说自动原理,这些口径似乎不是最优选择。单发30mm薄壁榴弹有很大机会击毁当时的喷气机。当时没有类似ah ...
30mm也好,35mm也好相对厄利空无非就是希望将射程外推同时增加对越来越大型化的喷气机的单发毁伤效果。30mm在50年代初对喷气机毁伤效果还尚可,但是当喷气机大型化的趋势也是明显的,为了对未来留有余量,不妨将口径扩大到35mm。
50mm或者57mm直接命中和76mm加VT孰优孰劣还有待讨论,从战后的结果看美国选择了76mm加VT,公鸡选择了57mm博福斯,毛子选择了45mm和57mm。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对于中距离防空的选择尚难有定论。 诸神黄昏 发表于 2013-11-17 04: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0mm也好,35mm也好相对厄利空无非就是希望将射程外推同时增加对越来越大型化的喷气机的单发毁伤效果。30 ...
76mm+VT的命中率会更高吧?57MM要想直接命中,需要的发射数量肯定远多于76mm,喷气机可是高速目标。
同样命中一架飞机,76mm需要的炮弹重量肯定远小于57mm,即使比57mm少带一半数量的炮弹,可能打击的目标数依然大于57mm。
所以,从整体的弹药效率看,还是76mm有发展啊。 从分层防御的考虑出发,
近层防御追求的是高射速,以提高高命中率和反应速度,口径20-25都已经足够,
毕竟大型飞机都是在中、高空,是中口径防空火力的目标,近层防御只需要对付战斗机和攻击机。这种情况下,射速更重要。
再大的口径就无法保证射速,会降低命中率,除非用30mm加特林。
中层同样要求命中率,但是对火力转移的速度要求不高,由于距离远,追求直接命中不现实,所以用电子引信提高命中率就是顺理成章了。因此选择76mm+VT 诸神黄昏 发表于 2013-11-17 04: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0mm也好,35mm也好相对厄利空无非就是希望将射程外推同时增加对越来越大型化的喷气机的单发毁伤效果。30 ...
f-14、f-15、f-16、f-18的机炮都是20mm的火神炮,说明毁伤效果足够。
追求单发毁伤效果的前提是你能命中人家,没有足够的射速,追求单发毁伤效果没用。
30mm以上口径的转膛炮能有足够的射速吗?我非常怀疑。
另外,相比双联、四联装的小口径炮,转膛炮的成本高、可靠性却低,有优势吗? 现代转膛炮也能达到3000rpm这样的高射速,但是如果装在地面或舰艇上,散热恐怕就得上水冷了。而转管炮要容易的多。飞机因为需要质量很轻的机炮,而且不会持续发射,散热也不成问题。舰艇上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现代的ciws主要是加特林原理的,多联装小口径炮也有,但是架构上相对复杂,整体可靠性也比较低。一般来说最好的小口径基炮应该是7x30。因为针对的目标通常是加固过的反舰导弹,而不是飞机,所以弹药通常不是ahead这样的,而是简单的穿甲弹。 jlsrc 发表于 2013-11-17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14、f-15、f-16、f-18的机炮都是20mm的火神炮,说明毁伤效果足够。
追求单发毁伤效果的前提是你能命中 ...
航炮对重量比较敏感,你让F15之类的带A-10的炮也不现实。如果20mm真的够用,二战末期美军也就不需要用博福斯40去替换厄利空了。 jlsrc 发表于 2013-11-17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14、f-15、f-16、f-18的机炮都是20mm的火神炮,说明毁伤效果足够。
追求单发毁伤效果的前提是你能命中 ...
射速,参照AK-230。双管射速2000每分钟,只不过登场的时间比我设定的时间要晚一些。 cxy1223 发表于 2013-11-17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代转膛炮也能达到3000rpm这样的高射速,但是如果装在地面或舰艇上,散热恐怕就得上水冷了。而转管炮要容 ...
设定是水冷,架空的这门炮其实就是早几年登场的AK-230,为了追求射程和威力口径略大于AK-230,增加射程是为了争取在敌方航空兵投放喷气鱼雷和炸弹前击落,采用转膛炮,也是为了在进入有效射程到目标投雷投弹的短暂时间内倾泻尽可能多的火力。弹药当然不是穿甲弹,而是高装填系数的薄壁榴弹。 230要是好用也不会被630取代了。230两根炮管加起来才2000rpm,630单炮就5000rpm,之后的m1-2是万发系统。相比oerlikon的35mm最多也不过1000rpm,射程也不比630远。 jlsrc 发表于 2013-11-17 1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6mm+VT的命中率会更高吧?57MM要想直接命中,需要的发射数量肯定远多于76mm,喷气机可是高速目标。
同 ...
76+VT毫无疑问命中率要高于57直接命中,问题是杀伤效果呢?57命中基本不存在继续投弹的可能,而被破片命中除非打在要害部位否则需要一定的伤害累积。在严谨的证据和数据公布前,孰优孰劣尚难定论。 cxy1223 发表于 2013-11-17 18: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30要是好用也不会被630取代了。230两根炮管加起来才2000rpm,630单炮就5000rpm,之后的m1-2是万发系统。相 ...
架空的年代是1950-1960,在这期间让AK-630之类的投入服役似乎不太现实。好用不好用是相对的,如果能在50年代投入实用,射速比同口径非转膛的传统小口径高炮快了不止一倍。在拦截窗口内的火力密度也就高了不止一倍。 加特林是最古老最简单的自动原理之一,m61在49年就开始设计了,59年就正式服役了,不是多难的事情。 诸神黄昏 发表于 2013-11-17 1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6+VT毫无疑问命中率要高于57直接命中,问题是杀伤效果呢?57命中基本不存在继续投弹的可能,而被破片命 ...
在中距离上要想实现直接命中,需要的炮弹太多了啊!十分不合算。 被76 VT命中也没有什么继续执行任务的可能了。 cxy1223 发表于 2013-11-17 2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被76 VT命中也没有什么继续执行任务的可能了。
证据呢?二战带着破片轻伤继续战斗的例子可是大把的。 jlsrc 发表于 2013-11-17 2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中距离上要想实现直接命中,需要的炮弹太多了啊!十分不合算。
这里讨论的是毁伤效果,没有讨论经济性的问题。其实无论是直接命中还是间接命中用高炮防空经济性都好不到哪去。 诸神黄昏 发表于 2013-11-17 2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证据呢?二战带着破片轻伤继续战斗的例子可是大把的。
有没有考虑美国海军为什么用76代替40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