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go 发表于 2011-3-7 16:48

战舰炮塔前装甲为何不采用侧装甲的内倾设计?

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有效防护,也不会对炮管俯仰有影响,只是不好看。若是用豹-2的大倾角契型,样子就很好,前下半装甲可以厚度大幅减少,上部也不用加厚,近距离跳弹几率增加。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1-3-7 17:00

“炮弹陷阱”——豹IIA5+那种楔形装甲并不被很多国家所青睐,典型如英国、法国、美国,连意大利的公羊C1(山寨版豹IIA5)也没有采用这种设计。中国的99式因为表面是反应装甲,所以不在乎这个。

实际上对战列舰这种庞然大物来说,那么一块楔形也没多大好处吧。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要把炮塔加工成那个样,还要保证坚固,实在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而且在不减少内部空间的前提下,可能还增加了炮塔的体积,直接影响是上部加大了被弹面。

lavivon 发表于 2011-3-7 17:59

回复 kimgo 的帖子

不知你注意了米国海军新墨西哥级战列舰及之后标准战列舰使用的那种三联装14吋主炮塔没有,他的正面就采用了倾斜装甲设计,就如挑战者2那样,既实用又简洁美观,感觉这种炮塔才是最佳的战列舰主炮塔。

kimgo 发表于 2011-3-7 18:19

你说的很在理。我也想到卡弹区的问题,只是估计炮塔座圈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被直接命中,所以都很强,而且很多炮塔下方区域基本上已经形成卡弹区,尤其是背负式的,所以关键还是座圈的设计要好。至于少许增加炮塔面积,我认为不见得是坏事,对于垂直方向的打击,这个范围已经十分接近炮塔了,有了这个突出,打击的是没有机构的较厚空壳,没有的话就会击中座圈周围的甲板,反而容易击穿,在内部爆炸震动运转机构。
我担心的是向下的跳蛋,有可能向下击穿甲板。所以内倾角度要有选择,最好是不跳而又增加了防御效果。若是跳蛋不可避免,就要考虑跳弹动能是否大幅减低,对座圈的伤害减少还是加大。说白了还是座圈的防护结构,这个我就不了解了。

kimgo 发表于 2011-3-7 18:42

回复 lavivon 的帖子

想来想去,还是这种挑战者坦克的炮塔好一些。

飘扬的Z字旗 发表于 2011-3-7 21:08

这帖子...看来看去没看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1-3-7 21:54

刚才仔细看了一下,楼主的意思居然是把侧面的装甲带做成楔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需要解释了……

kimgo 发表于 2011-3-8 05:49

回复 御用文人 的帖子

为了积分,积极回复。
将军你看帖不仔细。我一直在讨论对座圈的影响,怎么会是侧舷呢?
不过我又看了战列舰主炮塔正面的面积,确实像你所说没必要也没空间采用复杂形状。
有可能讨论的应该是中口径炮塔,或许会有好处。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1-3-8 07:33

楼主...是假定战列舰炮塔侧装甲为内倾装甲,再论,为何前装甲不采用侧面者之内倾设计~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1-3-8 12:28

kimgo 发表于 2011-3-8 05:49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御用文人 的帖子

将军你看帖不仔细。我一直在讨论对座圈的影响,怎么会是侧舷呢 ...

好吧,我承认我看贴有点慌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舰炮塔前装甲为何不采用侧装甲的内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