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爆弹外皮是怎么加工的?
就说甲午时期,是冲压还是浇铸?历史上天津机器局1893年建钢厂,两年后建成后立即就能生产长开花弹了,不太相信冲压技术能够那么快就掌握。而且后来日俄战争中双方的高爆弹装填系数都异乎寻常地低,如果是浇铸的话,弹体强度不够,倒是正好能够解释。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22 10:50 编辑
俄国的高爆弹装药系数确实低,而且炸药的威力也不够。硝棉炸药确实比不上本子的苦味酸。但是本子的高爆弹装药系数挺高的。
毛子的炮弹
俄国的炮弹内腔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缓冲作用的木头。
多谢了,果然某人说的数据是编的,我就说了,高爆弹装填系数怎么会那么低,原来那厮是毛子的数据用了史实,鬼子的自己编造=。=。。 铸铁,铸钢,锻钢都有
锻钢性能最好,皮薄馅大 早期的铸铁开花弹应该是先铸造毛坯后再钻孔,外部车圆。
锻钢开花弹用毛坯热冲压或冷挤压,再引伸成型。
早期的开花弹应该是先铸造铸铁毛坯后再钻孔.再后加工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6-24 14:50
铸铁,铸钢,锻钢都有
锻钢性能最好,皮薄馅大
多谢,具体选择应该是看生产国的工业基础吧,那么天津机器局搞的长开花弹是铸钢?不太相信他们当时有生产锻钢大口径炮弹的实力,钢厂都是刚刚建成。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22 10:29
俄国的高爆弹装药系数确实低,而且炸药的威力也不够。硝棉炸药确实比不上本子的苦味酸。但是本子的高爆弹装 ...
第一张是什么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