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量造舰成本的问题
如果我有AB两个方案,吨位相差比较大,为了合理分配国内不同吨位的船台,决定同时批量造AB两个方案的船那么只造A方案,AB方案同时量产,只造B方案,三种情况下,AB舰的单价会有所不同吗?
批量制造的规模效益是怎么计算的?
只造一个方案,那么配套的动力,武器和其他设备都是统一规格的,规模效益应该比较大
但是在云龙级量产过程中,出现了各个厂家因为实力不同,导致动机都无法统一,挪用重巡和驱逐舰主机的情况,更不用提有什么规模效益了,感觉就是在凑家底……
而爸爸国的航母是清一色的埃塞克斯,直接几十艘下饺子,是否可以理解成和T-34一样为了产量放弃一部分配置的灵活性?
不过在战争末期中途岛级上马,是纯粹的更新换代还是作为与埃塞克斯级的高低搭配?
量产的规模效应感觉是摊低了研发和生产线建设的费用。
中途岛是换代产品
时间就是金钱 就是不知道爸爸国的流水线造埃塞克斯到底是怎么个流水线法
不可能真的是运河的一段铺一条龙骨,等水把龙骨运到另一端的时候就变整船了吧= =
听起来是“铺龙骨、完成最低限度船体,牵引至舾装码头,空出的船台继续铺龙骨”?
……这也能叫流水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