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的主炮到寿如何处理?
rt1,成本高、加工时间长,打一二百发就到寿了。是回炉还是修理?,
2,如果可以修理,二手炮管是否可以继续改造利用?如果原装质量好、余留幅度大,比如英、德的炮管,是否可以拿来重新扩膛继续使用,比如意大利做的那样。
3,还是扩膛,意大利人的幅度达15毫米,假如每次磨损后(估计不到1毫米就到寿)扩膛修理增加5毫米,那么一门炮理论可以延寿3倍。只是炮弹需要变化一些,这个似乎不难,美国人给主教生产380就是例子,大不了改变弹带。
回炉{:62:}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3-13 00:19 编辑
回复 kimgo 的帖子
1. 成本高,回炉肯定划不来。修理。
2. 8寸以上大口径炮管多是用四五根管子套合而成的,会磨损的只有最里边一根内管,把这根抽换成新管子就与原炮性能一样了。
3. 扩膛以后不仅要造新炮弹,还要从新试射计算弹道表,这都要花大钱,不会只因为磨损了就扩膛。美国人给主教扩膛之说各家有争议。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谢谢版主了。
你是否知道内层管如何取出?毕竟安装时需要内紧的。想起来很不容易啊。再加热后强行顶出来么? 当海岸炮或要塞炮用了 回复 kimgo 的帖子
对,再加热后顶出来,当初就是加热后顶进去的。
2楼改变弹带的想法行不通,因为维持弹体稳定出膛的除了弹带,更重要的是密合环又称弹肩,这部份是直接在弹体上作深加工,不能变更尺寸,与扩膛后的炮管无法密合,当然也不会有稳定的弹道。请参考下图: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谢谢,图片很好。
那么内层套管就可以加工的短且较薄,成本和工艺都好办一些。好办法,怪不得一战前后各强国的大口径炮更新迅速。 RRS 发表于 2011-3-13 2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图中之3和2也多称为风帽和被帽
谢谢。翻译那时还不熟悉大陆用语。 海军舰炮到寿了不等于失去使用价值。海军舰炮对精度要求比较高,因此到寿的炮管仅仅是膛线磨损了影响到射击精度才报废的。大部分国家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大多将到寿的舰炮改装成岸防炮或要塞炮。同时由于陆军对火炮的射击精度要求没有海军那样苛刻,故而一些国家将海军到寿的舰炮交付陆军使用(例如,日本就曾将到寿的海军120毫米舰炮改装为陆军用的120毫米加农/榴弹炮,并在二战中国战场上广泛使用)。
鉴于战列舰的主炮口径都在280毫米以上,移动不方便,因此大多改为要塞炮/岸防炮、或是列车炮,极少部分被改装为野战攻城炮。 应该是拉回当岸防炮吧 战舰上的要求精度啊 hxjlovelz 发表于 2011-4-1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是拉回当岸防炮吧 战舰上的要求精度啊
难道岸防炮就不要求精度? IJN移交给IJA的120加农炮不是因为到寿,而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吨位,为了重视质量从吹雪级开始都用127,结果预先生产的大量120就成了剩余物资。此时正好陆军急需新锐野战压制火炮,就做个顺水人情给了陆军
这些炮不仅作为野战重炮,也有不少部署在太平洋前线充当岸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