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火控计算机概述
本帖最后由 a5mg4n 于 2017-7-16 20:25 编辑http://sydney.edu.au/engineering/it/research/tr/tr223.pdf
內有二戰英國各種(水面艦炮,魚雷,陸用防空,艦用防空等)火控計算機的概述,數學式,機械示意圖等
(坑)
2017/7/16 填一鏟
Fire Control Box(P7~8)
本计算机藉由自舰和目标的向量计算诸元,机构如图6(上图)
各计算参数的输入方式:
自速:手动输入
目标方位:由指挥仪(DCT)自动输入
目标斜度和速度:由指挥仪传来估计值后手动输入
(注:不知DCT上有没有测量斜度和速度的装置-如IJN的测的盘,或只是人脑/手工作图估计)
自舰和目标的运动向量用图7中的装置解析为相对于瞄准线的运动向量,此机构类似于鱼雷瞄准具(本文其他部分提到)上的装置
自舰和目标的沿瞄准线速度分量相加后即为变距率,并输入距离钟(如图8)后和由雷达或测距仪得到的初始距离相加(减?)
此计算机没有修正距离的计算机构,而是用校射修正装置修正并给出火炮射程
火炮仰角由射程-仰角对应装置(如图9)给出,相对于凸轮,此装置容易制造且解析度较佳(回转数比凸轮多)
偏移角是由(目标横过速度-距离-飞行时间)的图筒和自舰沿瞄准线速度分量产生
图筒的旋转是由距离决定,指针沿图筒轴向的移动是由横过速度决定,筒上的曲线则是考虑了偏转后的偏移角
读出的偏移角则要用手轮重新输入计算机
火炮方向角由目标目前方位+图筒读出的偏移角x自舰速度分量+校射修正得出,有些子型会有类似图9的装置修正位差
此计算机没有风偏修正装置,而是使用校射修正装置修正风偏,但有一手动计算器可以得出大约值输入校射装置
不同子型的差别为连接瞄准装置和炮座的方式(机械式或电气式)
此计算机重约1/4吨,通常装在甲板下或炮塔内,至少生产了500台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7-7-7 21:37 编辑
顶楼文件本站下载:
(坑里再挖坑)
美国机械类比式火控计算机发展小史本站下载:
mathewwu 发表于 2017-7-7 20:46
顶楼文件本站下载:
谢谢二位,先下为快啦~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8-5-11 11:38 编辑
《美国机械类比式火控计算机发展小史》是工程师写的技术文,但在军事史实上有些瑕疵,比如Mk 33火控系统的全部设备都配置在一个铁大箱子里,文中却说它的计算机和安定仪像Mk 37一样放在甲板下;另外文中提到华盛顿号在19000码上击中雾岛, 实际上她当场最大开火距离只有12650码。 不甚通順的填了一鏟,請各位斧正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6 21:02 编辑
a5mg4n 发表于 2017-7-16 20:34
不甚通順的填了一鏟,請各位斧正
1. 图6是非常好的基本现代水面火控计算机结构图,各部功能有对应图7-9的文字。左下有一个没有说明,这是因为计算出来的射向是以指挥仪为基准的,而前后炮位相距几十甚至上百米,采用同一射向会型成平行射线,所以每个炮位都要按基准值微调射向来收敛射束(即Convergence,见下图)。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106/13/183524270zzmaozmdeuzz7.jpg
2. 有关“(注:不知DCT上有没有测量斜度和速度的装置-如IJN的测的盘,或只是人脑/手工作图估计)”:应该是火控官目视估测。根据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5187-1-1.html ,驱逐舰用DCT人员装置配备图,并无斜度仪出现,而且FCB使用摩擦式积分器(图8),依火控官的判断可随时手动调整敌向敌速的分量以趋近实际现象, 这种试+误拟合的操作手法就是综合式火控计算机的特色。到二战时英美德都不再使用斜度仪,而日本的九二以后的射击盘都算是综合式的,测的盘的存在也许是为复核初始数据;也许是拘泥于传统手法而仍然存在,不过最上级的九二就完全不配备测的盘,相信是因为对付的目标多是高机动性的,用拟合的手法较适合。
3. 图9的弹道凸轮看来是齿轮咬齿弧的设计,表示距离仰角是固定对应的、至少在此凸轮上没有微调的功能。
本帖最后由 a5mg4n 于 2023-6-7 21:11 编辑
FKC(Fuze Keeping Clock)計算機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ze_Keeping_Clock
距離(引信時間)計算部分:
(坑)
射角計算部分
FKC的射角計算機計算流程:
(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