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vb 发表于 2021-5-9 20:56

关于大和级650mm炮盾的猜测

本帖最后由 qwevb 于 2021-5-14 18:12 编辑

大和级的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650mm,超过了其410mm20度主装和560炮座。这个防御指标有可能是根据3号炮塔处的垂直防御定下的。

再版的解剖战舰里有一张大和三号炮塔处的截面图,显示其原本主装处的350vh倾斜角度达到了35度左右,再加上这层350本身的横向倾斜,无航向角时相当于350毫米@51度的主装,在免疫区预设的20-30km距离上已经超过了炮座和炮塔正面,这样看炮塔正面加厚到如此地步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这个首尾350随着航向角的改变在实际情况下应该是达不到理论等效那么厚的,不过即使这样也已经是和炮盾处于同一水平了。
补充:按经验式90%弹道极限94式算出来主甲板约30km免疫,主装20km免疫,这块350mm能7km免疫……

qwevb 发表于 2021-5-9 21:01

本帖最后由 qwevb 于 2021-5-14 23:41 编辑

新版的解剖大和级,增加了彩图、残骸实拍照和一些新添加的示意图和数据链接: https://www.lanzoui.com/iJAQ6oyydje
密码:8kg9




qwevb 发表于 2021-5-10 18:20

炮塔正面与首部垂直的比较:
350@20km


650@20km


350@30km


650@30km

伊吹 发表于 2021-5-14 15:34

话说350这块倾角这么大的吗,前挡板300mm才25度倾角啊

qwevb 发表于 2021-5-14 18:16

伊吹 发表于 2021-5-14 15:34
话说350这块倾角这么大的吗,前挡板300mm才25度倾角啊

又看了一下按编号看应该这个不是一号炮塔,是三号炮塔处的。
这个也是暂时没有定论,石桥孝夫那本书里就是和前挡板一样25度倾斜,但考虑到这本年代更晚,有可能是后来数据纠正了

qwevb 发表于 2021-5-14 20:53


USNTMJ的图纸是410倾斜25度,但是另一张图上标的又变成了350(也就是一楼的数据),不知道哪张图是准确的

伊吹 发表于 2021-5-15 08:56

qwevb 发表于 2021-5-14 18:16
又看了一下按编号看应该这个不是一号炮塔,是三号炮塔处的。
这个也是暂时没有定论,石桥孝夫那本书里就 ...

石桥也没说角度多少啊,也没有这地方的截面图,感觉只有建模才能量出角度了

hkqtzwh 发表于 2021-5-16 20:41

176号肋位是两侧的斜面装甲,35°可能是两个方向的倾角叠加结果。

qwevb 发表于 2021-5-16 22:09

hkqtzwh 发表于 2021-5-16 20:41
176号肋位是两侧的斜面装甲,35°可能是两个方向的倾角叠加结果。

那就能解释USNTMJ的410毫米25度了,应该是从主装直接延过去的
不过从前面的300倾斜25度看350的地方应该也是有内倾的

qwevb 发表于 2021-5-16 22:29


这张图应该是最准确的了,同样出自解剖战舰哪本书,这个300确定也是25度,综合起来相当于是46度倾斜

伊吹 发表于 2021-5-17 17:07

hkqtzwh 发表于 2021-5-16 20:41
176号肋位是两侧的斜面装甲,35°可能是两个方向的倾角叠加结果。

确实,这图美中不足的是只有斜面装甲与横截面的交线,依然没有斜面装甲在其法平面上的投影,所以倾角还是未知

而且这东西不仅一号炮塔和三号炮塔倾角看起来不一样,从最下甲板和第二船仓甲板那不一致的形状来看,这斜面怕是个曲面

伊吹 发表于 2021-5-17 17:08

qwevb 发表于 2021-5-16 22:29
这张图应该是最准确的了,同样出自解剖战舰哪本书,这个300确定也是25度,综合起来相当于是46度倾斜
...

这个不是前挡板的截面吗?这是个纵剖图啊

伊吹 发表于 2021-5-17 17:13

qwevb 发表于 2021-5-16 22:09
那就能解释USNTMJ的410毫米25度了,应该是从主装直接延过去的
不过从前面的300倾斜25度看350的地方应该也 ...

这个350应该是设计好主装带和前挡板以及上下两层甲板之后自然而然要这么块装甲堵漏的,其倾角不是专门设计而是其他部分尺寸满足后自然形成的,可能连整数都不是

qwevb 发表于 2021-5-19 17:46

本帖最后由 qwevb 于 2021-5-19 17:52 编辑

在25km距离上对九四式,176处的410/25大约是650mps,对比660内倾45度约为630mps,考虑到20-30km的设计免疫区,可以认为是等效的。而两处都要强于舯部的410毫米20度那个350应该也差不了太多,毕竟前部侧面都是25度,加上本身就有相当于40度航向角的倾斜,估计比176肋的等效更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大和级650mm炮盾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