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架空晚清的作者们探讨一个问题:货币制度
晚清金银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货币制度?我看了很多穿越到晚清的小说,都很少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主人公穿越到晚清1860年代,然后(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掌握了政权,接下来肯定要发展经济了。那么货币制度应该怎么设计呢?清朝的黄金是很少的,金本位肯定不行;白银数量其实也是不够的,清朝原本是银铜并存,如果采取银本位那就相当于用白银逐步取代铜钱的那一部分,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还会增加,甚至是倍增(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会导致市场交易量的增长远高于经济增长),所以银本位也很难实行;还有一种办法是粮本位,就是建立国家粮行,发行粮票,但这只能作为补充,不能作为主要的货币制度。如果金元、银元、粮票多种货币并存,总量倒是够了,但是汇兑困难,固定比价根本做不到(尤其是1880~1890年代国际银价持续贬值),而浮动比价又会加剧市场波动甚至各种屯币炒作。至于靠国家信用发行纸币,那个年代根本不现实,人们不会接受的。那么晚清的货币制度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呢?金银浮动并存?金-粮挂钩,银元浮动?虚金本位(金圆券)+浮动银元?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方式?
前期实行银本位没啥问题吧?市场交易量的增长远高于经济增长导致货币崩溃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等到国内经济水平上升到一定时候改成金汇兑本位制,最终还是要过度到纸币上的,这是必然的,但是在经济水平不足的情况下贸然采用虚金本位或者纸币政策经济必然崩溃。 另外,我不觉得1860年代中国有能力设计这么复杂的货币制度,当时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商品流动和货币流动,不如早点改两为圆,可以减少一些白银外流更实际 这个方面,大罗罗的《天朝之梦》介绍的比较详细,毕竟他不是小白,他的见解还可以参考 货币以什么为本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刚性财政制度,保证财政收支稳定。清末时期因为实行了财税改革收入大增,这也是清末新政成果不差的一个原因 本帖最后由 PengDang 于 2015-1-11 20:04 编辑
lavivon 发表于 2015-1-4 17:02
这个方面,大罗罗的《天朝之梦》介绍的比较详细,毕竟他不是小白,他的见解还可以参考 ...
居然以他为参考书……《天朝之梦》的国外部分还可以,回到亚洲部分就扯蛋了。另:这本书的精华是吐嘈。当然,前面部分把外国人想象的太善良了,一个中国人在取得了主角的成功后是没有资格活着的。
货币政策的关键是政府的执行力,以清末及民国的执行力,什么政策都是白扯。
以TG的执行力,粮本位即可。
刚性财政制度是关键。
至于什么本位不重要,因为除了白银没有其他选项。据当时的内务府文献记栽1850年时清金库存黄金不少于800吨,清中后期的黄金年产量是50致80吨。另外,中国自古民间藏金都很多。
金本位应该是没问题的了。关键还是经济制度和货币制度。 曾经看到一个设想 把金银分别铸个金山银山放那给老百姓看然后部分流通纸币来提高国民对纸币的信心 还有就是想办法把纸币精美度尽量提高
不知道这2个设想能不能支撑发行部分纸币
早期(20年左右)以银本位为主 然后收集足够数量的黄金和国家信誉时转为金本位?》
纯属外行中的外行设想如果小白了请无视 墨冥 发表于 2015-2-16 18:16
曾经看到一个设想 把金银分别铸个金山银山放那给老百姓看然后部分流通纸币来提高国民对纸币的信心 ...
自古中国采用白银流通,讲的是个等值交换,硬通货童叟无欺。
西方建立的银行体系发行纸币,就是一个字——骗。银行说它有黄金100吨或1000吨甚至10000吨来支撑纸币,可有谁看见了?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18 23:36
自古中国采用白银流通,讲的是个等值交换,硬通货童叟无欺。
西方建立的银行体系发行纸币,就是一个字— ...
如果生产力发展速度超过了贵金属增加的速度,那怎么办呢?让贵金属升值吗?如果贵金属的价格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那就不再是等值交换了。 balance 发表于 2015-2-19 00:15
如果生产力发展速度超过了贵金属增加的速度,那怎么办呢?让贵金属升值吗?如果贵金属的价格超出了它本身 ...
所以金本位完蛋了嘛 balance 发表于 2015-2-19 00:15
如果生产力发展速度超过了贵金属增加的速度,那怎么办呢?让贵金属升值吗?如果贵金属的价格超出了它本身 ...
生产力发展超过贵金属增加,就造成通货紧缩,货币流通不畅阻碍经济发展。一战前世界经济就是如此,增发货币加强商品流通,货币就会贬值。这也是经济危机的一个诱因。 金银本位,哪种其实都没事。先要废两改圆,逼迫银号等老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机构转变。 在通过银行发行等额银行券,回笼白银。而铜钱可以作为辅币不打紧,铸造高品质铜圆淘汰铜钱。再者发型金银债券,加上银行券回笼的白银。过个五到十年就可以币改,走金本位。 在信用货币前,银行券(后来的钞票)能否流通或者币值坚挺,关键在自由兑换。你银的银券不能兑换白银谁用啊。而且清末也不会出现钱不够用紧缩的情况。只要收回白银储备,多发点也没事。当然前提,要有先到的金融机构。有了他才有现代的金融和信贷,才会是商业化和工业化背后的动力。等国家盘子搞大后废掉银本位,走金本位。其实也就是金本位币值稳定。到最后收紧自由兑换,过度到金块本位或者金汇兑制。 货币都要贬值的,说白了经济规模膨胀的速度太快了。而纸币的产生会出现超发这个问题,谁也避免不了。那就去顺应…超而不烂。而想通过稀有金属限制这种超发是不现实而且很逗比的行为。关键财政金融要顺应时事。 而近代中国金融问题,很大部分是旧有的体系顽固而不改变。这个到后来国民党废两改元时候的反抗就知道了。 alex77 发表于 2015-2-25 14:55
货币都要贬值的,说白了经济规模膨胀的速度太快了。而纸币的产生会出现超发这个问题,谁也避免不了。那就去 ...
我觉得你16和17楼说得有点儿矛盾。一方面,银圆券和银圆必须能自由兑换,这就意味着银圆券不能乱发,而是受限于银元的数量。另一方面,你又说可以适当超发,让货币贬值。
其实,金银本位时代,之所以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银存量的增长比经济增长的速度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金银短缺导致的通货紧缩。
架空穿越晚清的小说,通常在一战前后成为列强之一,甚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强国,这就意味着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时间内,经济规模要扩大十倍,财政收入从1880年代的2000~2500万英镑(不到1亿两白银)增长到1910年代的2亿英镑以上。这就意味着对贵金属的需求量也要增长数倍。 To balance,没有矛盾,手机不能直接回复你。我打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