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架空 保守式防御布局提案
本帖最后由 oopsgeez 于 2022-2-18 10:36 编辑思考出发点是以前不少网友讨论过设置倾斜主装的困难点在哪里
看过一两串讨论都没有什么共识
所以去找了这张图来看 擅自做了点猜测
先承认
个人完全不懂任何的工程学或者机械学
也没有数理背景 圈记完全来自想像
绿色线代表主装的支撑力臂
红色虚线圆圈处是支撑主装的应力集中位置
(由于主装普遍安装在背板上 工法大多是焊接螺栓铆丁混装
因此以为 主装只能"部分"承担健体结构 尤其受到海况或舰炮袭击的时候)
由各国设计个人得到一个脑补的结论
就是倾斜主装由于倾斜 重量支撑多出一个内斜的分量
这使得主装扮演盒式结构体的垂直支撑角色时 能力弱化
并且加重了应力集中点的负担 使得辅助结构复杂化
至于南达式的主装下方串接下装设计 虽然大量节省了结构体
却有衔接点遭受雷击时破裂进水的可能性
(有讨论串讨论过 南达/爱荷的衔接强于大和 但还不到消除隐患的程度)
得到上述史实设计的启发(以及大量脑补)小弟尝试了一下架空的防御设计
粗略的架空背景:
30年代早期DNC开始研拟替代新舰的草案 最初由20年代革命性的G3/O3系列为出发点
随即遭遇使用上的难点:若用倾斜主装 交战过后海外据点无力维修中破甚至小破的内置主装
而倾斜主装下方的TDS 也可能因为主装擦弹敌弹遭受损伤
海軍部一度提出全垂直主裝設計 以便於海外據點應急維修
DNC則以數據提出重量負擔與防禦弱化以為不可
最後經過激辯 各退一步 DNC在傾斜主裝下方的TDS填入法式發泡膠填充 簡化TDS漏水維修
海軍部則接受內傾但安裝於舷側的主裝
为求简化 每一层甲板约高2.4米(好像怪怪的 不很确定那层露天甲板合理与否)
蓝色线是船体结构 小圆圈代表该处有桁肋梁柱结构(也可能会有装甲水密包覆)
红色是非硬化高张力防雷装甲
上甲板与同层外壳是炸弹甲板(这边好像应该用红线 忘了改)
绿色是发泡胶填充
黄色是燃油 中间一部份在作战时是空舱
防崩层太厚,炸弹甲板反而比较薄,33的厚度也剥不了被冒。要不这样,把炸弹甲板厚度增加到45,防崩层从削减到25 另外,防崩落层是不是有点太高了?这样就把核心舱的高度压低了,相应的就得拉长核心舱,太亏了 可爱的小狮子 发表于 2022-2-11 23:28
防崩层太厚,炸弹甲板反而比较薄,33的厚度也剥不了被冒。要不这样,把炸弹甲板厚度增加到45,防崩层从削减 ...
其实炸弹甲板跟防崩层两边没有特别的想法
不过可能下意识想到让巴尔被打穿甲板之后
破片扩散到副炮弹库的事情 不知不觉把防崩层放厚了点
炸弹甲板原先只想到触发航弹引信
想对舰炮剥帽 加到45就OK的话当然有兴趣…
可爱的小狮子 发表于 2022-2-11 23:32
另外,防崩落层是不是有点太高了?这样就把核心舱的高度压低了,相应的就得拉长核心舱,太亏了 ...
其实我也有感觉型深整体怪怪的
设定上单层甲板统一高度为2.4米 总共七层高
合全船型深16.8米 设计主要重点不在装甲 而是在支撑装甲与船体的柱肋结构
主要参考对象是北卡跟黎赛
美舰的主装上缘之上都只有一层露天甲板
黎赛留主装上有两层甲板 但是她是长船楼船体
考虑到乔五的超高主装 她应该也比美舰多一层甲板
露天甲板只有一层的还有无条约的蒙大拿
甲板要几层这件事我真的没个主意了
请问战列舰能用非金属复合装甲吗 U221MR 发表于 2022-2-20 19:40
请问战列舰能用非金属复合装甲吗
能啊
义大利的维内托那个剥披帽主装就是复合装甲啊
我们现代认知的复合装甲是对抗金属喷流HEAT原理起家的
而义大利那个是对抗当年舰炮流行的风帽披帽穿甲弹 oopsgeez 发表于 2022-2-12 08:36
其实我也有感觉型深整体怪怪的
设定上单层甲板统一高度为2.4米 总共七层高
合全船型深16.8米 设计主要重 ...
衣阿华这样的主装上面那层层高有3m以上。相应的黎塞留前部是两层,后面只有一层。都是为了降低重心。
页:
[1]