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指出这个架空不合理的地方
现在的宙斯盾驱逐舰干的就是以前重巡的活,单独出击时可以压制没有主力舰的宵小,随舰队出击时就是主力舰的带刀护卫,不过巡洋舰进入历史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工业进步,驱逐舰这种性价比平衡,适宜大量生产的舰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被放大到了重巡的吨位,也接替了重巡的职能。而重巡失去原有的定位以后作为一种性价比远不如驱逐舰的舰种就消亡了,末代重巡就是基辅级和基洛夫级,或者武库舰那样,成为失败的主力舰,或者提康德罗加级那样,竟然还没有后来造出的驱逐舰大,成为挂名巡洋舰。 Darth_Clark 发表于 2015-8-8 10:58
现在的宙斯盾驱逐舰干的就是以前重巡的活,单独出击时可以压制没有主力舰的宵小,随舰队出击时就是主力舰的 ...
这说法不是太能理解…感觉驱逐和重巡功能截然不同 H.M.S_HOOD 发表于 2015-9-8 15:51
这说法不是太能理解…感觉驱逐和重巡功能截然不同
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当工业进步到可以像量产驱逐舰那样量产重巡的时候,那么显然就是给重巡装上驱逐舰的所有功能,让重巡来接替驱逐舰的工作是最好也最经济的,当然名字也变成驱逐舰了,毕竟舰种按照功能和职责决定,而不是看吨位。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7-20 02:14
重巡的历史必然性
非常好的一篇科普文。
不过对于条约型的重巡,我一直觉得很鸡肋,八寸左右的主炮,10000吨的排水,很难做到投射火力和防空火力的兼顾。反而我觉得像德意志那样的可取之处更大,虽说是在吨位上有猫腻,防空火力一般,但是起码有6门283,那样在同等的交火距离上有相当大的优势,假设是一艘德意志和两艘高雄、妙高这样的对手死磕,两艘本子的船也不一定留得住德意志。
那究竟条约型的重巡的定位是什么呢?破交?作为航母编队的护卫?破交的话就要减少防空火力来加大主炮数量,但是作为航母护卫的话又有些可惜,因为有更多的轻训和驱逐舰作为防空和反潜。
这个问题我是真心请教楼主的,因为从我初一开始就觉得条约型的重巡真的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哦。 sallybb 发表于 2015-9-14 00:24
非常好的一篇科普文。
不过对于条约型的重巡,我一直觉得很鸡肋,八寸左右的主炮,10000吨的排水,很难做 ...
个人看法:
最早的“条约重巡”可能在条约签的时候已经设计好,可能都已经造好了。日本的古鹰似乎就是要全面压制美国的奥马哈侦察巡洋舰,而美国的彭萨克拉则是升级成8寸炮的侦察巡洋舰, 而且炮比古鹰青叶还要多,于是日本之后造了10门8寸炮的妙高和高雄(这些已经在排水量上超过了条约规定),美国也跟着在条约的极限上造了一堆9门8寸炮的巡洋舰来对抗。在那个年代,空中威胁很小,防空是次要考虑。
定位来说,似乎各个海军都不一样。美国的彭萨克拉是侦察巡洋舰(当时美国的主要假想敌是英国,一战当中英国的侦察巡洋舰表现不错,所以美国跟着造起了侦察巡洋舰奥马哈和彭萨克拉),日本的巡洋舰目标主要是消灭美国巡洋舰,美国之后的“条约巡洋舰”都是从彭萨克拉升级来的加强版,但是任务也是和对方的巡洋舰作战。
至于航母编队的护卫任务,应该不是这些重巡的主要职能。日本在条约之后造的利根重巡才是作为航母编队的护航舰,搭载大量侦察机来为航母搜索目标(日本航母这时候不带侦察机的)。
破交似乎只是德国人的主要设计目标,所以德国人的船都有很长的续航力(没有海外基地),但火力配置都很奇怪,估计都是为了压制英国巡洋舰。
sallybb 发表于 2015-9-14 00:24
非常好的一篇科普文。
不过对于条约型的重巡,我一直觉得很鸡肋,八寸左右的主炮,10000吨的排水,很难做 ...
德意志航速只有26节,所以他跟重巡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抗,他需要面对的是虎、胡德、声望、金刚等等,甚至长门都能跟他跑差不多速度。
高雄之类遇到战巡打不过还可以跑,德意志那就只有等死的命了 催更会有什么下场? sallybb 发表于 2015-9-14 00:24
非常好的一篇科普文。
不过对于条约型的重巡,我一直觉得很鸡肋,八寸左右的主炮,10000吨的排水,很难做 ...
德意志对条约巡洋舰并没有绝对优势,速度追不上,普通交战距离也防不住8寸炮 专业课,学习了! 催更,作者君你不能放弃治疗啊~~~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7-20 02:14
重巡的历史必然性
请教熊四爷,
“那是因为,由火控技术进步引发的炮术革命,先从全重炮战列舰开始,继而影响席卷巡洋舰,并在驱逐舰上最终结束而已。
重巡洋舰,他是火控技术、炮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个在驱逐舰上最终结束,能否理解成法国的超级驱逐舰的设计思路?利用更大的火炮射程加上超驱上轻巡级别的火控优势,对对方驱逐舰形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