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4-10-18 17:31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4-10-18 10:36 编辑
查了下NW,这两种炮有一个特别之处,初速都是810米每秒
254炮弹道系数大概是0.34
305炮弹道系数大概是0.31
如果采用相同的高低角,在射角6度下:
305炮射程10059米,飞行时间15.83秒
254炮射程9802米,飞行时间15.71秒
随着射距增加,两者差距会拉大
因为飞行时间近似,在方位角上,可能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射程差距就有250米,可以说人为的扩大了散布降低精度。只能说属于废物利用没事找事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7:34
弹道时间取决于该种武器射弹的外弹道特性
和该武器的口径、身倍没有关系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12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7:19
无畏后时代
不是不考虑舰体横摇
而是有个装置在横摇超差的时候阻断射击电路而已
所谓射角阻断装置或过去网上流传的射击窗口,就在下所学是没见过或不普遍的东西。常见的击发方式就是将水平射角设定好,然后将瞄准镜水平中分线对准目标水线代表完成水平来发射。有两种对准方法,一是摇动俯仰手轮即炮口高低来抵消船体动摇,并在对准水线时击发。一是将炮口高低固定在指定的射角上不动,等船体动摇将目标水线带到瞄准镜中分线时击发。前者即斯科特发扬的连续瞄准法,使用于一般海相,当高海相时有可能炮口动作赶不上船体动摇,则会使用后者。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8:22
大口径炮靠摇动手轮是补偿不了的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23
加里波利半岛 发表于 2014-10-18 16:32
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不需要区分305和254的水柱,也就是假设所有水柱全是305(或者254)的落点,进而进行 ...
我只能说,将二级主炮做这样的弹道调正以配合一级主炮统合火控不是常态,不值得深入研究,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28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8:22
大口径炮靠摇动手轮是补偿不了的
无畏号初初服役时是做不到,但1910年它及后续舰就修改了高低机完成连续瞄准要求。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8:29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23
我只能说,将二级主炮做这样的弹道调正以配合一级主炮统合火控不是常态,不值得深入研究,毕竟是不得已的 ...
是
不值得研究
但是实际操作可行
弹道时间差异带来的角度差异
在应用中实际上可以通过某一距离范围内对某速度固定加减一个定量来概略解决
所谓经验
就在于此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57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8:29
是
不值得研究
说不值得研究是劝解楼主不必花心思再继续刨细节,没有贬低日本人的努力。什么样的装备打什么样的仗,而且还要把性能发挥到极致,这是做军人的天职。
虽然没有萨摩级的弹道射表,但原型炮都是英国造的,1910年代英军的射表都已经有微调参数即你说的加减定量,所以日本人能作出这种微调也是例行功课。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9:18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28
无畏号初初服役时是做不到,但1910年它及后续舰就修改了高低机完成连续瞄准要求。 ...
大口径炮俯仰不靠手轮(舰炮)
驱动速度和时差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9:20
本帖最后由 oldcat 于 2014-10-18 19:29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57
说不值得研究是劝解楼主不必花心思再继续刨细节,没有贬低日本人的努力。什么样的装备打什么样的仗,而且 ...
(水平)角度偏差没办法通过射表调节
这句话和你上面那些没什么关系
主要是回44前面的那个弹道时间偏差的
加里波利半岛
发表于 2014-10-18 19:50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18:57
说不值得研究是劝解楼主不必花心思再继续刨细节,没有贬低日本人的努力。什么样的装备打什么样的仗,而且 ...
这个问题看来确实只是个应付手段,没啥大的价值,多谢马老指点啊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0:42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4-10-18 17:31
查了下NW,这两种炮有一个特别之处,初速都是810米每秒
254炮弹道系数大概是0.34
萨摩级1909年入役,充其量使用维克斯式(VICKERS RANGE CLOCK)的“距离时计”射程计算机,输出是射距离,单位是码或米,所以火炮瞄准具照尺设定单位也应该是码或米,否则一二级主炮还要换算成各自对应的度分秒仰角。1920年代初期虽然出现了日本自产的以度分秒制输出的新式火控设备,可萨摩级也拆了。我认为一二级主炮不会有用同一仰角发射的距离差问题,只会有用同一射程发射的时间差问题,不过就如我楼上说的,1万米落弹时间差在1秒上下吧。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1:02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19:18
大口径炮俯仰不靠手轮(舰炮)
这个不需要说了吧,廿世纪的大口径舰炮当然不会直接用手轮人力驱动齿轮螺杆操作大炮,但直到二战末期,除了美军的动力遥控RPC系统从计算机直接输出以外,炮塔瞄准手进行本地瞄准或追随指针FTP,都还是摇动手轮带动电力或液压或蒸汽动力驱动齿轮螺杆操作大炮的。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1:29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0:42
萨摩级1909年入役,充其量使用维克斯式(VICKERS RANGE CLOCK)的“距离时计”射程计算机,输出是射距离, ...
10000米时差1秒
对20节航速来说3分钟1海里
就是180秒对1853米
10米的理论落点偏差相对于10000米距离上100米左右的射弹散布来说有必要修正么?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1:35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1:02
这个不需要说了吧,廿世纪的大口径舰炮当然不会直接用手轮人力驱动齿轮螺杆操作大炮,但直到二战末期,除 ...
异议啊
对齐射来说
击发指令是统一给出的
就是说各炮塔备便的待击信号是要返回火控室的
考虑到炮室内操炮人员的分布
人工操炮明显的就要拖后腿了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1:58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1:29
10000米时差1秒
对20节航速来说3分钟1海里
没人说要修正啊,而且认真起来,两级主炮因炮弹飞行时的差异,方位提前量(deflection)也要分开计算,要是变角率相对较大,飞行时差带来的方位偏差会比距离偏差更大。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2:17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1:58
没人说要修正啊,而且认真起来,两级主炮因炮弹飞行时的差异,方位提前量(deflection)也要分开计算,要是 ...
但是
总体的说
弹道时差带来的各种偏差会小于同等距离上的射弹散布
所以
仅就这个例子来说
同表尺射击时可行的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2:18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1:35
异议啊
对齐射来说
1.本地瞄准在开火令下达后各炮自行击发,会有先后。
2.指挥仪统一瞄准会在备便灯亮后由指挥仪电门统一击发,基本没有先后。
3.上两者的射击参数都由系统统一给出时,数据是按时间变动并连续输出给炮手追随指针操炮的,直到发射那一刻。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2:22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2:17
但是
总体的说
弹道时差带来的各种偏差会小于同等距离上的射弹散布
黛不就说可行嘛,我也只能说稀松了点儿,要打还是得打。
oldcat
发表于 2014-10-18 22:42
mathewwu 发表于 2014-10-18 22:18
1.本地瞄准在开火令下达后各炮自行击发,会有先后。
2.指挥仪统一瞄准会在备便灯亮后由指挥仪电门统一击 ...
前者就不是“齐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