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关於飞机拉烟幕以掩盖战舰的光学测距的可行性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Panzerlied 于 2014-1-13 23:26 编辑近日翻阅美国海军的航母飞机的战术和编队飞行的条令,看见了他们设计了多种用飞机拉烟幕以掩护已方行动的战术,有些过於匪夷所思,所以想问一问马老这个战术真的有可能达成吗?美国海军自己有真的用过吗?其他的海航有用过类似的战术吗?
比如这两个战术示意图,马老认为他们的可行性有多大?
个人觉得这个最不靠谱
附上战术详细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4-1-14 13:35 编辑
对战术没啥了解,只能提些粗浅看法:
1。这些貌似建议性的战术实施细节,等级还在舰队操作准则之下,像项目(i)就要根据F.T.P. 167来作为。
2。除了掩护己方飞机投雷是攻击性的外,其他的施放目的都是防御性退缩性的,但是烟幕距离敌队只有8000-10000码,以时速20节计算,最多15分钟就突破了。
3。这些战术很可能师法原有水面烟幕施放的战术,像第二张图1-48和原来是DD干的活,可是连在战斗中置于舰队指挥运动下的DD小队都未必能精确实施的任务,交给飞机来做可能更不靠谱。至于图1-48那种状况最理想大概也就维持几分钟罢,转换与重新分配目标都需要时间的。
4。此战术显然早于雷达的实用化进程,否则不论白天或夜晚,单方面有雷达盲射能力的舰队大可在己方战列前放烟幕遮蔽对方的目视观瞄,而在空机只管击落对方超越观测的敌机即可。
5。至于1-50图,如你所说的,我也只会笑笑。
6。单纯就施放烟幕以妨碍对方观瞄来说是可行的,不过是两面仞。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14 13: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战术没啥了解,只能提些粗浅看法:
1。这些貌似建议性的战术实施细节,等级还在舰队操作准则之下,像项 ...
先谢过马老,但项目(i)应该是大意是指以烟幕掩护登陆的条令不在此提及,想知的话请去FTP.167吧…
内容是从USF-74 URRENT TACTICAL ORDERS AND DOCTRINE FLEET AIRCRAFT vol 1, CARRIER AIRCRAFT,如你所说,这是1941版的,当时雷达还未完全的实用化…
追问一下,那应如果烟幕停滞时间够长,比方说几架飞机交替拉出烟幕半个小时(在条令上有教的),在只有光学测距且无飞机辅助下,这个战术实用性有多强?能否阻碍对方的火控观测?想问这个因为飞机能拉的烟幕和DD拉的不同,一个在空中,一个在海面…
另外假如烟幕的拖放的距离和条令的近乎一致,能否够作为射距的粗略叁考?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4-1-14 17:44 编辑
Panzerlied 发表于 2014-1-14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谢过马老,但项目(i)应该是大意是指以烟幕掩护登陆的条令不在此提及,想知的话请去FTP.167吧…
内容是 ...
烟幕掩护后撤和重新部署当然是有效的, 莱特湾对护航航母的烟幕施放就起到了干扰日舰炮击的作用, 那时日本雷达最多能火控测距, 测向和校射都要靠光学, 被烟幕一挡就没戏了. 不过虽然有航母飞机, 莱特湾的烟幕应该主要是DD/DE施放的, 毕竟军舰锅炉制造烟幕迅速量大而稳定,记得一辆陆军化学兵的烟幕车布放烟幕的浓密度和数量都比DD差远了, 小飞机短时间要在低空造出大量烟幕可能更吃力.
又烟幕本身无论对哪一种光学测距法都是无效标的, 况且施放的飞机本身是否能精确测定自己和敌方战列的距离而且还要航向一致平行, 难度不是普通的高.
还有一件事, 如果对敌方舰队来袭的方位距离都不能及早预知, 预先把己方机动到上风处, 那么放烟幕反而害到自己, 因为以烟幕为背景时, 己方轮廓比以天空为背景更容易被光学测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