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神风改造时的腾重量顺序?
二戰末期為了抗神風,美海軍各種驅逐艦極盡所能拆除各種東西好裝上更多40mm,而被拆的大戶往往是魚雷管和主炮
然而以一些早期驅逐艦來看,MK33指揮儀在神風滿天飛的1945年似乎沒有多少用處(MK37似乎也是用處有限),
再考慮高度後拆除MK33換成MK51/52在騰重量方面似乎比在甲板上扣扣索索有效多了
像是這條拆了一座主炮和全部的魚雷管,卻留著近於裝飾品的MK33總讓人覺得有點那個啥...
彈藥班說歡迎你們這組槍砲官士兵下放,十來個人剛好湊一個班來替我們的手。 mathewwu 发表于 2016-8-8 20:53
彈藥班說歡迎你們這組槍砲官士兵下放,十來個人剛好湊一個班來替我們的手。 ...
多裝的40mm需要的火控組員似乎也不少了(每座MK51都要三四個人照看)
或是40mm和主炮的火控組員來源不同?
a5mg4n 发表于 2016-8-9 19:06
多裝的40mm需要的火控組員似乎也不少了(每座MK51都要三四個人照看)
或是40mm和主炮的火控組員來源不同?
...
我是說直接廢掉Mk 33,像DE一樣改用1套Mk 57控制5"炮。假設火控雷達用人數不變,射控部分Mk 57的2個士兵換Mk 33的6到7個士兵及2到3個軍官。一般類似Mk 51那種單人手操的指揮儀只用1個瞄準手和1個兼話務員的後備瞄準手,澡盆裡裝第3個人容易強碰。
大型艦副砲多,要一對一換Mk 33。選Mk 57是因為有炮位差修正和盲射火控雷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