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一场美日水面战
本帖最后由 sjzjyamato 于 2016-7-9 17:07 编辑交战时间:1944年初。
交战环境:开阔海域,高能见度,风平浪静。
兵力
日军:第七战队:重巡洋舰利根,筑摩,铃谷,熊野。第五战队:重巡洋舰妙高,羽黑。第十七驱逐队:驱逐舰矶风,滨风,谷风,浦风。第三十一驱逐队:岸波,冲波,朝霜,长波。
美军: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6艘,弗莱切级驱逐舰8艘。
任务
日军任务为消灭美军舰队。美军任务为甩掉追击的日军。
日军主要优势为长射程鱼雷,重巡的水中弹以及水中弹防护,主要劣势为雷达火控差,水平防护,另外有报告称九一式穿甲弹的强度不足,击中美巡表面硬化装甲时会碎裂,或者达不到经验式的穿深。
美军的主要优势是火控处于优势,超重弹导致穿深高,破坏力大,重巡水平防护更好,而且主装厚度大,炮座炮塔防护好,损管能力强,缺点是水中弹防护差。
请问日军是否有胜算?另外巴尔的摩对海射击案例过少,散布不明,也给估计带来了困难。
目前来看最大的不明点有三个:1巴尔的摩的射击散布。244年时九三鱼雷的陀螺仪性能。3九一弹对于表面硬化装甲的强度问题。 美帝:哦,对面的肉来了(于是使用八寸机关炮对对面的日本舰队一通扫射)
然后日本海军的水中弹便难以发挥用途。
至于氧气鱼雷,那也只是理论上的远射程。实际上日本海军发射鱼雷不可能会在理论射程的距离上发射,因此在靠近的时候被八寸机关炮扫到死 本帖最后由 sjzjyamato 于 2016-2-20 20:45 编辑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0:40
美帝:哦,对面的肉来了(于是使用八寸机关炮对对面的日本舰队一通扫射)
然后日本海军的水中弹便难以发挥 ...
8寸机关炮不是得梅因吗。巴尔的摩的射速没有那么快。而且,我觉得这种战斗中需要考虑各区域被弹面积。日舰这一点吃了亏,2连装多炮塔导致弹药库过长,水平防护又不佳,美舰发射药库面积我还没算,但是3联炮塔缩短弹药库长度这一点是极好的。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0:40
美帝:哦,对面的肉来了(于是使用八寸机关炮对对面的日本舰队一通扫射)
然后日本海军的水中弹便难以发挥 ...
而且这种大编队作战,长射程鱼雷威胁估计不小,但是增加了多少,量化很难。而且和战术,水兵素质也是息息相关。 本帖最后由 sjzjyamato 于 2016-2-20 20:51 编辑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0:40
美帝:哦,对面的肉来了(于是使用八寸机关炮对对面的日本舰队一通扫射)
然后日本海军的水中弹便难以发挥 ...
这战日舰最大的危险还是被击中水平防护。 sjzjyamato 发表于 2016-2-20 20:43
8寸机关炮不是得梅因吗。巴尔的摩的射速没有那么快。而且,我觉得这种战斗中需要考虑各区域被弹面积。日舰 ...
其实日本海军要是遇到一艘巴尔的摩可能还好对付,但是遇到成群结队的巴尔的摩,可就真的不好打了。 sjzjyamato 发表于 2016-2-20 20:47
而且这种大编队作战,长射程鱼雷威胁估计不小,但是增加了多少,量化很难。而且和战术,水兵素质也是息息 ...
长射程鱼雷威力是不小,但是相对应的代价是得用较低的航速靠近并击沉。鱼雷因为航速较低,脱靶的概率较大,因此日本海军更多不可能用理论射程打人家,顶多是趁夜色靠近并击沉——不过随着1944年美军雷达的性能的强化,即便还没到鱼雷发射最远距离都早就被发现了,因此长射程鱼雷就显得没意义了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0:50
其实日本海军要是遇到一艘巴尔的摩可能还好对付,但是遇到成群结队的巴尔的摩,可就真的不好打了。 ...
为什么?大编队作战中长射程鱼雷的作用估计就能体现了,虽然这是理论,由于2战没有大编队的水面炮战无法的到证明。不过美舰万一集火领舰导致迅速减速后面的规避那麻烦大了。所以我以前 考虑过梯形阵,或者分成多个战列线。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0:53
长射程鱼雷威力是不小,但是相对应的代价是得用较低的航速靠近并击沉。鱼雷因为航速较低,脱靶的概率较大 ...
我这个架空作战环境是是日战。不过6V6这种编队比起1v1鱼雷命中率肯定有增加,但是增加多少,不大清楚。英国人一战似乎就很怕德棍有长射程鱼雷威胁战列线,不知道英国人有没有计算鱼雷威胁的公式。 sjzjyamato 发表于 2016-2-20 20:54
为什么?大编队作战中长射程鱼雷的作用估计就能体现了,虽然这是理论,由于2战没有大编队的水面炮战无法 ...
首先,美国海军已经开始实践雷达火控,通过雷达来控制火炮对敌舰实施射击;其次是美国海军在实战中,已经开始践行了CIC(战斗情报指挥中心)模式,不论是对空还是对舰,都可以做到集中火力对敌舰实施打击;第三就是配置的搜索雷达性能优异。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如果做出跟进,只会混得更惨 sjzjyamato 发表于 2016-2-20 20:58
我这个架空作战环境是是日战。不过6V6这种编队比起1v1鱼雷命中率肯定有增加,但是增加多少,不大清楚。英 ...
日间战斗。。。。。。。那样会更惨的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1:01
首先,美国海军已经开始实践雷达火控,通过雷达来控制火炮对敌舰实施射击;其次是美国海军在实战中,已经 ...
夜战确实是大问题但是日战高能见度,双方的跑术应该不会有绝对的差距吧。 本帖最后由 sjzjyamato 于 2016-2-20 21:26 编辑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1:02
日间战斗。。。。。。。那样会更惨的
不过这是追击战,日军的位置不利于雷击。不过日间战斗,巴尔的摩没有得梅因那样黑科技的8寸机枪和跨时代的火控,固然有优势但不是压倒性的。目前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就是巴尔的摩的对海射击散布。巴尔的摩对海射击案例过少,一直没有散布数据,威奇塔和巴尔的摩的散布相比新奥尔良等共鞍货有明显改善是肯定的,不过比起10炮的日巡到底怎么样,不明。 本帖最后由 sjzjyamato 于 2016-2-20 21:22 编辑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1:02
日间战斗。。。。。。。那样会更惨的
对于昼战中大编队作战长射程鱼雷威胁多大,如何量化是这个架空的关键所在。很抱歉我之前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一战架空是追击战,日方是追击方,比起双方战意都很强的战斗日方的雷击效率可能下降。这也是日方所面临的难点之一。能最大程度发挥鱼雷作用的日方的作战方案我至今没有比较好的方案,如果是双方战意都很强的战斗或者逃跑方是日方倒好些。萨马岛海战日本水雷战队雷击没有战果很可能就是追击战的关系,追击方的位置往往不利于雷击。 本帖最后由 死神之炮 于 2016-2-20 22:35 编辑
sjzjyamato 发表于 2016-2-20 21:03
夜战确实是大问题但是日战高能见度,双方的跑术应该不会有绝对的差距吧。 ...
但是美帝采用雷达火控,日本海军在夜战中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昼间战斗反倒是因为能见度提高,命中率也会更高 sjzjyamato 发表于 2016-2-20 21:03
夜战确实是大问题但是日战高能见度,双方的跑术应该不会有绝对的差距吧。 ...
但是美帝采用雷达火控,夜战中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昼间战斗反倒是因为能见度提高,命中率也会更高 美军巡洋舰要发挥超重弹和火控优势应该是尽量在20000米距离上与日军交战吧,弗莱彻应该会用于牵制企图到达发射阵位的日军驱逐舰
不过在远距离炮战中日军同样有水侦优势,不知道利根级最上级在拥有水侦引导时会有怎样的发挥 死神之炮 发表于 2016-2-20 20:40
美帝:哦,对面的肉来了(于是使用八寸机关炮对对面的日本舰队一通扫射)
然后日本海军的水中弹便难以发挥 ...
穿越了么,巴尔地摩哪儿来的8寸机关炮
如果初始距离比较远,而且还是追击战的话双方可能都不会对对方造成多大伤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