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3 22:02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3-3 20:09
之前我看英国炮兵手册里的穿甲弹引信,当时就觉得这货好像没有延迟设计,有点不敢确认,看来是真的…… ...

那段时间发展速度太快,20世纪第一个10年,各国刚完成从黑火药到高爆炸药的转变

根据Warships 2002、2003、2004三期连载的The Riddle of the shells,英国人在换炸药时也是对比过TNT和苦味酸,但是在决定换装时没有能可靠地起爆TNT的引信,后来虽然也意识到了TNT在不敏感上的优越性,但迟至1910年时仍然没有能有效起爆TNT的引信,此后这事就被搁置了,技术发展上主要的精力投到火控系统上去了

德棍那个引信虽然有延迟但是延迟很不稳定,击穿装甲后爆炸距离从2英尺-50英尺各种都有,还有不少哑弹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3 22:46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3-3 20:09
之前我看英国炮兵手册里的穿甲弹引信,当时就觉得这货好像没有延迟设计,有点不敢确认,看来是真的…… ...

说是Non-Delay,也不是完全没延迟

1917年的测试,用13.5寸重弹,用2000fps着速打了8发,爆炸点与靶板的距离,最小2英尺,最大18英尺,平均值是10.4英尺,用1365fps着速打了3发,爆炸点与靶板的距离,一发5英尺,1发6英尺,1发18英尺

wellbull 发表于 2015-3-4 00:00

牛国苦味酸也是有延迟引信的,是老式的管状滑动机械延迟,按说应该有根软簧调节延迟量。没有软簧的话靠摩擦,这个就比较蛋疼了,用公差配合,完全不能保证。
但是之见过示意图,没见过设计图或照片,没发判断是否真就是苦味酸的原因。
牛牛必定也经过大量实弹实验,咋就没发现早炸问题?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3-4 01:16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3-3 18:18 编辑

wellbull 发表于 2015-3-3 17:00
牛国苦味酸也是有延迟引信的,是老式的管状滑动机械延迟,按说应该有根软簧调节延迟量。没有软簧的话靠摩擦 ...
Shut up!

No can no bb.

冬雷 发表于 2015-3-4 12:05

关于早炸问题,简单地回复你一下:

当时的德国穿甲弹装填的是TNT装药,用的是带助爆药的延迟引信,而英国穿甲弹装填的是苦味酸装药,用的是无延迟引信。

虽然说是无延迟引信,但是由于是安装在弹底,因此从击中目标到引信内部的雷管启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所以如果不是因为苦味酸的敏感,炮弹还是能够在穿透装甲后爆炸的。但是由于苦味酸比较敏感,所以在炮弹击中大厚度装甲板时,由于冲击力很大,往往会直接引爆苦味酸装药,所以就出现了早炸问题。但苦味酸也不是一碰就炸,当时的英国穿甲弹在遇到小厚度装甲时,还是有正常击穿装甲板后爆炸的案例的。

至于德国人用的TNT,其敏感度要比苦味酸低很多,单靠装甲是不会引爆引爆的,连单靠引信里的雷管都不行。为了引爆TNT装药,当时的德国穿甲弹的引信里是装了一段苦味酸助爆药的,雷管负责引爆苦味酸助爆药,然后靠助爆药负责引爆TNT装药。

一战时期,德国穿甲弹的几率似乎不低,请教大神,后来的穿甲弹是如何解决哑弹问题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求指导,看《无畏之海》遇到的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