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几个关于前无畏舰的问题
本人对前无畏舰基本不了解,错了的话,还望包涵1、本子3景舰装备的320MM法国加纳炮性能如何?为何法国自己的前无畏没有装备。
2、像法国的丹东,英国的纳尔逊,本子的萨摩,装备的2级主炮都在10门以上。哪它的火力是靠1级主炮呢还是2级?感觉有点本末倒置。
3、在1895年后,可以造出3联炮塔或者背负式炮塔吗?(例如采用双联305,然后沿中轴线布置前2后1)
关于第一个问题,战研上有介绍的,或许可以剪切一张PDF的下来给你,很多坛子里的朋友都有战研全套,你可以找他们。对于法国为什么没有装备,应该与当时的法国新学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很大关系,等待新学派被证明是失败的理论之后,法国人应该研制出了更好的火炮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个人觉得应该与交战距离有关,主炮在当时的射程已经很远了,达到了10公里左右,但却没有相应的火控系统来支持战舰的远距炮战,当时称之为“距距离诅咒”,美西战争曾有一个看不到水柱而无法瞄准的经典笑话。大量增加8吋到9.45吋大口径速射炮(当时最大的速射舰炮好像是9.45吋舰炮),主要是考虑但要投送能力,在日俄对马海战之前,各国受甲午海战和美西战争影响都认识到了火力投送能力的重要性,这与当时马汉的学说(后备指责为错误)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
第三个问题,个人认为应该能建造出来,背负式炮塔布置为什么没有出现,个人也没有想明白,个人认为这应该与当时的火控技术、舰体设计思想和战舰结构强度、战舰设计技术及舰船重心和稳定性控制等有很大关系,当然,不要忘了德国人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这一特例。 首先,谢谢了。
第2个问题,速射炮投送密度确实大,但是如果BB对战的话,240/254的副炮能否对BB造成有效伤害呢??我感觉不行吧。当然,对付巡洋舰还是可以的。
至于3联装和背负式,感觉不能用3联,是不是考虑到炮塔过大?至于不用背负,是不是吨位限制和结构过于复杂?如果用6门305的话,船的吨位会不会超过当时建造的极限了??至于勃兰登堡,那个火炮口径有点小。而且副炮有点少。 yxwd5 发表于 2011-3-24 1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谢谢了。
第2个问题,速射炮投送密度确实大,但是如果BB对战的话,240/254的副炮能否对BB造成有效伤 ...
严格来说,一战之前的现代意义的穿甲弹发明之前,战列舰的主炮都挑战不了对方战列舰的主装甲,比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战列舰极少被对方击穿主装甲,俄国沉没的战列舰那是因为吃水过深,主装甲带没入水下,导致轻薄防护区被破坏进水造成的。而太子等舰体现了火炮下极强生存能力
所以在没有统一射控机构时代,更多的次口径火炮,实际对敌舰杀伤效果大于少数大口径炮弹
但是日俄战争之后,证明大口径炮弹在7KM左右战列线火拼下统治性作用明显,于是无畏那样的全装重型火炮的BB才诞生,和人类射控科技进步也息息相关 感觉当时大口径火炮的作用更多是瘫痪或者解除掉对方的抵抗,然后鱼雷艇等最后终结对方 4L,日俄战争时,也都是前无畏啊。那时候因为主炮射速有了很大提高以及瞄准设备的进步,主炮的作用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当时依然装了大量2级主炮,感觉不是不想装,而是有技术困难。
5L,打不沉,但是打掉主炮副炮,打的没速度还是可以的吧。其实除了直接打穿弹药库,想用炮弹打沉一艘BB还是很困难的。 回复 yxwd5 的帖子
1900前后人类科技进步非常快,很多装备都更不上实际交战的需求
而且日俄战争之前,不存在7KM左右的交战,比如甲午海战交战距离普遍在3000ma左右,观测各种弹着都不困难,安装更多的炮,命中概率明显更大。而且甲午战争时12寸炮射速就是悲剧,而日俄战争时候,12寸炮基本可以2分钟3轮。
当时BB如果主装甲带没有或者轻易撕开的话,当时BB重心高,进了水很容易就倾覆了 第一,在中央火控系统之前,各国的海军命中率只能以百分之1来计算,超过百分之3就是奇迹了。比如美西的菲律宾海战,美国亚洲舰队基本上就是在打死靶,其命中率也不超过5%。
第二,日俄战争的结论恰恰说明了二级火炮的重要,对马海战的时候,日本玩敌前大转型,俄国舰队当时的12寸炮完全可以威胁日本舰队,但是由于射速低下,所以未能对日本舰队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有三笠号中等创伤),而俄国海军的6寸副炮则威力太小,射程太近(指有效杀伤射程)无法再远距离威胁日本舰队,所以日本舰队安全地完成敌前转向,成功地拉近距离,然后收拾掉了俄国舰队,但是就有很多军事专家说道~如果俄国舰队上面配备大量的8-9寸的速射炮的话,估计日本舰队在完成转向前就已经被重创了~所以当时的战列舰需要配备大量的二级主炮,以比较快的射速和相对较大的威胁敌人。
第三、在1905年之前,背负式弊大于利,重心过高,发射弧受限,被击中几率变大,影响整个战舰前部的结构。所以说,即使是第一代无畏战列舰,也很少有背负式,背负式的真正出现,是在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超过13寸)上舰之后的事情了。而英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的第一代无畏舰都没有采用背负炮塔。只有美国、法国、奥匈帝国的第一代战列舰采用了背负炮塔 8L .感觉,如果不是毛子发傻拿BB当运煤船,将领再给力点,本子还打不过毛子。但就算2级主炮作用也仅限于扫甲板吧??打主炮塔和主装啥的估计不给力吧?
就算不用背负,3联装为啥没有出现?还有,如果不用背负的话,兼顾各个方向的话,无畏式的火力布局是不是最好的? 7L,甲午时代火炮观瞄自然落后,但是日俄海战时还是前无畏的天下啊。当时就没人像把2级副炮去掉换成同意口径的打口径主炮? 顺便问一句,一条君权多少两白银?听说要近1000万两?! yxwd5 发表于 2011-3-24 15: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L,甲午时代火炮观瞄自然落后,但是日俄海战时还是前无畏的天下啊。当时就没人像把2级副炮去掉换成同意口 ...
日俄的前无畏都是1899-1902年间制造的,很多都是基于甲午战争的经验
而符合日俄战争要求的BB出现在一战…… RRS 发表于 2011-3-24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当时英镑和中国官银汇率是多少? 13L,这个近100万英镑了啊。
14L,据说1英镑=10量白银.错了别拍{:63:} 本帖最后由 lavivon 于 2011-3-24 16:39 编辑
关于白银同英镑之间的汇率,在19世纪初是2.5-3吧,鸦片战争之后也没有多大变化,银价大跌要从1870‘S开始,组建北洋舰队的时候大概是在3.3-3.7之间变化,之后银价大跌,庚子赔款是变为了6.5左右就保持在那个位置了。只是自己记忆的大概数字,曾经专门统计过,详细的资料留在老家睡觉去了。 yxwd5 发表于 2011-3-24 15: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L .感觉,如果不是毛子发傻拿BB当运煤船,将领再给力点,本子还打不过毛子。但就算2级主炮作用也仅限于扫 ...
问题是,俄国的将领普遍与给力不挨边~俄国人的战列舰缺乏一锤定音的能力,所以即使俄国海军和日本拼个两败俱伤,失败的也必将是俄国~
早期三联装的结果就是精度极其低下,在早期无畏舰上,三联装火炮的话,至少要12门才能保证密度拟补精度,所以早期的3联装炮塔的战列舰都是4炮塔的~
19L,如果老马同志没挂的话,嗯,本子该惨了。但是我觉得本子舰队和毛子差距不小啊。本子没了。毛子应该还能剩一些吧。再以海参崴为基地,封锁海路不行吗。 谢谢RRS和LA兄了。也就是说甲午之前,一英镑大约4量银子呗。 akagizuo 发表于 2011-3-24 1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格来说,一战之前的现代意义的穿甲弹发明之前,战列舰的主炮都挑战不了对方战列舰的主装甲,比如甲午战 ...
恰恰相反,铁甲舰时代火炮威力的提升速度远远高于装甲防护能力的提升,以至于铁甲舰的价值遭到严重质疑。 RRS 发表于 2011-3-24 16: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892年,1海关两=4先令4便士,约合0.22英镑。
这个汇率的详细资料,请教在什么地方可以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