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T字位战术的运用以及原因是什么?
当我们在看小说,电影,或者电视的时候,请到军舰的时候总会讲到一个名词,T字位,当然对于T这个字的解释也是相当简单,发挥全部火力,我想问下,T字位真的是为了发挥全部火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在这里我先说说我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第一点,T字位的形成与发展,对于那段历史的话题我就不再多说,我先说说形成T字位战术一个最基本的要术,火力的要求,T字位是从风帆时代开始流行,是否可以理解为像排队枪毙那样,排队撸炮呢,其实也差不多,然后在这个时代占据T字位的的目标应该就是看谁撸得多吧,看谁射得多吧。至于准头,谁会去管呢,而T字位战术的再次发展应该是线膛炮的应用,与其说是发展还不如说是限制,后座力的增大,炮口的增大都让T字位战术受到很多的限制,直接原因就是火炮数量的减少,所以回旋炮塔开始出现,但是尽管这样,火炮的数量还是不足,因此出现了定镇两舰奇特的火炮布局,定镇两舰虽然叫作战列舰,但个人认为应该算是特大号装甲突击炮艇吧,以冲破敌方T字位为住吧。所以在甲午海战中,战术选择没有错,错在速度不够快,错在后面配合,这个问题先不提。再然后就是君权级,作为无畏的前身,主副两级火炮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无畏彻砖,当然无畏号也没有完全摆脱定镇两舰的作战概念,我想,无畏号的产生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是为了发挥T字位战术,反而无畏号的出现应该是为了限制T字位的,从火炮布局还有火力投送能力来看无畏号都是作为突破对方T字位以后再以同样的T字位战术对敌进行抱负,当然在设计的时候也同样考虑到无法完成突破而进行战列线交战。就以当时无畏的数据来看,这一点可是体现得相当明显,品字形布局,全面防护,比同期战列舰都快的速度。无畏号做得相当的漂亮,再然后到了后期就是发展成各种为了T字位战术服务的BB,以至于,没有哪条BB能抢到T这个诱惑的字母,所以就也是BB失去作用的一部份原因吧。
第二点,火炮的发展。至于火炮的发展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绅(bian)士(tai),射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一炮中的的机率也越来越高。一不小心给捅了一下就肚子大了,然后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回归正题,火炮的发展也使T字位战术得到一定的发展,当然前期更多的是限制,到了后期随着威力跟射速还有距离的提高,那么让T字位诱惑再一次提高,当然对航速也有了质的要求,其中发展出来的就有两种舰型,其中之一就是BC,如果我们排除掉一些后来人为加上的一些概念,不难看出,BC的出现可以说是对T字位的终极追求,以最快的速度抢战T字位,当然其中不小心的因为动力的原因导致装甲少了一些,但是一但让BC抢到了T字位,那么对于BB来说,面前是BB还是BC都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有了”当然真实的情况是BC的航速也快不到哪里去,所以BC最后也只有跟BB拼刺刀,然后BC的刺刀段了,悲剧呀。而BC的最发终极发展就是传说中的萌大奶,不好意思,是蒙大拿级,提到蒙大拿又不小心想提下同样是传说的阿拉斯加级,这货不是CL,不是AC,也不是BC,丫的就是一货真价实的BB,大家一定认为我是在乱说,你们可以自己细细想想,防御自身火力,各种性能的平衡,唯一让我们认为这货是BC的原因好像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动力,怨念呀,除去各种外表,其实阿拉斯加就是萌大奶的平胸版,缩水严重呀,不要跟依阿华比,这三不是同一时代的东东。可比性没有哦。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海军为什么会选择T字位战术,其实也只是因为一个原因,命中率,而影响这一原因的只有一个因素,船体,至于火炮呀,火控呀,炮弹外形什么的都跟一边去。这些都不是重点,T 字位的产生对于海军来说只能说是一种无奈,大家可以去查查从出现战列舰这个名词开始所有战舰的横摇周期,这才是T字位战术最核心的一点,也是最无奈的一点,看过一本小说,调教太平洋,不知道里面的数据准确吗?里面提到主炮提高5度,射程增加3000米,可以想像一度就是600米,而相对于左右散布来来说也说10来米,对于BB来说横摇是永远都停不下来的,只能说是控制,相对于30分之一秒与3分之一秒之间,海军跟设计师都有了明智的选择,那就是T字位战术,当然我不知道现实中的数据是怎样的,毕竟我没有在BB上玩过,但是时间却是没有错的,好像在BB上枪炮官说开炮两个字也须要0.3秒吧,当然英语是FIRE,不过差别不大呀。而在历史上必死号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一炮毙了胡德,真正的一枪中的呀,当然必死号的运气不好,所以必死吗(BSM)这个问号后面是个肯定句,所以死得光荣呀
最后一点想多提一点关于射速的问题, 高射速真的有用吗?对于横摇周期来说,一次横摇周期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横摇周期越长越稳定,但射击次数却也越少,好像必死号的周期是多少来着,没查到,不过呢必死号的射速不可能超过2发,这个是肯定的,忘说了,因为射击参数是一定的,然后在周期里一上一下里面只会选择上的时候或者下的时候,不会在上与下的时候同时开火,除非对岸攻击或者对固定目标,至于战列线对撸,我想说那个是撞大运,谁生谁死,那就要看双方谁求的神更靠谱一些吧。
以上内容纯属乱来,请大家一起乱喷!以上!致敬!
壮哉我大BB党
阿金万岁!!
……齐射指令不是中央火控系统直接遥控统一射击的吗 1.洋洋洒洒几千字全部挤在一起,看着眼睛很痛。望注意排版。
2.基本没看懂到底要说明什么。
3.BC的出现的初衷是为了克制越来越大的装甲巡洋舰杀手和大型装甲巡洋舰。
以上内容纯属乱来
以上内容确实乱来,准确者寥寥无几。建议多翻旧帖 冬眠的龙凰 发表于 2014-3-26 20:15
……齐射指令不是中央火控系统直接遥控统一射击的吗
中央火控是出现在无畏舰后期,前期是没有的,都是人工操作的,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指令都会有时间延迟 Type056 发表于 2014-3-27 00:01
以上内容确实乱来,准确者寥寥无几。建议多翻旧帖
写这些的时候就是想在另一个方面去乱解战列舰这个词的,先不要说准确度的问题,我也是新人,所以很多东西不懂,只是对这些问题的另一个方面的理解。 Henschel 发表于 2014-3-26 20:48
1.洋洋洒洒几千字全部挤在一起, ...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去理解那些军舰就会发现他们与我们理解所不同的一面,至于BC的出现,你说的我也知道,但是BC两字就已经代表了它本身的意义,本身也同样存在着争议,是CL的火力加强版还是BB的缩小版,到现在也没有定论。至于你说的为了克制我觉得可能性并不大,至少在一个方面可以看出,造价,造价觉定了军舰的性能与用途,而且BC的数量即没有CL多,也没有BB的,这也是一个相当明显的标志。
当然,以后我还是会写一些从另一方面看待战列舰的贴子,不希望支持,只希望大家都开心一下,
下一贴我会写无畏时代的开创者,无畏号。
无畏号,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还是失败的作品。还是无法选择的无奈? z1400231577 发表于 2014-3-27 11:22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去理解那些军舰就会发现他们与我们理解所不同的一面,至于BC的出现,你说 ...
1.花了差不多一刻钟看这段话。眼睛酸胀不知所云。
2.要想达到“另外一个方面去看”的层次,首先要知道这段历史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能凭着几份资料臆想。希望你仔细阅读本论坛书刊区置顶页里的共享书籍,然后再评论。
3.最早的战列巡洋舰Invincible级,是由第一海务大臣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领导下英国海军舰艇设计委员会提出的“理想型巡洋舰”的设计方案,实际上这一级1909年完成直到1912年才被划定为“战列巡洋舰”。早期的战列巡洋舰就是作为装巡杀手是没有争议的。
4.不是造价决定了军舰的用途,是需求决定了用途。
5.要谈20世纪早期的舰船定位怎么来的。首先要知道Frigate,Corvette,Sloop的概念变化,明白? 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的!我不是BB党,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不……有这个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