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ukantu 发表于 2014-4-11 12:08

本帖最后由 kantukantu 于 2014-4-11 12:23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14-4-10 15:06
你有没有查过, 较高倍径的新式火炮其缠度有没有相对高出很多?
吴老,我至今没找到炮弹出膛前可以不用转满一圈的可靠证据,{:78:}
如果真的是不用转一圈以上,那这就彻底颠覆了俺以往的概念{:75:},俺就只有老老实实推倒重来,从头学起了{:78:}

NW和维基的说法有部分矛盾之处,其实并不完全冲突,只是有点混乱,维基说目前发现的最平缓的膛线(最长缠距)是一门前膛炮的1in72英寸(不知它的口径和倍径各有多少),而按NW的说法,随便拿一个大口径炮的缠距来都比这个更长的多,但它们的倍径基本都是1in25到35.

而这张炮表是西洋前辈提供的,并非来自NW,这个符号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依然没搞清楚。
所以我糊涂了。

求哪位大神能够解惑。

mathewwu 发表于 2014-4-11 22:44

kantukantu 发表于 2014-4-11 12:08
吴老,我至今没找到炮弹出膛前可以不用转满一圈的可靠证据,
如果真的是不用转一圈以上,那这就彻底 ...

我学的是美式炮术操典,缠度就是以该炮的口径为长度单位也就是cal.,和NW的一致,我认为英制也是如此计算,否则楼上贴出的那张表格不需要表示以cal. 为计算单位。对于这种约定俗成我倒没有钻研其道理,只是想45倍径的火炮炮弹出膛转2圈不到一点,那么21倍径的火炮炮弹出膛转1圈不到似乎也说得过去。我不是搞兵工的,数理也差,也许 @克虏伯火炮 版主或是哪位达人可以替我们解释。

mathewwu 发表于 2014-4-11 23:43

kantukantu 发表于 2014-4-11 12:08
吴老,我至今没找到炮弹出膛前可以不用转满一圈的可靠证据,
如果真的是不用转一圈以上,那这就彻底 ...

我贴2张不同年份的大米海院火炮教范的缠度(Twist)的定义供参考, 1张是1903年的, 1张是1944年的,定义和NW是
一致的:

1903


1944


请注意缠度和炮弹出膛初速和转数应无对应关系,根据1944教范,56倍径炮长初速881秒米的波夫斯出膛转速每分40000转,缠度只是从50渐减到30 cal.一圈,而45倍径炮长初速701秒米的16英寸Mk 6出膛转速每分只4000转,缠度是从50渐减到32 cal.一圈(Mod 0)或25cal.一圈(Mod 1&2)。

kantukantu 发表于 2014-4-12 01:22

mathewwu 发表于 2014-4-11 23:43
我贴2张不同年份的大米海院火炮教范的缠度(Twist)的定义供参考, 1张是1903年的, 1张是1944年的,定义和 ...

这个不难理解,弹丸也有惯性,并不是膛线转了一圈,弹丸就也会转一圈的,多多少少有点折扣和滞后。
大号弹丸比较重,惯性大稳性较高,加速困难,不容易转起来,而小弹丸惯性小,容易转动,
弹丸越轻,其转动就越容易和膛线同步,能量损失和折扣越少,膛线转了一圈,弹丸也越接近转满一圈。

mathewwu 发表于 2014-4-12 01:42

kantukantu 发表于 2014-4-12 01:22
这个不难理解,弹丸也有惯性,并不是膛线转了一圈,弹丸就也会转一圈的,多多少少有点折扣和滞后。
大号 ...

这里提个醒,楼上维基的资料談的是firearms - 火枪,
而不是火炮,可能枪是使用inch英寸作单位的。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4-4-12 02:12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前辈们能不能推荐一下比较靠谱的海武网站?NW的资料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