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炮塔用这个效果好吗?
苏联刚推出样炮的时候说是有设计海军型,可几年了都没声音。一次打一发没什么不好,两发炮弹一起出膛常有在远处kiss的机会。 mathewwu 发表于 2015-2-27 22:46
一次打一发没什么不好,两发炮弹一起出膛常有在远处kiss的机会。
看介绍是可以齐射的。
我意思是这炮的设计理念:利用后一炮的后坐力驱动已发射炮管复进,提高射速。
立式安装节省空间,炮塔座圈可大幅减少,防护重量也能减少、
装填可以半自动化来实现。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2-28 21:04 编辑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27 23:01
看介绍是可以齐射的。
我意思是这炮的设计理念:利用后一炮的后坐力驱动已发射炮管复进,提高射速。
立式 ...
“齐射”不一定是指同一瞬间发射,有一两秒的发射间隔照样叫做"salvo",“齐射”是"salvo"这外来炮术用语的翻译,不存在单纯的中文字面意义。既然由后一炮的后坐力驱动已发射炮管复进,证明两炮以极小的间隔先后发射,这就符合"salvo"的定义。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27 23:01
看介绍是可以齐射的。
我意思是这炮的设计理念:利用后一炮的后坐力驱动已发射炮管复进,提高射速。
立式 ...
上下重叠固然节省了座圈尺寸,可也增加炮塔高度及重心,重量未必省得下来。还有这种固定弹舱不可取,每次装弹都要打平炮口,对可速射的火炮不利,而且弹舱的再装填费事。二战末期得梅因的连续自动装填已经是任意角的,可翻老帖。 mathewwu 发表于 2015-2-28 21:00
“齐射”不一定是指同一瞬间发射,有一两秒的发射间隔照样叫做"salvo",“齐射”是"salvo"这外来炮术用语 ...
受教了。
此炮射速18~21发/分钟,放在45年以前若是海军型对付巡洋及以下,校射后岂不是大杀器!洗BB地板也能让BB受不了。 mathewwu 发表于 2015-2-28 23:05
上下重叠固然节省了座圈尺寸,可也增加炮塔高度及重心,重量未必省得下来。还有这种固定弹舱不可取,每次 ...
这炮是任意角度装填的,可以搜视频看。
后部弹仓是自走炮设计,不是海军型。
“拳击手”(Boxer)液压缓冲装置要求两炮不能太远,按图片比例尺算增高大约0.2米,参照一、二战的单/双炮塔,宽度至少节约1米以上,节省的正面装甲和炮塔座圈等重量就很可观了。
附图2s-19型
mathewwu 发表于 2015-2-27 22:46
一次打一发没什么不好,两发炮弹一起出膛常有在远处kiss的机会。
填蛋的时候不会特别麻烦么?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28 23:06
受教了。
此炮射速18~21发/分钟,放在45年以前若是海军型对付巡洋及以下,校射后岂不是大杀器!洗BB地板 ...
18~21发?
就图上那根身管
射速减一半持续三分钟就得冒烟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27 23:01
看介绍是可以齐射的。
我意思是这炮的设计理念:利用后一炮的后坐力驱动已发射炮管复进,提高射速。
立式 ...
这是不可能的 oldcat 发表于 2015-3-3 04:53
这是不可能的
射速是毛子放出来的资料,跑就他家有,无法验证。
另,请问哪方面不可能? 两根管子结构也会更复杂些吧 yuewei19820617 发表于 2015-3-8 14:35
两根管子结构也会更复杂些吧
复杂的是自动装填系统,按毛子给的18发/分钟,3秒多点装1发,估计是定装弹。
德国PZH2000的分装弹最快射速是20发为2分30秒,平均为7.5秒。 可是PZH2000可以做到5發同時到達目標,毛子炮只能3發,以現在炮位雷達的掃描下作戰環境,戰鬥力還是漢斯戰力還要稍強的;而且如諸君所言,這炮結構複雜,精度、可靠性、維護性應該都不怎麼樣,當然這也是毛子軍工一貫的作風
其實這個結構最早應該是漢斯出的,只不過當時用在機槍上,后來毛子用在機炮上,現在又用到自行炮上了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27 23:01
看介绍是可以齐射的。
我意思是这炮的设计理念:利用后一炮的后坐力驱动已发射炮管复进,提高射速。
立式 ...
裝填據說是全自動,所以人員配備也是三個人;
而且據說還能自動檢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