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3-12-27 15:11

海神的利刃——“巴巴罗萨”号战记

本帖最后由 紫鲸舰队 于 2013-12-27 16:07 编辑

海神的利刃——“巴巴罗萨”号战记
引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第三帝国逐步复兴,德国海军也开始重整旗鼓兴建战舰。
    1938年,德国开始将英国皇家海军列为假想作战对象。为此,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牵头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准备在8年至10年内建立起一支足以同英国进行海上决战的强大舰队。其中包括10艘大型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8艘装甲巡洋舰,4艘航空母舰,44艘轻型巡洋舰,68艘驱逐舰,90艘鱼雷艇和249艘潜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Z计划”!
    Z计划的核心是两级大型战列舰:排水量50405吨(满载)的“俾斯麦级”和排水量62496吨(满载)的“H-39级”。此外,还计划建造排水量35720吨(满载)的“O级”战列巡洋舰三艘。
    众所周知,由于1939年二战爆发,德国海军最终完成的大型战舰仅有“俾斯麦”级战列舰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两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三艘;及若干艘重巡洋舰。“O级”战列巡洋舰虽然已完成设计,并向基尔港德意志船厂下达订单,但是计划最终流产,德国海军的巡洋舰队梦随之破灭••••••
       本文无意评论参战各国的功过是非,只是架空在“O级”战列巡洋舰最终完工,并在改装后参加大西洋破交战的设想基础上,阐述“O级”战列巡洋舰的技术参数,研讨其作战能力,和讲述一段穿越的传奇而已。

(图注:网上流传的“O级”战列巡洋舰设计草图。)
一、“O级”战列巡洋舰完成的可能性
      在原材料方面,1935年后,德国加大了挪威铁矿石的进口量,并利用武器贸易等手段,从中国等国家大量进口有色稀有金属矿石,通过加大产能产量,更新改造技术等方式,为“O级”战巡的建造提供了所需的各类原材料。
    在建造技术方面,“O级”战巡没有使用太多超前的技术,无论是平甲板的舰型,还是克虏伯的装甲,包括它的主副炮、动力系统,都大量使用了在“俾斯麦”、“沙恩霍斯特”上已经得到验证的成熟技术。此外,基尔的德意志船厂、日尔曼尼亚船和威廉港海军船厂均可以提供建造“O级”战巡所需的船台。
    在资金支持方面,雷德尔在施尼温德、吕特晏斯等人的支持下,首先摆平了海军内部以邓尼茨为首的潜艇派,然后以恢复“公海舰队”荣耀的名义,积极游说国会,并得到了元首的支持,最终获得了建造 “O级”战巡的资金。
    在“O级”战巡的建造过程中,德国军方根据海上作战的需要和形势变化,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强化,重点加强了防空火力和装甲防护。在二战爆发之际,终于建成一艘“O级(改型)”战巡,并被命名为“巴巴罗萨”号。

(图注:我设想的加强版“O”级战列巡洋舰。)
二、“O级”战列巡洋舰的数据
      主要性能:
    排水量:轻载排水量31420吨,标准排水量33725吨,满载排水量37820吨。
    船身长: 248.15 m 。
    水线长:246 m 。
    舷宽: 30 m 。
    吃水:标准吃水8.2 m,满载吃水9.0 m。
    编制人数: 65名军官,1900名水手
    动力:
    8台24汽缸柴油发动机, 60000 shp
       4台瓦格纳锅炉
    1台布朗勃法瑞涡轮机,116000 shp
       推进:三轴双桨。
    航速: 27节。
    最大航速:33.5节。
    续航力: 14000海里/1 9节。
    武备:
    6门381 mm主炮(双联装3座)。
    6门150 mm副炮(双联装3座)。
    16门105 mm防空炮(双联装8座)。
    8门37 mm防空炮(双联装4座)。
    40门20 mm防空炮(四联装10座)。
    6具533mm鱼雷(三联装2座)。
    舰载机: 4架ArAr 196水上飞机。
    航空设备: 1对弹射器, 3座机库。
    装甲:
    主装甲带:190—90 mm。
    甲板:80 mm 。
    装甲甲板:50 mm 。
    鱼类防护带:45 mm 。
    炮塔:220—50 mm 。
    炮座:180 mm 。
    司令塔:200—80mm 。

(图注:“巴巴罗萨”号主要武器分布图。)

(图注:“巴巴罗萨”号舯部炮群。)
三、“O级”战列巡洋舰的战斗力
    “O”战巡的设计思想是摧毁、破坏对手的海上运输线。其6门381 mm主炮和装甲对付护航舰队中的重巡洋舰游刃有余,14000海里/1 9节的续航力可以保证它长时间在大洋上狩猎,同时高达33.5节的航速又可以使它可以躲避对手火力强大的战列舰。不足之处是其雷达装备不成熟,防空火力薄弱。
    机动性不说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O”战巡的火力和防护。
    火力:
    三座381 mm SK C/34型舰炮与俾斯麦的主炮为同一型号,炮塔安装方式为两前一后,主炮的俯仰角度范围为-8°至35°,最大射程为36,520 m,每门大炮大约配置105发炮弹。分别为:被帽穿甲弹、两种不同型号的高爆榴弹,炮弹的单发重量为800 kg,炮弹的发射速度为820米/秒。
    副炮为3座双联装150 mm L/48 SK C/28速射炮,两座放置在上层建筑的前方两侧,另一座安置在上层建筑的后方靠近后方炮塔的位置。每门炮拥有150发炮弹,最大射程为23,500 m。防空方面则有16门双联装105 mmL/65 SK C/32重型防空炮,8门37 mm L/83 SK C/30和40门20 mm机关炮。上层建筑两侧各放置着四座105毫米防空炮炮塔,20毫米机关炮则分散配置在上层建筑各处。
防护:
    “O”战巡舰体侧面的装甲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不同,装甲甲板平面以上的上部装甲带厚90 mm,装甲甲板平面下的主装甲带厚1 9 0 mm。动力舱中央有一道1 2 mm厚的纵隔壁。军舰的水平防护由30 mm厚的露天甲板和60 mm厚的中甲板(装甲甲板)组成,舰尾舵机舱两侧有80 mm厚的装甲防护。
    司令塔的正面、侧面和后面装甲厚度均为200 mm,顼部和内部通道装甲厚80 mm,司令塔甲板厚30 mm:主炮塔正面装甲板厚220 mm,侧面和背面厚1 80 mm,顶装甲厚50 mm:炮塔基座围阱壁厚1 8 0 mm:副炮塔装甲厚l 4 mm。
    “O”战巡舰体采用了防鱼雷隔舱式的水下防御系统和双重底,双重底间距1.7m。为了改善军舰的防御性能,德国设计师第一次在本国军舰上使用了橡胶泡沫浮力体设计。按照设计,0级舰的防鱼雷隔舱内充填了比重为0.02~0.05之间的泡沫材料。鱼雷爆炸后,泡沫能够吸收部分能量。最重要的是它占据了舱内空间, 能够避免破损部位大量进水,使军舰在遭受攻击后仍具备足够的储备浮力,增加了军舰的抗沉性。该系统带来的另一个优点是增加了舰体的稳性。根据计算,“O”战巡在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下对应的初稳性高,分别达到了3.19m和3.63m,与“俾斯麦” 级战列舰基本相当。“O”战巡的水密性也比较好,舰体内部从前到后被分割成18个主水密隔舱。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O”战巡的装甲防护并不出色,仅可以勉强对付装备203 mm主炮的重巡洋舰。

(图注:完工后的“巴巴罗萨”号。)
四、“O级”战列巡洋舰的作战
(一)出航
      历史上“O”战巡设计于1938年,1940年定型。本文架空1941年“俾斯麦”战沉之时, “巴巴罗萨”号 “O级”战列巡洋舰舾装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海上测试。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雷德尔司令审时度势力排众议,通过海军总司令部向装甲舰司令部下达密令:“巴巴罗萨”号准备出海,执行代号为“多瑙河演习”的巡洋作战,目标是切断英国的海洋补给线,为“俾斯麦”一雪前耻。
    为保证“巴巴罗萨”号顺利进入大西洋,德国海军一方面制造“巴巴罗萨”号出现故障返厂修理动力设备的假象,一方面命令停泊在法国布雷斯特港的“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欧根亲王”号做好出海准备。英国皇家海军在得到情报后,果然命令本土舰队主力南移,北海的缺口悄然打开。
    6月27日傍晚,“巴巴罗萨”号在加满燃油、弹药和补给品后悄然离港,全速冲过卡特加特海峡,沿挪威海岸向北航行。巡逻的英国海军轻巡洋舰虽然发现了“巴巴罗萨”号的踪迹,但是摄于它的威力,仅能远远跟踪。
    “巴巴罗萨”号继续向北航行,再次造成进攻苏联摩尔曼斯克北方舰队的假象。随后利用夜色降临,在德国空军的配合下,成功摆脱了英国的轻巡洋舰,然后开足马力,进入北极圈,随后冒险经冰岛东部海域成功突入北大西洋。
    海神的利刃已经悄然出鞘••••••

(图注:全速航行的“巴巴罗萨”号。)
(二)初战
      从斯卡帕湾出发的英国海军拦截舰队在丹麦海峡苦等数日,始终不见“巴巴罗萨”号踪迹,只得返航。
    之后,“巴巴罗萨”号驶往北大西洋的某个秘密锚地,一艘等候已久的德国油轮将宝贵的重油源源不断的输入它的油舱——德国人为“俾斯麦”和“欧根亲王”预置的补给船终于派上了用场。
    在获得了充足的补给后,“巴巴罗萨”号继续向南航行,并弹射舰载机,扩大搜索海域。
    数日后,一支向东航行的船队被ArAr 196发现,这是一支由两艘美国驱逐舰护航的商船队。由于美国大兵们只做好了对付德国U艇的准备,更由于美德两国尚未宣战,面对突然这艘出现在面前的飘扬着万字旗的海上巨兽,美国人在做出徒劳地抗议后,只得无奈选择了退却,商船们四散奔逃,“巴巴罗萨”号则在发出船员们撤离的讯号后,从容地用150mm副炮对它们一一点名••••••
      第一次杀戮就这样结束了。
    在得知“巴巴罗萨”号杀入大西洋后,英国人派遣了数支包括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与航空母舰的编队前往大西洋航线进行截杀,同时加强了对商船队的护航。

(图注:向侧舷开火的“巴巴罗萨”号。)
(三)戏战
      一个月后,在收到U艇的报告后,“巴巴罗萨”号又悄然逼近了一支由40余艘商船组成的庞大舰队,然而就在它准备大开杀戒之时,水天线上冒出了一座高大的三角桅,这支舰队的护航守护神——R级战列舰“君权”号出现了!
    作为一战时的老舰,“君权”号厚重的装甲和火力还是令德国人有几分顾虑的,但是“巴巴罗萨”号的优势是火力和航速。尤其是“君权”号的8门老式MK.1型381mm主炮的射程仅有27432m,远不及德国新型的SK C/34型381mm主炮36520m的射程。面对这块带骨头的肥肉,“巴巴罗萨”号一面小心地躲在英舰炮火的范围外,一边使用主炮向“君权”号及围拢在其身旁的商船开火。“巴巴罗萨”号的巨炮第一次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在遭受到攻击后,“君权”号一面还击,一面几次冲出船队,意图同“巴巴罗萨”号展开决战,但是“巴巴罗萨”号总是凭借良好的机动性避开“君权”号的攻击,并伺机冲进船队。可怜的“君权”号犹如一只年迈的狮子,被一匹敏捷的饿狼戏弄的气喘吁吁遍体鳞伤•••••半天下来,商船队已经损失过半。
    就在“巴巴罗萨”号品尝大餐的时候,英国的“声望”号、“反击”号两艘战列巡洋舰及时杀到。
    由于“巴巴罗萨”号雷达的缺陷,直到英舰开火,德国人才发现身后的对手,幸亏几枚近失弹对舰体的损伤不大。“巴巴罗萨”立刻开足马力逃离战场,“声望”号、“反击”号也展开追击,意图缠住对手,奈何最高31.5节的航速和“巴巴罗萨”号尚有差距,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对手溜走。

(图注:左右开弓的“巴巴罗萨”号。)
(四)遇伏
      为了躲避锋芒,“巴巴罗萨”号暂时躲到了大西洋中部。
    此时,由于U110艇上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已被英军情报部门破解,大西洋上的德军补给舰接连被英军击沉,一张大网也悄然撒向“巴巴罗萨”号••••••
      在接连几次补给尝试失败后,一直游荡在大西洋上的“巴巴罗萨”号终于在亚速群岛西海域联络上了一艘补给船。此时的“巴巴罗萨”号的油舱已经所剩无几,急需燃料补给。
    正在两船进行补给的时候,“巴巴罗萨”号后桅上的瞭望兵突然发现云层中出现的一架舰载侦察机,于是“巴巴罗萨”号紧急停止补给,全舰进入战斗准备状态,同时弹射舰载机实施反侦察。
    不久,舰载机传来消息,北方100海里处发现英军航空母舰一艘,大型战舰三艘,驱逐舰六艘。
    联络随后戛然而止。
    危险在即,“巴巴罗萨”号立刻起锚,在与补给舰挥手告别后分道扬镳,全速向南方驶去。
    但是再快的军舰也跑不过飞机。
    两个小时后,又有一架侦察机盯上了“巴巴罗萨”号。随后,一小队箭鱼鱼雷机穿现在了天际。“巴巴罗萨”号上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舰体高速劈开水面画出一个个S型,随着鱼雷机的轮廓逐渐显现,“巴巴罗萨”号上大大小小的高炮同时开火,编织起一道道弹幕组成的火网,妄图阻止即将到来的厄运。

(图注:“巴巴罗萨”号前部炮群细节。)

(图注:“巴巴罗萨”号后部炮群细节。)
(五)激战
    虽然“巴巴罗萨”号已经加强了对空火力,但是面对疯狂的空中威胁,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在击落了两架英军鱼雷机并躲过数枚鱼雷后,最终有一枚鱼雷击中了舰身舯部,虽然此处有装甲带保护,但由于爆炸引起装甲带下方的焊缝撕裂,包括轮机舱在内的部分舱室发生进水,虽然损管人员很快控制了局面,但是“巴巴罗萨”号的航速暂时下降到25节。
    还不等德国人喘口气,英国人的一队鱼鹰轰炸机又呼啸而来,冒着猛烈的炮火向“巴巴罗萨”号发起了攻击。
    这次轰炸导致“巴巴罗萨”号的一座副炮、两座高射炮损坏,官兵伤亡多人,甲板上浓烟四起,多处起火。
    面对空中的威胁,“巴巴罗萨”号左冲右突,渐渐不支。
    英国舰队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先用舰载机纠缠消弱“巴巴罗萨”号,然后用战列舰的炮火来解决猎物。但是这支英国舰队中仅有一艘轻型航空母舰,24架舰载机的数量难以给“巴巴罗萨”号致命一击。
    尤其重要的是,夜色已经临近,舰载机在黎明到来前无法出动。因此,英国舰队一面下令驱逐舰出队搜索追赶“巴巴罗萨”号,一方面命令战列舰开始提速。准备在第二天击沉“巴巴罗萨”号。

(图注:“巴巴罗萨”号在左冲右突。)
(六)突围
    在英军舰载机飞离之后,“巴巴罗萨”号在全舰官兵的努力下,终于扑灭了大火。但是航速仅仅恢复到27节,更致命的是燃油短缺,已无法继续驶入大洋深处••••••绝望的气氛笼罩着全舰。
    指挥室内,舰长和召集了舰上军官,聚在一起开始紧张的讨论、决策,随后,一道道命令下发给舰上各个部门••••••
       夜色渐深,“巴巴罗萨”号的航向开始转向东南,舰上灯光管制,官兵却在忙忙碌碌往来穿梭,大量的木板、家具、帆布、锅炉管道和油漆从舱室搬上了甲板,甚至还有缴获的渔网,嘈杂的敲打声一直响了一夜,直到拂晓才逐渐平静。
    天色尚未放亮,位于英军队形左侧的一艘英国驱逐舰用雷达捕捉到了一艘缓慢向北行驶的大型舰船的讯号。驱逐舰立刻驶向目标,在晨光中看清这艘舰船的轮廓后,才发现这是一艘具有四座炮塔,和笼式桅杆的美国战舰。
    英军驱逐舰随即发出确认身份讯号,对面军舰回答:美国海军“科罗拉多”号战列舰,前往英国执行撤侨任务。
    在发出了“祝好运”的讯号后,英军驱逐舰掉头继续向南方搜索。
    原来,德国人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在“巴巴罗萨”号后部搭建了一座“主炮塔”,并改变了舰桥的外观,用渔网等材料装饰了桅杆,彻底改变了“O”级战列巡洋舰的外观——这也是德国袭击舰在狩猎时经常使用的手段。
    眼见诡计侥幸得逞,“巴巴罗萨”号立刻将航线调向法国,以14节的经济航速向北方驶去。
    英国舰队继续搜索着“巴巴罗萨”号的踪迹,然而两天过去,无论是飞机还是舰船,都没有发现德国大型战舰的踪影。直到这时,那艘驱逐舰才开始怀疑之前碰到的““科罗拉多”号,在向舰队司令做出汇报。在向美国海军协查后,英国人才恍然大悟——“巴巴罗萨”号已经狡猾的逃出了包围圈。
    然而此时的“巴巴罗萨”号已经远在1000海里外了。

(图注:伪装后的“巴巴罗萨”号,能瞒过英国人吗?)
(七)归途
    在发现“巴巴罗萨”已逃脱英国舰队的包围圈后,伦敦判断其会逃往法国西海岸港口,或经北海返回德国本土。虽然留守本土的舰队兵力不足,但是英国大小舰只还是倾巢而出,扼守住“巴巴罗萨”号可能经过的每一条水道。
    此时,飘扬着星条旗的“巴巴罗萨”号一边保持经济航速缓慢地驶向法国港口,一边向柏林发出回国的无线电波。
    两天来,经过官兵的共同努力,“巴巴罗萨”号舰体的堵漏和排水工作已经结束,动力系统正在修复,最高航速也已恢复到30节,大部分的舰炮也已能正常开火,但是炮弹储备不足1/3,更为严重的是油舱内的重油已经所剩无几。几乎所有的官兵都在祈祷着上帝,保佑他们平安返航。
    然而英国人也在祈祷上帝要置“巴巴罗萨”号于死地。
    10月26日,在距离法国港口200海里处,一艘飘扬着米字旗的重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终于拦住了“巴巴罗萨”号的去路。虽然看上去只是例行地巡逻检查,但是“巴巴罗萨”号还是敏锐的嗅到了海面上弥漫的杀气••••••
       正当“巴巴罗萨”号以“科罗拉多”号的名义敷衍英国人时,英国舰队前列的两艘驱逐舰猛然加速冲向“巴巴罗萨”号,并发射了鱼雷,与此同时,英军重巡洋舰上的203mm火炮也突然开火!

(图注:伪装,德国人不是第一次这样做。)
(八)硬战
    在英军炮弹溅起的高大水柱中,“巴巴罗萨”号全舰也响起了战斗警报!炮手们各就各位,轮机开始全速运转,伪装物被抛入大海,星条旗也被撤下,升上桅杆顶部的是一面猎猎作响的铁十字战旗。
    依靠着瞬间加速机动,“巴巴罗萨”号又一次躲过了鱼雷攻击,但是英军第二轮齐射中的一枚203mm炮弹却钻入舰体中部的烟囱,爆炸毁掉了一部吊车并引起大火。
    遭到攻击后的“巴巴罗萨”号并未惊慌,全舰6门381mm主炮也迅速瞄准英军重巡洋舰来了一次整齐的反击,150mm副炮和105mm高炮则把炮弹倾泻到了英军驱逐舰的头顶上。
    海面上顿时硝烟弥漫炮火齐鸣,几轮对射后,英军重巡洋舰也吃到了一发381mm重弹,舰艉主炮被完全摧毁,但是该重巡洋舰仍继续使用6门前主炮逼近开火,企图纠缠住对手。但是“巴巴罗萨”号的炮火准确而凌厉,二十分钟后,一艘英军驱逐舰被击沉,英军重巡洋舰也再一次被击中侧舷,舰体发生严重倾斜,浓烟和火光笼罩了全舰。其余的英军驱逐舰开始释放烟雾,掩护重巡洋舰撤退。
    面对着唾手可得的战果,“巴巴罗萨”号也不敢恋战,也匆匆的准备撤出战场。
    然而,就在德军官兵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直在寻找战机的另外两艘英军驱逐舰突然从烟雾中钻出,齐射了8枚鱼雷。这一次机动力下降“巴巴罗萨”号终于没有躲过攻击,舰艏被击中爆炸,汹涌的海水瞬间涌入了舰体。
    遭此打击后,“巴巴罗萨”号一面继续组织炮火对英军驱逐舰还击,一面封闭舱室进行损管。然而艏部还是因为进水严重而出现了下沉,前弹药库也因为防止殉爆而被紧急注水。“巴巴罗萨”号瞬间丧失了大部分的火力,航速也进一步减慢,不得不拖着残破的身躯退出战场,向法国海岸蹒跚驶去。

(图注:驶向法国港口的“巴巴罗萨”号。)
(九)援军
    但是英国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一个小时后,瞭望哨再一次报告左舷发现一艘英军大型战舰。
    刺耳的警报再一次响起,“巴巴罗萨”号全舰官兵都已经明白,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刻到了••••••
      “巴巴罗萨”号开始向柏林发出明码电报,“我舰受损严重,弹药将尽,再遭强敌,全舰官兵决心与英舰决战到底,巴巴罗萨号永远向前!”。
    正当英军舰队渐渐逼近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一队轰炸机掠过了“巴巴罗萨”号的上空,机翼下的铁十字标志清晰可见。
    最终,英国舰队开始撤退了。
    一个小时后,东北方的水天线上再次升起几条烟柱,渐渐地,几艘第三帝国的大型战舰身影显现。
    “巴巴罗萨”号上残破的战旗仍在飘扬,幸存的官兵纷纷涌上后甲板,大笑着、哭泣着、欢呼着,《Wir lagen vor Madagaskar》的歌声响彻云霄••••••

(图注:归航中的“巴巴罗萨”号。)
五、不是结束的结束
    在“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欧根亲王”的护卫下,“巴巴罗萨”号终于驶入了法国的布雷斯特港,官兵们受到热烈欢迎,在进行了简单的修理后,随后它被拖进了诺曼底干船坞修补舰体,并开始对舰上武器和设备进行了改装。
    受到巡洋作战成功的鼓舞,德国海军总司令部计划让“巴巴罗萨”号再次杀入大西洋。
    然而1941年的海洋注定不会平静。
    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4天后,德意两国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大西洋局势的巨大变化,也让“巴巴罗萨”号的再次出击计划搁浅。
    舰上的官兵开始分批返回德国度假。
    然而,只有“巴巴罗萨”号知道,它的归宿不会是这个异乡的港湾,只有光荣战沉的军舰才能获得灵魂!
    “巴巴罗萨”号渴望着海洋••••••
       海神的利刃在闪耀着寒光••••••

(图注:静静泊在港湾中的“巴巴罗萨”号。)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3-12-27 15:27

      外一篇
    模型、军事、文学,都是我的爱好。
    把玩着自己亲手做出的战舰,遥想着劈波斩浪的英姿,幻想着壮观恢弘的海战——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快事。
    这艘1::450的“O级”战列巡洋舰是我今年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制作出来的。相比较模型高手们的作品,它是粗糙的,但敝帚自珍,在我眼中,它就是为这场比赛而生的。
    最后,感谢战列舰论坛和“瓦萨杯”舰船架空设计比赛,让我将这三个爱好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得以展现。
    谢谢!


lse 发表于 2013-12-27 18:55

不錯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3-12-28 08:12

lse 发表于 2013-12-27 1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錯

谢谢!{:34:}

hopelesswarior 发表于 2014-1-1 23:52

楼主的故事编得非常有才,为什么不去写小说呢?

hopelesswarior 发表于 2014-1-1 23:54

可不可以设计一款采用9门381mm,三联装×3,排水量在40000吨左右,沿用沙恩和俾斯麦级的基础设计,基本上相当于沙恩霍斯特升级版的快速战列舰呢?

冢本八云 发表于 2014-1-2 00:09

楼主自己制作手版模型呀,支持!加油哦!

owaii 发表于 2014-1-2 00:17

1台布朗勃法瑞涡轮机,116000 shp
       推进:三轴双桨。

三轴双桨?

第三根轴是为了好看吗?

owaii 发表于 2014-1-2 00:17

作为一战时的老舰,“君权”号厚重的装甲和火力还是令德国人有几分顾虑的,但是“巴巴罗萨”号的优势是火力和航速。尤其是“君权”号的8门老式MK.1型381mm主炮的射程仅有27432m,远不及德国新型的SK C/34型381mm主炮36520m的射程。面对这块带骨头的肥肉,“巴巴罗萨”号一面小心地躲在英舰炮火的范围外,一边使用主炮向“君权”号及围拢在其身旁的商船开火。

------------
6门38cm炮也想玩30000码炮战么?打一小时也打不中几发。

栗林忠道 发表于 2014-1-2 00:29

支持兄弟!说动手就动手是真男人。
我提个建议,架空史不全啊,按惯例应该一直写到这船消失,再就是架空一般都是发生在平行世界的,所以不应该在正文中穿插现实中如何如何的叙述。

我靠 发表于 2014-1-2 08:40

楼主,你实在是太酷了,神一般的男人~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0

hopelesswarior 发表于 2014-1-1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故事编得非常有才,为什么不去写小说呢?

有这个打算啊
小说写好了一定通知你
{:40:}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2

hopelesswarior 发表于 2014-1-1 2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不可以设计一款采用9门381mm,三联装×3,排水量在40000吨左右,沿用沙恩和俾斯麦级的基础设计,基本上相 ...

3×三联381mm主炮?
这个太强大了
舰队决战都够用了
用作巡洋作战太浪费啊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3

冢本八云 发表于 2014-1-2 0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自己制作手版模型呀,支持!加油哦!

小爱好而已
谢谢鼓励!!
{:40:}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4

owaii 发表于 2014-1-2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台布朗勃法瑞涡轮机,116000 shp
       推进:三轴双桨。



三轴是出于提高航速的考虑
{:40:}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8

owaii 发表于 2014-1-2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一战时的老舰,“君权”号厚重的装甲和火力还是令德国人有几分顾虑的,但是“巴巴罗萨”号的优势是火力 ...

经查阅二战德国舰炮的资料
381mm主炮的确有这样远的射程
不过精度值得商榷
此外
我的设想是骚扰“君权”号
摧毁商船队才是“巴巴罗萨”的目标
——谢谢{:40:}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50

栗林忠道 发表于 2014-1-2 0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兄弟!说动手就动手是真男人。
我提个建议,架空史不全啊,按惯例应该一直写到这船消失,再就是架空一 ...

谢谢指点!
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就是虚虚实实
现在看来放在平行空间里也很好
至于全本的架空史
那要等我做完“齐柏林”号再写了······
{:40:}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52

我靠 发表于 2014-1-2 08: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实在是太酷了,神一般的男人~

低调 低调
不要崇拜哥
——谢谢你的鼓励{:40:}

owaii 发表于 2014-1-2 14:01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经查阅二战德国舰炮的资料
381mm主炮的确有这样远的射程
不过精度值得商榷


1、很难击中商船
2、更不可能随时变换射击目标。每次射击都只能打一个目标。远距离上也不可能没有打完一个目标就去打下一个。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20:49

owaii 发表于 2014-1-2 14: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很难击中商船
2、更不可能随时变换射击目标。每次射击都只能打一个目标。远距离上也不可能没有打完一 ...

首先说明下这一段战记的出处——1941年2月9日,执行“柏林”作战任务的“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在大西洋上遇见了“拉米利斯”号护卫的HX-106船队,在权衡利弊后,德舰最终选择了撤退·······
以我的构想,作为40余艘航速较慢商船组成的船队,以“君权”号为中心,加上各船的间隔距离,应该是一个庞大的目标,这就好比是老鹰捉小鸡,一只母鸡保护三五只小鸡不成问题,但若达到十只以上,那老鹰一定是有机可乘的。
于是,“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做不到的,“巴巴罗萨”决定要尝试一下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海神的利刃——“巴巴罗萨”号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