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博物馆掠影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5 23:30 编辑大和博物馆掠影
春节期间举家赴日自助游览,小儿知道我是战舰控,特地将吴市列入行程。我们使用JR北九州与西日铁合办的五日周游券, 从福冈乘新干线出发约一个半小时抵达广岛火车站,在站内换通勤电车沿濑户湾车行又半小时就到了吴市。这吴市的旅游卖点主要就是吴港的历史,所以连车站大门都不必出,剪票口旁就有人行天桥通往海边的景点——《吴市海事历史博物馆》和《海上自卫队吴史料馆》。天桥很长,中间还通往其他大型建筑,在半中间女士们就放爷儿两鸽子,一拐弯就转进youme(梦)大卖场快乐购物去了。当然这也是贴心的小儿为他三老(老婆老妈老岳母)所预先设想好的,这样我父子两才无后顾之忧。
通过一处商场后迎面便是港区,最右边是《海上自卫队吴史料馆》和馆外马路边上陈列的汐潮级常规柴电潜艇SS-579秋潮号: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355nlqck9yx1yivq288.jpg
正面面对着便是《吴市海事历史博物馆》,也就是俗称的《大和博物馆》: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701vvgoonyppgyz41p3.jpg
从两处馆区建筑物之间望出去可以看见对岸的江田岛。当天吴港西码头停有两艘宇和岛级掃海管制艇MCL-729前岛号和MCL-730久米岛号: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343fs3aii33p3y4g1s6.jpg
左手边港东的办公楼和船厂区便是帝国海军的摇篮,大和舰的子宫,吴镇守府和吴海军工厂: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649cae2an57sybr7a20.jpg
天桥末段接博物馆主楼入口,也可乘广场前方的直下电梯,先游览大门前的《陆奥号》遗物,包括锚具、主炮和螺旋桨: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414yrorsr757rf55qbs.jpg
陆奥主炮为三年式41cm砲,身管长18.84米、重101.6吨,共生产40门。图为侧开式隔螺尾闩结构: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519f36lv9se5p6pas46.jpg
成人门票500日元,含汉语解说接收耳机服务。以下是馆内提供的中文简介: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5/144355p9j0204c6v0rkjpj.jpg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5/144424b0e19e1sl01ipp9h.jpg
一楼大厅挑空四层,地坪上即为占据大部空间的1/10大和模型。红墙内一二楼为吴港市历史展室,三楼为造船历史展室: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455vltz5a00kczn0ltw.jpg
大和舰模型尺寸太大了,一楼只能分头尾两段拍,后来转到三楼才有全景角度,但还是不理想: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527zfh7l3tf346wc3p6.jpg
灰墙后的两层空间也挑空,用以展示零式战机、回天鱼雷和各式炮弹等大型实物: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618e6h0mhsis2pziyyt.jpg
作为火控党自然要给装甲司令塔、舰桥和前桅楼来个特写。除了顶上集成测距仪与雷达天线的主炮指挥仪双层圆塔之外,前桅楼上下多座像似炮塔却又没插炮管的大小圆桶,都是高角炮、机关炮和探照灯的指挥仪: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731usqxz1drr21plcfs.jpg
一二楼展室主要呈现吴市从1889年设镇守府,1903年建海军工厂,将吴港一步步变成帝国重镇,战后又从废墟上站起来登上商业造船巅峰的过程,其梗概多数BB党都熟悉,就不在此多介绍,直接转进大和吧。
大和的主炮塔模型及主炮室的纵切面。主炮弹药库并不在主炮塔结构内: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653u13hg3ukeeke1q1v.jpg
录像少不得要表扬一下三九式15m基线光学测距仪: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911rshzeue9553e223u.jpg
有关大和级的资料存留非常有限,这是部分造舰记录表及造舰师的笔记真迹: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5/144811wennn69aaa0yzgc7.jpg
看完模型和照片文件,一代名舰大和就只剩下极少数打捞出水的遗物了。这是九六式2.5cm机炮的手轮和弹壳: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803e0sdc3s0ddquxqcg.jpg
图左为三年式15.5cm副炮的炮口栓,右上为传话管喇叭口,右中及右下为消防水龙的瞄子和接头: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815ug2fyaf9wytlue9z.jpg
图上是八九式12.7cm高炮弹壳,图下圆盘是九四式46cm主炮发射药包金属外包装桶的盖子: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828hpibzy2161t381zy.jpg
浴室瓷砖、挂钩、瓷碗、玻璃酒水瓶等生活用品,目前能看到的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840m48qmk6xdjrmk6l6.jpg
展室内一面墙上分籍贯罗列了舰上士兵名单,在对面墙上则是军官照片: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755myn6pupkps4k3hkh.jpg
其中有一位浅羽满夫少尉,据所载是中华民国出生,倒是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记录。
大和的战史没什么可夸耀的,沉没之后接下来就是吴港的衰败。这里有一张从吴市方面拍摄到的广岛原爆蘑菇云: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4948a7all5zunipououy.jpg
接着便是联军的接管与调查,船坞内几十艘小潜艇正等待着被肢解: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009bk29l912bn21oc11.jpg
走进大型资料展室,映入眼帘的第一件实物便是威力强大的九三式酸素鱼雷: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101anhbxnizb7hnpcnc.jpg
这是鱼雷发射后在风浪中行进,却仍然能够保持原设定航向的回转罗针仪(陀螺仪):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147yyz3yox8972o0e5y.jpg
展品名称是《人操鱼雷“回天”10型(试制品)》,摆明是“神风自杀兵器”: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113l1fm1hu6kvtdpti3.jpg
特殊潜航艇“海龙”虽然有舱口可以逃生,但最终还是准备做自杀式攻击使用: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128lc9lwc5o1c11driw.jpg
零式舰上战斗机62型,1945迫降沉于琵琶湖底,1978年打捞复原: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217t3812t2hhhk1ihx2.jpg
左1为46cm九一式彻甲弹,左2为46cm三式弹,左3为左1除去被帽、切掉部分风帽、露出弹本体头部,左4为40cm九一式彻甲弹,左5为36cm九一式彻甲弹,左6为左5的风帽,左7为左5去风帽被帽。再往右依序是20cm、15.5cm、12.7cm及25mm舰炮的弹药: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333ywphxdndbjdbuwwc.jpg
看完《大和博物馆》,才知道为什么它的正式名称是《吴市海事历史博物馆》。在它的诞生地纪念这么一条时代巨舰,日本人表现得完全不是太平洋战争电影里面的那种初期的飞扬跋扈,或者后期的壮烈牺牲,相反的展馆只平铺直述一段史实,似乎真心不想再追寻过往帝国的荣光。再看看吧!
看完吴市大和博物馆和广岛原爆纪念公园,我们一行夜宿附近的宫岛。宫岛是日本三大胜景之一,海边的神社和鸟居美得令人叹息: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717zkybvvwwsbm3cw3c.jpg
游览半晌,忽然发现宫岛又名严岛,然后旅游资料中又把它与松岛、天桥立并列日本三景…且慢,这不就牵连上“三景舰”了吗?是的,“三景舰”正是以此三大胜景命名,我顿时把先前对吴港的好感全扔了,开始努力发掘仇恨。
结果在这里找到了《军舰济远纪念碑》: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1/205758v725g5ahmhqm7xxc.jpg
为了不给自己扫兴,就此告别大和,专心游山玩水。 如此好贴竟没人回复
这枚鱼雷是533的还是610的?
不知道那750毫米得有多变态。。。
每每看到舰桥总在想那么大一坨又没装甲 想来每次炮战都是拼人品吧待里面实在是虚
楼主何时去米帝一定多拍点衣阿华的
感谢楼主的分享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5 23:36 编辑
.墨冥. 发表于 2015-3-9 20:28
如此好贴竟没人回复 全是伸手党。。。
这枚鱼雷是533的还是610的??
这里第三区块有各国空面潜射鱼雷的规格列表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index_weapons.htm
日本九三鱼雷直径是610mm,由九三改造的回天鱼雷直径则是1米。
另各国BB多半有装甲司令塔,有的在舰桥前下,有的被舰桥包围,内有驾驶室及作战室,装甲厚薄各有不同,但多半因位置较低,内部狭窄而不被指挥官所喜,尤其二战对空作战几乎不可能在室内指挥。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5-3-9 23:20 编辑
吴港没去过,在日本上学时修学旅行倒是去过长崎的原爆纪念馆,好像是1997年,首相好像还是桥本龙太郎,消费税还是3%的时代
进门就是一枚大大的挂在天花板上的美制战斧导弹的模型,里面的展品有各种在核爆炸下熔化的汽水瓶,放的演示片里还有核爆炸后人的眼珠子从眼眶中掉出来落到地上的镜头,当然是动画片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9 23:07
吴港没去过,在日本上学时修学旅行倒是去过长崎的原爆纪念馆,好像是1997年,首相好像还是桥本龙太郎,消费 ...
{:24:}说起来我的修学旅行经历好像经常会去到历史悲剧发生地,又有一次修学旅行经过了北九州和下关之间的关门海峡,那个地方是坛之浦海战发生地,战败的平家人抱着8岁的母族为平家人的天皇跳海自尽了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9 23:39
说起来我的修学旅行经历好像经常会去到历史悲剧发生地,又有一次修学旅行经过了北九州和下关之间的 ...
我也去了那神社,旁边就是春帆楼,所以不想回忆。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9 23:47
我也去了那神社,旁边就是春帆楼,所以不想回忆。
{:24:}我外公是共军,我外婆是投了共的在民国时期上过大学的国民党官僚家的小姐,我爷爷则是父亲留过日,抗战时又跑到上海虹口日租界投奔了娶了日本老婆的亲戚的“四类分子”,但到我父母那代时借着开放也都出去了,祖辈对这些也看淡了,到我这一代就基本没有想法了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9 23:47
我也去了那神社,旁边就是春帆楼,所以不想回忆。
说起那个地方,先生喜欢河豚吗?河豚刺身是极品,但在国内我只敢吃小巴鱼,大的河豚不敢吃,有次别人请吃饭点了河豚没告诉我,又是切开后炖的汤,没看见皮就吃了,吃到嘴里别人才告诉我是河豚,吓得灵魂出窍整顿饭没吃好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3-10 00:23 编辑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10 00:00
我外公是共军,我外婆是投了共的在民国时期上过大学的国民党官僚家的小姐,我爷爷则是父亲留过日, ...
这就是一代人的差异了,先父母抗战时分在重庆及成都市内工作,历经所有大轰炸。光凭儿时听到的这些故事感情上就会留下疙瘩,虽然我理智上一直佩服日本。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10 00:04
说起那个地方,先生喜欢河豚吗?河豚刺身是极品,但在国内我只敢吃小巴鱼,大的河豚不敢吃,有次别人请吃 ...
一早就去下关唐户市场吃有名的河豚早餐,有刺身和炸物,风味不错。 原来1/10的大和舰模型在这里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马老的帖子必须顶!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10 00:21
一早就去下关唐户市场吃有名的河豚早餐,有刺身和炸物,风味不错。
请问:馆外马路边上陈列的汐潮级常规柴电潜艇SS-579“秋潮”号,可以进去参观否?{:75:} 我爱DD 发表于 2015-3-18 07:47
请问:馆外马路边上陈列的汐潮级常规柴电潜艇SS-579“秋潮”号,可以进去参观否? ...
开放,可以看到驾驶室,舰长室,
作战舰桥,寝室及餐厅厨房。 浅羽满夫少尉(1920?)生于台湾,东京大学出身,战后进入日本外务省并曾任驻坦桑尼亚大使,1997年时尚在世,未知是在台湾日本人还是台湾人改名。 prc_zhangge 发表于 2015-3-18 14:43
浅羽满夫少尉(1920?)生于台湾,东京大学出身,战后进入日本外务省并曾任驻坦桑尼亚大使,1997年时尚在世 ...
所以那面墙不是殉职名单?抱歉我误会了。
日本人对历史很重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