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chuan 发表于 2014-2-19 07:00

【汉化-NW】日本 - 41式15厘米(6英寸)炮

本帖最后由 Zichuan 于 2014-3-15 12:20 编辑

日本6英寸(15厘米)50倍径维克斯Mark M6英寸(15厘米)50倍径维克斯Mark II以及Mark III41式15厘米(6英寸)50倍径炮

Navweaps原文地址:http://www.navweaps.com/Weapons/WNJAP_6-50_t41.htm本坛镜像: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6-50_t41.htm
这些火炮是原本是由维克斯设计以用作在英国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巴罗造船厂)建造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的副炮。这种火炮的日本版则是由工程师Hata Chiyokichi开发的,并于1912年入役。日本海军将维克斯生产的火炮命名为Mark II,而本国生产的则称为Mark III。1917年10月5日改为公制口径。1930年代,在金刚级战舰的现代化改装过程中,这些火炮被更换为了新型的12.7厘米40倍径两用炮。而后,老式的15厘米炮则被装在了阿贺野级的新型双联装炮塔中。关岛也装备了一部分作为岸防炮。维克斯生产的火炮使用了钢线丝紧法,而日本产则采用3层层紧结构工艺。所有的火炮都使用隔螺式炮栓。火炮的实际口径为15.24厘米(6英寸)。Model No.IV比早期的版本短了10.5厘米(4.1英寸)。以下数据只对应Model I - III。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6-50_t41_Kongo_pic.jpg 1929年的日本海军金刚号6寸炮位于船侧的炮座中U.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Photograph # NH 85898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14-45_t41_Yamashiro_pic.jpg 1930年代日本海军山城号的炮术演习照片版权属于Radio Times Hulton Picture Library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6-50_t41_Sakawa_pic.jpg 战后的日本海军酒匂号注意二号炮塔上的14式6米测距仪背景中是USS Pecos AO-65的桅杆U.S. Marine Corps Photograph 150236, courtesy of U.S. Naval Historical Foundation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6-50_t41_Type_4_pic.jpg 4式通常弹
火炮参数

设计型号6英寸(15厘米)50倍径维克斯Mark M
6英寸(15厘米)50倍径维克斯Mark II以及Mark III
41式15厘米(6英寸)50倍径炮

使用船只金刚,扶桑以及阿贺野级
810和5037级轻巡洋舰计划

设计开始时间约1910
服役时间1913
火炮重量18,430磅(8,360千克)
火炮最大长度310.1英寸(7.876米)
炮膛长度300英寸(7.620米)
线膛长度259.2英寸(6.584米)
阴膛线
(见注释)(42)0.050英寸深 X 0.3英寸(1.27毫米 X 7.62毫米)
阳膛线0.1488英寸(3.78毫米)

缠距等齐右旋1圈30倍径
发射药室容积1,595立方英寸(26.1立方分米)

射击速度理论射速:10发每分
有效射速:5-6发每分



弹药

类型药包式
弹头的类型和重量
0式通常弹 - 100磅(45.36千克)
4式通常弹 - 100磅(45.36千克)
反潜弹 - 113磅(51.3千克)
装药0式通常弹 - 6.4磅(2.9千克)
4式通常弹 - 5.9磅(2.7千克)
反潜弹 - 6.4磅(2.9千克)
弹头长度0式通常弹 - 22.9英寸(58厘米)
4式通常弹 - 22.5英寸(57.2厘米)
反潜弹 - 23.6英寸(60厘米)

发射药通常弹 - 27.3磅(12.4千克)37DC

初速通常弹 - 2,790 - 2,805英尺每秒(850 - 855米每秒)
反潜弹 - 820英尺每秒(250米每秒)

工作压力18.4 吨每平方英寸(2,900 千克每平方厘米)
火炮寿命500 - 600发
每门炮备弹数战列舰:未知
阿贺野级:105发

注1:0式通常弹使用弹头引信用于防空,而4式通常弹则使用弹底引信以用于反舰。
注2:发射药为单包包装,内含2.6盎司黑火药点火药。
注3:注2:经过大量的测试,平头的对潜弹甲(ASW)于1943年投入使用。在《对日海军技术调查报告》O-19中,这种武器可以在26英尺(8米深)的水深击穿0.3英寸(0.8厘米)的低锰结构钢(和美国海军HTS钢强度类似)。但是,基于这篇文档中的其他错误,我相信这是一个从公制单位到英制单位的转换错误。而这种武器的实际穿深更可能是3.1英寸(80厘米)。报告中并未给出这项表现的射程。


射程
仰角使用100磅(45.1千克)4式通常弹时弹道末端速度落角
2.7度时射程5,470码(5,000米)1,739英尺每秒(530米每秒)3.8
8.0度时射程10,940码(10,000米)1,148英尺每秒(350米每秒)12.5
15度时射程15,420码(14,100米)
------
17.5度时射程16,400码(15,000米)1,050英尺每秒(320米每秒)28.0
30度时射程21,330码(19,500米)------
34度时射程21,870码(20,000米)1,050英尺每秒(320米每秒)52.0
45度时射程22,970码(21,000米)------

使用其他炮弹时射程

仰角使用100磅(45.4千克)0式通常弹时
45度时射程22,970码(21,000米)
55度时最大射高26,250英尺(8,000米)
仰角使用113磅(51.3千克)反潜弹时
40度时射程4,590码(4,200米)
注:反潜弹的最小射程为875码(800米)小于这个距离发射的炮弹极有可能跳弹。

火炮基座/炮塔数据
炮位命名单装开放式炮座
金刚(16):维克斯P1
扶桑(16):未知
双联装炮座
阿贺野(3):未知

重量单装:未知
双联装:约72吨(73公吨)

俯仰范围金刚和扶桑:-5 / +30 度
阿贺野:-5 / +55度

俯仰速度单装:8度每秒 - 全手动操作
双联装: 6度每秒
射界主力舰:约-70/+70度
轻巡洋舰:约-150/+150度
旋回速度单装:全手动操作
双联装: 10度每秒
火炮后座距离未知
装填角+7度
注1:阿贺野级上的双联装炮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炮塔,而是一个下方有弹药换装室的封闭炮室。弹库和药库以前者在上的结构布置在装甲甲板的下方。弹药从弹药库到提弹井需要手动运输。药包和弹头共用一个桶式提升机送到换装室附近。1,3号炮位的换装室位于中甲板,而2炮位的则位于上甲板。1,2号炮位拥有两个提弹井,而3号炮位只有一个。炮弹离开提升井后,由人力经过一道防爆门送入换装室。在换装室中,弹头由推动式机构送入炮室,而药包则由人力送入同一位置。火炮的装填为手动,而引信也是在装填前手动设定。在装填架上为此设有引信定时机构。
注2:双联装炮的火炮的间距为61英寸(155厘米)。

资料来源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by John Campbell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by Eric Lacroix and Linton Wells II
"Cruisers of World War Two" and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Two" both by M.J. Whitley
---
"The Japanese Ships of the Pacific War" by The Koku-Fan
---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Japanese Projectiles General Types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54(N):Japanese Naval Guns

感谢马老的指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化-NW】日本 - 41式15厘米(6英寸)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