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英国没有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填弹装置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可以在任意角度填装炮弹,不必在填弹时调整仰角。那么,这种填弹方式为什么没有被沿用在后来设计建造的战列舰上呢?通过锁链把炮弹推入炮膛的方式有什么缺陷吗?1. 请从这一楼往下看: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64&pid=65409
2. 锁链把炮弹推入炮膛的方式没有什么缺陷,一战后继续广泛采用,只是限制不再在任意角装填。大米新三级BB也仍然采用这种单向弯曲的重磅链条推送1吨多的炮弹。单向弯曲链条至今仍大量运用在工业传动及输送机械上。
前无畏时期好像就已经有了全周全俯仰角装填技术。日本的富士级是全周固定角,3年后的敷岛貌似就采用了全周全俯仰角的装填。个人推测是因为着火炮口径增大,炮弹长度增加,全俯仰角需要的装置过于庞大,会导致整个炮塔过重。比如大和也是固定俯仰角装填。 unpropellerss 发表于 2020-8-11 21:10
前无畏时期好像就已经有了全周全俯仰角装填技术。日本的富士级是全周固定角,3年后的敷岛貌似就采用了全周 ...
显然你没有看2楼第1条链接。单向弯曲链条动力推送弹药上膛的机构,只要设计是和摇架(炮鞍)一体结构俯仰的,比如多数英国无畏和超无畏以及一战后的法国330/380mm主炮,只要操作准则许可,都有任意角装填的能力。 mathewwu 发表于 2020-8-11 21:45
显然你没有看2楼第1条链接。单向弯曲链条动力推送弹药上膛的机构,只要设计是和摇架(炮鞍)一体结构俯仰 ...
谢谢马老解惑,我回复时并没有刷新网页,所以没有看到2楼的链接。所以说全角度装填的价值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理论上带来的射速优势会因为火炮校射,发射后清理等问题所抵消不少。 mathewwu 发表于 2020-8-11 20:53
1. 请从这一楼往下看: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64&pid= ...
谢谢马老,get到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